4.4.2.1 减速机润滑油应按照制造单位要求适时更换,保证油质符合要求
【清洁】
无作业项目。
【润滑】
有齿曳引机减速箱润滑油的规格、型号、加油量、润滑周期、更换周期等按照制造单位《维护保养说明书》中的相关要求执行。
1.必要时根据制造单位的技术要求及方法更换润滑油。
2.打开减速机注油孔端盖,检查润滑油性能,观察润滑油是否混浊、发黑,里面是否有颗粒状杂质。
【检查】
1.切断机房主电源开关。
2.打开减速机注油孔端盖,检查润滑油性能,观察润滑油是否混浊、发黑,里面是否有颗粒状杂质,如图4-99所示。
图4-99 有齿曳引机蜗轮蜗杆
【调整】
1.蜗杆多采用滑动轴承,承受径向力。当改用滚动轴承时,要求轴承精度不低于D级。
2.蜗轴多采用滚动轴承,精度不低于E级;轴承精度对噪音和寿命均有影响,必须符合精度要求。
3.蜗轮轴不是直接安装在机器上,而是分别安装在轴承支架和短轴承座上,轴承支架安装在曳引机机座上,短轴承安装在箱体上,因此与蜗杆的中心距可调整。方法:在轴承支架和短轴承的底面加减垫片。
4.蜗轮齿圈联结的轮筒上铸有挡油盘和毛毡密封,因此蜗轮轴部分很少有漏油发生。
5.蜗杆采用密封环和填料密封组合,因蜗杆转速高,并在油面以下,故漏油现象时有发生。
6.安装减速器不允许在箱体底部塞垫片,如不平,应用锉刀、刮刀等加工,直到符合要求。
7.为使蜗轮传动灵活,要求啮合有一定的间隙,最小齿侧间隙称为保证侧隙,因此蜗杆和蜗轮轴的轴向间隙应符合规定。
【更换易损件】
无作业项目。
【清洁】
1.清洁控制柜内各继电器、接触器表面的灰尘。
2.接触器和继电器触头烧蚀的地方应用细砂布除去,并擦净,核实和调整触头,使其有一定的间隙、良好的接触、恰当的压力和适当的动作余量。
【润滑】
无作业项目。
【检查】
1.固定可靠,外观无破损、缺失,表面无积灰。
2.运行时无异常声音。
3.动作结构灵活,触点接触良好。
【调整】
1.断开机房主电源开关。
2.清洁控制柜内各继电器、接触器表面的灰尘,紧固继电器、接触器接线桩头的接线。
3.检查电磁开关触头的状态、接触的情况、线圈外表的绝缘,以及机械联锁动作的可靠性。
4.接触器维护保养时,保证压接导线牢靠无松动,转动部位灵活无阻碍,3个触点压力均匀。
5.接触器维护保养时,铁芯上不应有油污脏物;辅助触点不应断裂、扭歪或阻滞,以妨碍动静磁铁的吸合动作。
6.对控制柜、信号柜应做定期检修,检修应在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进行。其内容包括:熔断器、仪表、电阻、接触器的接触情况及接线有无松动现象,要旋紧各部螺钉。接触器、继电器触点有烧蚀的地方,应用细砂布将氧化部分、炭粉及污垢除去,再用酒精、汽油等清洗擦拭干净。检查调整接触器、继电器触点弹簧压力,使触点有良好的接触、适当的压力和动作余量。对因受外力而变形造成压力不够的弹簧应予以更换。烧蚀严重的触点应予以更换动点和静点。检查方向接触器和主方向继电器的机械联锁和电气联锁,应动作灵活可靠。
【更换易损件】
拆开继电器、接触器触点的罩壳,用合适的砂纸对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进行打磨,如触点表面烧蚀严重应更换。
4.4.2.3 制动器铁芯(柱塞)应清洁、润滑,磨损量不超过制造单位要求
【清洁】
表面清洁,无污垢。
【润滑】
润滑良好,动作灵活。
【检查】
1.把控制柜检修开关拨至检修状态,短接上限位、上极限和对重缓冲器开关,操作检修装置使轿厢往上运行,直至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轿厢不能继续提升为止。
2.断开机房主电源开关。
