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抗战时期绥德分区的大生产运动

抗战时期绥德分区的大生产运动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共绥德地委和分区所属各县党政军民,积极响应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号召,以三五九旅南泥湾大生产精神为榜样,在全分区迅速掀起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大生产运动。全区各级机关、团体、学校和部队的广大干部、学生、驻军战士纷纷行动起来,投入开垦荒地,种粮种棉的大生产运动。

抗战时期绥德分区的大生产运动

1942年至1943年,为了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保障抗战的物资供给,坚持抗战到底,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中共中央“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根据中共中央《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基本精神,陕甘宁边区政府确定了“休养民力”,恢复与发展人民经济的政策,提出边区经济建设的基本任务:发展国防生产、充实抗战力量,供给战争,改善人民生活,团结广大民众,推进民主政治,参加战时生产,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1939年6月10日,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强调指出:“吃饭是第一个问题”,要“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号召“一切可能地方,一切可能时机,一切可能种类,必须发展人民的与机关部队学校农业、工业、合作社运动,用自己动手的方法,解决吃饭、穿衣、住屋、用品问题之全部或一部,克服困难,以利抗战”。

1940年下半年开始,国民党顽固派对边区的军事和经济封锁,以及边区频发的自然灾害,使边区的经济和财政发生了极大困难。同年11月,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做出了《关于开展边区经济建设的决定》指出:“广泛地开展边区经济建设,是边区当前刻不容缓的迫切任务”,“各级党委必须以开展经济建设,做为当前最迫切的实际中心工作之一”。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号召下,在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领导下,边区的生产运动很快开展起来,并取得较好的成效。1939年至1940年,是边区生产运动的初始阶段,边区各机关、部队、学校只是参加普通的种菜养猪,改善生活,进而开荒种粮食,搞副业手工业等,由解决财政经济的一般需要向自给自足阶段过渡。

1941年至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和最困难的时期。在这两年中,国民党统治区许多人由于受国民党当局的迫害来到边区,各解放区的干部也陆续来到延安参加整风学习。为加强对边区的保卫,新调入一万余人军人增加防卫力量。许多因素使陕甘宁边区财政发生极大困难,之前的小规模生产,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只有开展大规模生产自给运动,建立自己的公营经济,才能解决军需民用的问题。1942年10月,中共西北中央局召开了高级干部会议。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在会上指出:“在目前情况下,发展生产是一切工作的中心之中心。”会议确定:“边区党今后的基本任务是建设,而建设任务就是生产与教育两大工作,其中生产更有决定性。”在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边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大生产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1943年后,边区广大军民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组织起来”的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竞赛,大生产运动步步走向深入,边区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运输业等得到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中共绥德地委和分区所属各县党政军民,积极响应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号召,以三五九旅南泥湾大生产精神为榜样,在全分区迅速掀起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大生产运动。同时,积极发展手工业、畜牧业、交通运输业商业贸易等行业,以此搞活发展商品流通,繁荣市场贸易,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1943年2月,习仲勋调任中共绥德地委书记后,带领地委、专署主要领导袁任远、白治民、杨和亭等同志,深入区乡,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在沙滩坪调查工作期间,发现刘玉厚带领郝家桥村民,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精耕细作,改善土地条件,选择优良品种,提高单产等办法,使农业生产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习仲勋等地委领导积极帮助刘玉厚总结经验,在绥德分区开展了“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的活动,在全分区掀起了大生产运动。绥德分区根据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指示,一方面有计划地组织各县困难群众向地广人稀的延安地区移民,3年时间全分区移民1.3万户、3.3万多人。这些移民群众到新的居住地后,开垦荒地5万多亩,男耕女织,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不仅过上了自给有余的安乐生活,还为边区政府踊跃交售爱国公粮,有力地支援了抗战。另一方面绥德分区制定多项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采取发放农业贷款,鼓励支持农民兴修水利,种植棉麻,选育推广优良品种,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动员分区各县、区、乡机关干部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每年必须向政府缴纳一定的粮食。全区各级机关、团体、学校和部队的广大干部、学生、驻军战士纷纷行动起来,投入开垦荒地,种粮种棉的大生产运动。1945年,绥德分区各机关干部种地达到1896亩。

