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高校思政理论实践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高校思政理论实践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1.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个社会形态。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高校思政理论实践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1.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个社会形态。石器是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原始社会后期,金属工具的出现与使用有力地推动了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原始人生活条件的改善,同时推动生产关系向新的社会形态转变。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归氏族公社所有。

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剥削社会。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和奴隶是两个基本阶级。奴隶主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奴隶社会第一次出现了城市和乡村的分离,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这种分离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以封建主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农民(农奴)为基本特征。随着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封建社会开始走向灭亡。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资本主义产生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3.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的历史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①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在英国表现得最为典型。

②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个重要方式。

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支配地位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其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买卖关系,而实质上是资本家支配和剥削工人的雇佣劳动关系。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像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正是由于这一特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

1.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含义

资本主义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的一种私有制形式。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对于生产资料所有制,马克思从经济意义和法律意义上做了区分。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利润或超额利润)。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以实际占有为基础,体现了现实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并表现了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法律形态。为了维护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而建立的一整套规章制度逐步以法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就使所有制关系上升到法的关系的高度,所有制的现实经济形态就具有了法律形态,即所有权范畴

②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实际运动中去把握和理解,而不能从所有权出发去认识。所有制决定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意志关系或者法的关系的性质在根本上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2.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与以往的剥削制度不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完全的人身自由基础上的“平等”关系。正因为如此,资本家只能通过购买工人的劳动力的方式,将出卖了劳动力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生产并取得剩余价值。在这里,生产资料和货币采取了资本的形式,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由此具有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对抗性质,因此,资本主义所有制是雇佣劳动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体现。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价值增值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值过程就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在价值增值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既然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带来的,而仅仅是由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创造的,因此,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应该拿剩余价值和雇佣劳动者的可变资本相比,而不应该拿它去同全部资本相比。用数学公式表示:

在该公式中,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由于工人的必要劳动是用来生产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的价值的,而剩余劳动则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因此,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这两个公式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示同一个关系:前一个公式是以物化劳动的形式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后一个公式则是以活劳动的形式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2.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www.daowen.com)

3.资本积累

①资本积累是指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家瓜分到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不仅生产商品和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因此,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就其实质而言,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但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并不是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②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③资本积累的影响。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的。在资本主义企业内部,资本家投入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从自然形式上看,总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着一定比例,这个比例取决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作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作资本的价值构成。在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这种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并不是社会生产发展所绝对不需要的,而是由于它不为资本价值增值所需要,成为“过剩”或“多余”的。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相对过剩人口基本上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流动的过剩人口;第二种是潜伏的过剩人口;第三种是停滞的过剩人口。经常性的庞大失业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的痼疾。资产阶级政府通过各种干预措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失业,但是不可能彻底消灭失业。

④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其表现是:生产资料的使用社会化,生产过程成为许多人协同进行的社会化的大生产;各个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强;社会分工不断扩大,生产的范围从一个企业扩展到一个国家,甚至扩展到全球,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密切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另一方面,资本愈来愈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完全服从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按照资本家个人的意愿来进行;生产出来的产品完全由资本家所占有,并按照他们的私利来进行交换和分配。这样,在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便产生了深刻的矛盾。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这种矛盾日益加剧,资本主义最终会被新的、更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

4.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①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经历的三个不同阶段:一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执行货币资本职能。二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执行生产资本职能。三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转化的阶段,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

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并存。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②资本的周转:资本是在运动中增值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作资本的周转。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③社会再生产: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地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④社会总产品: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划分为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和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可以区分为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相应地,社会生产可以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Ⅰ)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Ⅱ)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⑤使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以使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客观上就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由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所决定,两大部类的生产都是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自发进行的,具有严重的盲目性,这就导致了两大部类生产在规模上和结构上经常处于失衡状态。这种失衡和脱节经常表现为生产过剩,以至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难以顺利进行,最严重的就是引发经济危机。

⑥经济危机: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强制的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的途径。

5.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①工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计时工资计件工资

②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式。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

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作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③生产价格: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

6.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及分配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例如资本循环周转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积累规律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些规律由于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制约,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

(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生产过剩。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经济危机是怎么发生的个方面:其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其二,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了周期性的特点,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的爆发,就是再生产的一个周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这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不一定都经过这四个阶段,但是危机阶段则是必经阶段,没有危机阶段,就不存在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