3.拆下制动器两边的制动臂,取出制动器铁芯,对铁芯及导向套进行清洁。
4.检查制动器铁芯及导向套磨损情况是否符合制造单位的技术要求。
5.磨损量不超过制造单位要求。
【调整】
1.对满足使用条件的制动器铁芯,按制造单位要求及方法对制动器铁芯表面和导向套进行适当润滑。
2.重新装配制动器,合上主电源开关,操作控制柜检修装置使电梯点动往下运行,调整制动器间隙,待轿厢脱离极限开关后拆除所有短接线,恢复电梯正常运行。
3.经常检查制动线圈的温升是否在正常范围,一般不超过6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5℃。若温升异常,应停车检查原因,进行排除。
4.定期检查制动闸瓦与制动轮工作面的间隙是否均匀,且不大于0.7mm。两侧闸瓦在制动时是否抱闸紧密,有无磨偏现象;松闸时是否同时离开制动轮。否则,应进行调整。制动带表面应保持清洁无油垢。当制动带磨损、明钉头已露出时,应及时更换,以免损坏制动轮表面,影响制动性能。
5.每月检查一次可动铁芯与铜套间的润滑情况是否良好,铁芯吸合有无撞击声或滑动不畅现象。检查时应注意滑道中有无异物。通常应每季度加一次石墨粉,以保持润滑良好。
6.检查制动器各紧固螺栓有无松动,每月应全面拧紧一次。
【更换易损件】
无作业项目。
4.4.2.4 制动器制动弹簧的压缩量应符合制造单位要求,保持有足够的制动力
【清洁】
表面无锈蚀和裂缝。
【润滑】
无作业项目。
【检查】
1.断开机房主电源开关。
2.检查制动器制动弹簧表面有无裂缝和生锈,如有裂缝或严重生锈应更换,如图4-100所示。
图4-100 制动器弹簧检查
3.按制造单位技术要求,调整制动器制动弹簧的压缩量。
4.压缩量符合制造单位要求。
5.制动器电磁线固定接头应无松动现象,线圈外部防短路的绝缘要良好。
6.当闸瓦的衬垫磨损后与制动轮的间隙增大,会使制动不正常。如发生异常的撞击声时,应调节可动铁芯与闸瓦臂连接的螺母来补偿磨损掉的厚度,使间隙恢复。
7.制动器弹簧每隔一段时间要调整其弹簧力,使电梯在满载下降时应能提供足够的制动力使轿厢迅速停住,而在满载上升时制动力又不能太猛,要平滑地从平层速度过渡到准确的停层楼面上。
【调整】
制动器间隙调整:电梯制动器打开时,闸瓦与制动轮表面之间的间隙越小越好。应满足GB10060—88《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的要求,即松闸时两侧闸瓦应同时离开,且间隙不大于0.7mm。松闸时闸瓦打开是靠铁芯吸合带动的,但两铁芯吸合时,其底部应留有适当间隙,使之既不能发生撞击,又不能影响铁芯的迅速吸合,出现松闸滞后现象。
【更换易损件】
制动弹簧表面如有裂缝或严重生锈应更换。
4.4.2.5 导电回路绝缘性能测试应符合标准要求
【清洁】
无作业项目。
【润滑】
无作业项目。
【检查】
1.断开机房主电源开关和照明开关,并断开所有连接到控制电路板的连接线。
2.使用绝缘电阻表分别测量动力电路、照明电路和电气安全装置电路的绝缘电阻值,见表4-10。
表4-10 电压、电阻值
【调整】
无作业项目。
【更换易损件】
导电回路绝缘性能测试如不符合标准,应予以更换。
4.4.2.6 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每两年进行一次限速器动作速度校验)应工作正常
【清洁】
无作业项目。
【润滑】
无作业项目。
【检查】
1.轿厢空载,检修运行至井道行程下部。
2.手动模拟限速器机械动作,检修向下运行电梯,限速器电气开关应随限速器转动而动作,电梯应立即停止且不能再启动。