绥德分区机关干部家属的手工纺织业也随着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蓬勃兴起,纺纱量和织布量,最高时分别占到全陕甘宁边区的57%和63%。1941年,仅绥德、清涧、吴堡3县就拥有纺车35000多架,布机7000余架,参加纺纱的妇女达到40000多人,上至花甲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儿童大都参与了纺纱织布。全区参与织布的达到7000多人,纺纱32.5万公斤,织布4万多匹。1942年,吴堡县基本达到“家家有纺妇,户户有织机”。1943年子洲县组织变工队941个,参加劳力5446个,生产粮食274713.5石。农业生产和纺织业的迅猛发展,很快解决了分区军民的吃饭穿衣问题。

米脂县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全县迅速掀起大生产高潮,机关干部做好本职工作外,挤出时间捻毛线、纺线线、种地、打短工,每人每月给政府交小米3斗,毛线1斤。地方上还办起了造纸厂、毛纺厂等手工业作坊。该县民丰区一乡,1942年参加变工队的劳力达73%,1943年增加到96%以上,耕种土地达到476.5垧。全县17万垧土地,其中14万垧进行了改良修整,保持水土,增加土地肥力,当年增收细粮3000多石。1943年,全县种植棉花346垧,收花1700多斤;全年植树33117株,其中果树2536株,桑树3219株,其他林木9643株。全县毛驴增加到48000头,当年新增羊子3000多只。畜牧业的发展,为粮食的增产丰收创造了有利条件。全县纺织业同时得到大发展,增加纺车1967架,织布机428架,纺花70000多斤,纺布10万多丈。克服财政困难。

子洲县双湖峪区刘家沟村李仲英变工队,全村5户人家,7个劳动力全部参加了变工队。有驴5头,自己有地47垧,租种土地96垧半,从春季掏谷茬就组织了变工队,5天时间掏谷茬33垧,一个月送肥7000多袋。通过变工队大大节约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周复区徐家沟的农业合作社变工队,计有3户6个劳动力(其中雇工2人),有驴6头,种地151垧,从种到收一起劳动,同时抽出两个劳力开粉坊喂猪4头,并抽出劳力运输贩盐赚钱交公粮。

子洲县在大生产运动中,遵照毛主席关于改造“二流子”的号召,对那些好吃懒做、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聚众耍赌、吸食大烟、小偷小摸的二流子,采取说服教育和强制措施,鼓励教育他们参加变工队,在集体劳动中予以改造,收到了较好效果。园则沟有个叫拓深的人劳动不好没人要,村民拓如扬为带动帮助他,将自己的儿子打发出去打短工,雇用拓深给自己干活,经过耐心说服教育,不仅拓深改掉了二流子习气,而且感动了拓深的婆姨也积极参与了大生产运动,仅两个月时间就纺线3斤,织布13丈。子洲全县1943年改造二流子285人,1944年改造了305人,全县二流子大大减少,大多数二流子在大生产运动中得到教育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公民。1945年6月29日,《解放日报》刊登通讯报道《子洲苗区改造二流子参加生产》,介绍了改造二流子的典型经验。

1944年,清涧县动员全县广大农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组织开展变工队,开荒种地,大力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同时,动员县、区、乡三级机关干部投入大生产运动,当年生产小米100多石,达到了自足有余。

在大生产运动中,吴堡县成立了生产委员会,县委书记王金璋任主任,区、乡、村层层落实生产计划,机关学校人人分配生产任务。千方百计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大力推广种植棉花、油料,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黄河畔修复水地200多亩。樊士实、樊成典、曹治荣、尚振林等人带头组织了互助组、变工队40多个,涌现出郭秉仁、牛德全等植棉能手。1944年春,全县种桑70000多株,为发展养蚕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1月26日李全时、郭秉仁光荣地出席了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及模范生产者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和招待。

在大力发展棉花种植的基础上,吴堡县在辛家沟办起了织布厂,为机关和部队供给被褥、衣服、毛巾等生活必需品。辛家沟区的种棉、纺棉工作,受到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表彰奖励。

由于日本侵略军占领山西军渡,加之国民党对边区的经济封锁,吴堡、绥德等县广大民众及河防部队烧火、取暖、做饭面临严重困难,生活日用品异常紧缺。煤炭、火柴来源于山西,油盐来源于定边。为了解决群众和河防部队的燃眉之急,吴堡县组建成立了运输队前往定边驮盐,组织商人冒着枪林弹雨,到敌占区购买火柴等紧缺生活日用品。当时,为了节约火柴,在各地盛行“一家做饭,十家传火”的生火习惯。为了解决食盐困难,吴堡在王家川办起了自制盐场。组织各村民众参与扫硝,自己动手,熬硝制盐,以此解决广大群众和驻防部队的生活用盐危机。