3.短接限速器电气开关,继续向下检修运行电梯,安全钳应能动作,安全钳电气开关应动作,电梯应立即停止且不能再启动。
4.短接安全钳电气开关,继续向下检修运行电梯,轿厢应无法移动。
5.恢复电梯主电源,向上检修运行电梯,限速器锁止部件松开时,先恢复限速器机械到正常状态,再复位限速器和安全钳电气开关。
6.检查安全钳动作处的导轨表面是否有擦痕或毛刺,如有擦痕或毛刺应用锉刀修光。
7.限速器应在校验合格有效期内。
8.轿厢空载,以检修速度下行,进行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限速器、安全钳动作应当可靠。
【调整】
1.限速器出厂时,都经过了严格的检查和试验,并加上了铅封,使用时,不得随意调整。每两年要经有关部门校验一次限速器动作速度,确保其动作速度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2.限速器的工作必须满足下列要求,即根据国标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中规定,操纵轿厢安全钳装置的限速器动作速度应发生在等于额定速度的115%但应小于以下情况:
(1)对于除了不可脱落式滚柱式以外的瞬时式安全钳装置为0.8m/s。
(2)对于不可脱落式滚柱式安全钳装置为1.00m/s。
(3)对于额定速度小于或等于1.00m/s的渐进式安全钳装置为1.50m/s。
(4)对于额定速度大于1.00m/s的渐进式安全钳装置为1.25v+m/s,对于额定速度超过1.00m/s的电梯测定时建议按上述上限值的动作速度核定。根据规定,限速器动作时,限速器绳的张紧力不得小于这两者中的较大者:安全钳起作用所需力的2倍或300N。
【更换易损件】
无作业项目。
4.4.2.7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动作试验应可靠有效
【清洁】
无作业项目。
【润滑】
无作业项目。
【检查】
1.轿厢使用双向式安全钳做上行超速保护
(1)一人按规定方法进入轿顶,使轿厢从行程下部检修往上运行,另一人在机房人为动作限速器开关,观察电梯是否立即停止运行,否则应维修或更换该开关。
(2)短接限速器开关和安全钳开关,机房维修人员人为使限速器机械动作,轿顶维修人员操作检修装置使电梯继续往上运行,观察轿厢是否能继续运行,安全钳开关能否动作,如轿厢能继续运行,应检查安全钳联动机构及楔块动作是否灵活,做相应调整或维修。如安全钳开关不能可靠动作,应调整开关位置,减小开关与挡块之间的间隙,保证安全钳开关可靠动作。
(3)轿顶维修人员操作轿顶检修装置使轿厢往下运行,观察安全钳能否自动复位,如不能自动复位应先检查安全钳楔块与导轨表面之间有无杂物,再检查安全钳联动机构及楔块动作是否灵活,根据检查情况做相应调整、清洗或维修。
(4)复位限速器机械动作部件、限速器开关和安全钳开关,如有必要应修光安全动作处的导轨表面。
2.使用夹绳器做上行超速保护
(1)一人按规定方法进入轿顶,使轿厢从行程下部检修往上运行,另一人在机房人为动作夹绳器电气安全开关,观察电梯是否立即停止运行,否则应维修或更换该开关。
(2)短接夹绳器电气安全开关,机房维修人员人为使夹绳器机械动作,轿顶维修人员操作检修装置使电梯继续往上运行,观察轿厢是否能继续运行,如能继续运行,表示夹绳器上行超速保护功能失效,应根据制造单位的技术要求进行调整或维修。
(3)复位夹绳器电气安全开关和机械动作部件,观察曳引钢丝绳表面有无损伤,如图4-101所示。
图4-101 检查保护装置动作的有效性
3.采用作用在曳引轮或靠近曳引轮的曳引轴上的制动器做上行超速保护。
4.外观检查。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上应当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单位名和型号、规格参数,现场对照检查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型式试验合格证和铭牌的内容与实物应当相符,同时检查速度监控部件和减速元件的外观是否正常,有无明显缺陷,安装是否正确可靠。
【调整】
1.轿厢使用双向式安全钳做上行超速保护
(1)一人按规定方法进入轿顶,使轿厢从行程下部检修往上运行,另一人在机房人为动作限速器开关,观察电梯是否立即停止运行,否则应维修或更换该开关。
(2)短接限速器开关和安全钳开关,机房维修人员人为使限速器机械动作,轿顶维修人员操作检修装置使电梯继续往上运行,观察轿厢是否能继续运行,安全钳开关能否动作,如轿厢能继续运行,应检查安全钳联动机构及楔块动作是否灵活,做相应调整或维修。如安全钳开关不能可靠动作,应调整开关位置,减小开关与挡块之间的间隙,保证安全钳开关可靠动作。
(3)轿顶维修人员操作轿顶检修装置使轿厢往下运行,观察安全钳能否自动复位,如不能自动复位应先检查安全钳楔块与导轨表面之间有无杂物,再检查安全钳联动机构及楔块动作是否灵活,根据检查情况做相应调整、清洗或维修。
(4)复位限速器机械动作部件、限速器开关和安全钳开关,如有必要应修光安全动作处的导轨表面。
2.使用夹绳器做上行超速保护
(1)一人按规定方法进入轿顶,使轿厢从行程下部检修往上运行,另一人在机房人为动作夹绳器电气安全开关,观察电梯是否立即停止运行,否则应维修或更换该开关。
(2)短接夹绳器电气安全开关,机房维修人员人为使夹绳器机械动作,轿顶维修人员操作检修装置使电梯继续往上运行,观察轿厢是否能继续运行,如能继续运行,表示夹绳器上行超速保护功能失效,应根据制造单位的技术要求进行调整或维修。
(3)复位夹绳器电气安全开关和机械动作部件,观察曳引钢丝绳表面有无损伤。
3.采用作用在曳引轮或靠近曳引轮的曳引轴上的制动器做上行超速保护:根据制造单位提供的技术文件和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4.动作试验:轿厢空载从底站以检修速度向上运行,通过模拟方法,人为动作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速度监控部件,如限速器等,观察、检查减速元件是否动作,轿厢是否可靠制停或减速,电气安全装置是否动作,是否使电梯曳引机立即停止转动。
【更换易损件】
无作业项目。
4.4.2.8 轿顶、轿厢架、轿门及其附件安装螺栓应紧固
【清洁】
轿顶清洁无杂物。
【润滑】
无作业项目。
【检查】(www.daowen.com)
1.按规定方法进入轿顶,检修运行电梯至适当位置,切断驱动主机电源。
2.检查轿顶、上梁、立柱、门机、安全钳联动机构、轿顶接线盒、感应器等部件的固定螺栓是否紧固,如有松动,应进行紧固。
3.操作轿顶检修装置,将轿厢停在方便维修轿门的位置,打开层门,检查轿门、门刀、安全触板、光幕等部件的固定螺栓是否紧固,如有松动,应进行紧固上轿顶安全程序。
【调整】
1.人进入轿厢上到所在楼层,在里面按住开门按键,再按下一层和最底层按钮,人出来后当电梯下到人能方便上去的位置立刻打开厅门。门不要大开,打开10cm即可。然后放置层门限位器,再按外呼按钮。
2.用手电筒观察井道内电梯不动10s,证明厅门回路有效,再做JHA(危险分析),然后开大厅门用限位器挡住厅门按急停开关,并开灯,然后关闭厅门。按外呼按钮将门扒开个缝隙看里面电梯不动10s,证明急停有效,再打开厅门用限位器挡住。
3.打开检修开关,恢复急停,再关闭厅门,按外呼按钮将门扒开缝隙,看电梯不动10s,证明检修开关正常。打开厅门后按下急停开关,用限位器将厅门挡住,人进入轿顶开灯,将限位器取下关闭厅门,复位急停,测试上、下行检修按钮是否有效。
注意:
(1)要在大厅和轿厢内放护栏。
(2)当电梯往下一层运行的时候,切记电梯不能平层,要在电梯不平层的时候且人上轿顶方便的时候开门。
(3)人在井道内要戴安全帽。
【更换易损件】
无作业项目。
4.4.2.9 轿厢和对重的导轨支架应固定无松动
【清洁】
无作业项目。
【润滑】
无作业项目。
【检查】
1.按规定方法进入轿顶,检修运行电梯井道全程。
2.逐个紧固轿厢和对重导轨支架的固定螺栓。
3.定期进行导轨清洁和润滑保养,检查导轨连接板和导轨压板处螺栓的紧固情况,每年应对全部压板螺栓进行一次重复拧紧。当安全钳动作后,应及时修光钳块夹紧处的导轨工作面。检查导轨工作面有无锈蚀、划伤等缺陷,要细心打磨光滑。
【调整】
电梯轿厢和对重导轨支架的维保基本要求各螺栓应紧固,无松动。
【更换易损件】
无作业项目。
4.4.2.10 轿厢和对重的导轨应清洁,压板牢固
【清洁】
1.导轨无扭曲变形,无严重油污。
2.观察导轨表面,如油污较多时,可以用煤油进行清洗。
【润滑】
无作业项目。
【检查】
1.导轨连接板和压板应固定可靠,无松动。
2.检查导轨工作面有无锈蚀、损伤,固定导轨的压导板、导轨连接板及导轨支架的紧固螺栓。如发现导轨工作面有锈斑、划伤等缺陷,要细心打磨光滑。
【调整】
1.按规定方法进入轿顶,检修运行电梯井道全程。
2.紧固导轨连接板和导轨压板的固定螺栓。
3.在进行导轨清洁和润滑保养的同时,要对因安全钳动作而损伤的导轨表面随时做修光处理。
【更换易损件】
无作业项目。
4.4.2.11 随行电缆应无损伤
【清洁】
表面清洁无严重油污,无变形、扭曲、破损。
【润滑】
无作业项目。
【检查】
1.电梯随行电缆的维保基本要求无损伤。
2.随行电缆应当避免与限速器绳、选层器钢带、限位与极限开关等装置干涉,当轿厢压实在缓冲器上时,电缆不得与地面和轿厢底边框接触,如图4-102所示。
图4-102 随行电缆检查有破损、断裂
【调整】
1.按规定方法进入轿顶,检修运行井道全程,在轿顶或底坑清洁并观察随行电缆与其他装置之间的距离。
2.轿厢在底层平层时,电缆最低点与底坑地面之间距离应大于缓冲器压缩行程与缓冲距的总和。
【更换易损件】
无作业项目。
4.4.2.12 层门装置和地坎应无明显的变形,各安装螺栓紧固
【清洁】
层门和地坎无杂物影响,无明显的变形。
【润滑】
无作业项目。
【检查】
轿门门刀与层门地坎,层门锁滚轮与轿厢地坎的间隙应当不小于5mm;电梯运行时不得互相碰擦。
1.按规定方法进入轿顶,检修运行电梯至适当位置,切断驱动主机电源。
2.检查层门各部位有无影响正常使用的变形,如变形严重影响正常使用的,应拆下层门进行整形,不能整形的应予以更换。
3.检查各层门挂板上的固定螺栓是否紧固,如有松动,应用扳手进行紧固。
4.检查各层门地坎的固定螺栓是否紧固,如有松动,应用扳手进行紧固。
5.检查各层门地坎有无明显变形,地坎槽有无过度磨损,如变形或磨损严重影响电梯正常使用的应予更换。
6.地坎槽无过度磨损。
7.各安装螺栓固定应可靠。
【调整】
1.层门和轿门应平整正直,启闭应轻便灵活,无跳动、摇摆和噪声。门滑轮的滚珠轴承和其他摩擦部分应定时加薄油润滑。
2.层门门锁应灵活可靠,并定时做好润滑工作。当层门关闭时应不能从外面开启。
3.检查门锁时先清除尘垢,当门关闭时核实活动的锁销在锁壳中啮合的可靠性。检查门触头在锁销的作用下接触的可靠性,检查触头和导线的连接情况,清除触头的积垢和烧蚀,应绝对消除门锁和锁销脱离的情况下触头保持接通的可能性。门锁的转动和摩擦部分应予适当的润滑。
4.检查门锁电气触头在门打开时的绝缘情况。
【更换易损件】
1.检查各层门地坎有无明显变形、地坎槽有无过度磨损,如变形或磨损严重影响电梯正常使用的应予以更换。
2.检查层站按钮的接触和动作情况,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或调换。
4.4.2.13 轿厢称重装置应准确有效
【清洁】
无作业项目。
【润滑】
无作业项目。
【检查】
电梯应设置轿厢超载保护装置,在轿厢内的载荷超过110%额定载重量(超载量不少于75kg)时,能够防止电梯正常启动及再平层,并且轿厢内有音响或者发光信号提示,动力驱动的自动门完全打开,手动门保持在未锁状态:
1.将轿厢停于底层端站平层位置,轿厢内装载额定载荷,超载保护装置应不动作。
2.继续加载至超过110%额定载重量(超载量不少于75kg)时,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应动作,检查此时轿厢内声光报警,试验电梯能否启动。
3.轿厢内开关应灵活可靠。
4.检查轿厢内操纵箱按钮的接触情况。检查钥匙开关、电话和蜂鸣器、照明及电扇的开关接触是否良好,如有故障应及时修理。
5.检查轿厢内层楼指示器的接触情况,如有与楼层指示不符应找出原因,排除故障。
6.检查轿厢本身在运行中是否有摆动、震动或由机房传来的噪声。一般来说,导靴的磨损,导轨接头连接不良或导轨歪扭都将引起轿厢的摆动或震动。
7.检查平层精度是否在规定值范围内,如超出规定值,则应调整平层感应器的上下位置或隔磁板的相对位置。
8.检查轿厢在启动、减速、停止时的乘坐舒适感,若有明显的变速现象,可调整电抗器的抽头或改变板形电阻的阻值来达到在速度转换时能较平滑的目的。
【调整】
电梯应当设置轿厢超载保护装置,在轿厢内的载荷超过110%额定载重量(超载量不少于75kg)时,能够防止电梯正常启动及再平层,并且轿厢内有音响或者发光信号提示,动力驱动的自动门完全打开,手动门保持在未锁状态。
【更换易损件】
无作业项目。
4.4.2.14 安全钳钳座应固定无松动
【清洁】
1.安全钳钳座内油污严重的,应拆下清洗。
2.定期清除安全钳传动机构表面积灰和污垢,尤其是转动部位和模块与钳口的摩擦面应保持清洁。
【润滑】
转动部位每月一次以机油润滑,保持转动部件和传动机构动作灵活可靠。安全钳钳口内的滑动和滚动部件应涂适量的润滑脂,进行必要的润滑和防锈。
【检查】
1.安全钳上应当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单位名称、型号、规格参数和型式试验机构标识,铭牌、型式试验合格证、调试证书内容与实物应当相符。
2.轿厢上应当装设一个在轿厢安全钳动作以前或同时动作的电气安全装置
(1)安全钳固定可靠无松动。
(2)钳座内应无严重油污,钳块动作机构应灵活无阻碍。
(3)用塞尺检查模块工作面与导轨侧工作面的间隙,使其保持在2.5~3mm的范围内或按生产厂家的要求值进行调整,各处间隙应均匀一致。
(4)检查传动机构、拉杆及钳座各处的紧固螺栓有无松动,必要时应逐一进行紧固,保持其相对位置的正确。
(5)检查拉杆、连杆等细长杆件有无弯曲变形,异形机件有无裂痕,如有缺陷应以检修方式进行更换或校正。
(6)检查安全钳动作开关的固定是否良好,接线有无破损,必要时进行动作检查。
(7)检查限速绳与其传动机构的连接是否紧固。
(8)检查安全钳联锁触头的功能,杠杆上拉时,联锁开关应动作并切断控制电路。
(9)用300N提拉力拉动安全钳连杆拉臂,整个机构动作灵活,联动安全开关也能同时动作。松开拉臂后,机构应能迅速回复,但联动开关不应复位。随着连杆机构运动,模块应能在钳座内灵活滑动。正常情况下楔块与导轨侧工作面间隙应均匀,且应在2~3mm内。
【调整】
1.安全钳安装在轿厢下部的,应在底坑检查安全钳钳座。一人在轿顶操作检修装置使轿厢往下运行,将轿厢停在合适位置并切断驱动主机电源。另一人先操作底坑急停开关,然后检查并紧固安全钳钳座固定螺栓。
2.安全钳安装在轿厢上部的,应在轿顶检查安全钳钳座,将轿厢停在适当位置并切断驱动主机电源,检查并紧固钳座固定螺栓。
【更换易损件】
无作业项目。
4.4.2.15 轿底各安装螺栓应紧固
【清洁】
无作业项目。
【润滑】
无作业项目。
【检查】
一人在轿顶操作检修装置使轿厢往下运行,将轿厢停在下端站适合底坑维保人员操作的位置。另一人在底坑检查轿厢下梁、直梁、补偿链(绳)、随行电缆等部件的固定螺栓是否有松动,如有松动应用扳手进行紧固。
【调整】
电梯轿底各安装螺栓的维保基本要求是各螺栓应紧固无松动。
【更换易损件】
无作业项目。
4.4.2.16 缓冲器应固定无松动
【清洁】
无作业项目。
【润滑】
耗能型缓冲器柱塞不能生锈,应加以清洁与润滑。
【检查】
1.轿厢和对重的行程底部极限位置应当设置缓冲器,强制驱动电梯还应当在行程上部极限位置设置缓冲器;蓄能型缓冲器只能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1m/s的电梯,耗能型缓冲器可以用于任何额定速度的电梯。
2.缓冲器上应当设有铭牌或者标签,标明制造单位名称、型号、规格参数和型式试验机构标识,铭牌或者标签要和型式试验合格证内容相符:
(1)按规定方法进入底坑。
(2)断开底坑急停开关,用手晃动缓冲器,观察缓冲器有无晃动,如有晃动应用扳手紧固缓冲器的固定螺栓。
(3)对于弹簧缓冲器,应保护其表面不出现锈斑,定期涂刷防锈油漆。对于油压缓冲器,应着重加强对油位的检查,应保证油位高度,至少每季检查一次,若发现油面低于油标要添加新油。油压缓冲器用油牌号见表4-11。
(4)耗能型缓冲器的柱塞(或活塞杆)相对水平面的垂直度不应大于5/1000。设计上要求倾斜者除外。
表4-11 油压缓冲器用油牌号
【调整】
1.定期检查缓冲器是否移动,螺栓有无松动,发现不符合规定者应及时予以修理调整。维修人员上下底坑时,不准蹬踏缓冲器,以免造成缓冲器移位或变形。缓冲器柱塞的外露部分应保持清洁,并涂以防锈油脂,套上防尘罩。每年年检时,轿厢空载以检修一次速度对缓冲器的复位试验,其完全复位的时间不超过120s。缓冲器开关动作应灵活可靠。
2.缓冲器应当固定可靠,蓄能型缓冲器应无松动,弹性件及缓冲座应无缺损,检查耗能型缓冲器的油位及泄漏情况,及时补充耗减的油量。
3.检查耗能型缓冲器复位时间,将限位开关(如果有)、极限开关和相关的电气安全装置短接以检修速度下降空载轿厢,将缓冲器完全压缩,从轿厢开始提起到缓冲器恢复原状,缓冲器完全复位的最大时间限度为120s。
4.耗能型缓冲器液位应当正确,有验证柱塞复位的电气安全装置。
5.查验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垂直距离。
6.油压缓冲器柱塞外露部分应保持清洁,并涂防锈油漆,油压缓冲器活动柱塞的垂直度误差不得超过0.5mm。安装在同一基础上的两个缓冲器,其顶面相对高度差不得超过2mm。弹簧缓冲器顶面的水平度误差,不得超过4/1000。每年以轿厢检修速度进行一次缓冲器的复位试验,每周应对油压缓冲器开关进行一次可靠性检查。
【更换易损件】
无作业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