吴堡县1941年—1943年蚕丝统计表(www.daowen.com)

吴堡县1941—1943年毛棉织产品统计表

吴堡县1942年—1943年植棉面积比较表

吴堡县1942年—1943年经济林木种植统计表

吴堡县委、县政府1942年—1943年机关生产统计表

吴堡县1942年—1943年猪羊发展统计表

吴堡县1941年—1943年家庭纺织统计表

人均纺纱居全区第一,纱单位斤,布单位匹

1941年8月,绥德、米脂等县组织学生参观团赴延安学习参观,毛泽东在边区政府接见了参观团,并亲切询问绥德、米脂的情况和民众呼声。毛主席说:我们共产党想把中国干好,希望把这个意思转告绥德、米脂的父老姊妹们。并要求大家努力学习、帮助和改进当地工作。代表团将题有“你是我们党的光辉旗帜”的锦旗献给毛泽东主席。参观团回来后广泛宣传延安的见闻,对分区的大生产运动起到了极大地鼓舞和促进作用。

1944年元月22日,绥德分区第二届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大会暨大生产运动成果展览会在绥德师范隆重召开,刘玉厚、王德彪等20多名分区劳模受到地委、专署的表彰奖励。分区所有党、政、军机关分别展出了大生产运动中的劳动成果。郝家桥村刘玉厚将自己收获的20多斤重的大南瓜搬到展览会,引起了与会代表的赞叹,展览会持续时间一个星期,参观的各界人士达到数万人之多。

1944年11月25日,中共绥德地委召开会议,专题讨论了筹办劳模会、展览会的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决定。绥德分区专员公署做出了发展经济工作的措施:(一)提倡一业为主,发展多种经营,采取集中领导与分散经营。各单位的经营,必须达到自给自足。专区办的新华商店,获利可观,基本上保障了分区党政的供给。土地要精耕细作,工副业、商业要大大发展。(二)开荒三年不交税,不征公粮。加强移民工作,实行奖励,保证完成移民任务。(三)开展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运动。(四)每个单位要订出生产计划,要全力(人力、物力、财力)发展生产。(五)要开展竞赛活动。(六)按时检查,及时总结,加强管理,分工负责。(七)加紧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改良农作物和牲畜品种。通过这些措施的贯彻落实,全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达到了自给自足。

1945年,由自给运动发展为组织起来努力生产,以减轻人民负担。个人又规定了七条原则:(一)大家动手,各尽其能,反对平均主义。(二)首长负责,防止自流。(三)农工并重,发扬一技之长,多种多样,反对公式主义。(四)合作互助,变工代耕,防止个人主义。(五)公私两利,按劳得酬,防止公私偏废。(六)掌握技术,精耕细作,反对敷衍了事。(七)提倡节约,奖励储蓄,反对浪费。

上述原则政策和方法措施的贯彻落实,使全分区的大生产运动和生产自救工作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取得了丰硕成果。曾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担任绥德分区副专员、专员和地委副书记、书记的杨和亭保存的当时统计资料显示:1945年绥德分区在大生产运动中开荒面积达到10718.1垧(缺米脂县统计数字),约32154亩。1943年全区参加变工队人口40992人,占总人口的8%。1944年参加变工队人口达到72994人,占总人口的13.9%。同年全区向延安、延长、延川等地移民4109户计7123人。改造懒汉二流子2153人(其中男1543人,女310人)。1943年全区棉花种植面积27598亩,产棉287202。1944年全分区棉花种植面积达到121522,产棉972176斤。1944年全区养蚕户15519户,产茧81441.29斤;种兰(可做染料)136595亩,产兰11269斤(缺佳县)。洋芋种植面积197098.08亩,人均产洋芋1.27袋。饲养牛、驴、骡、马、骆驼等大牲畜发展到43508头,养猪45890头,羊子发展到212996只。(缺粮食作物种植统计资料)

到1944年,基本达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和“耕三余一”的要求,机关部队、学校、城乡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农民的收入增加了,负担减轻了。1944年比1940年粮食产量增长25%,同期的农业税减少30%以上。绥德分区景家沟,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各阶层的负担,1942年比1934年分别减轻54%、58%、67%和83%,其中抗公属和8户雇农不负担。有的农民深有感触地说:“革命前后的生活,就像不是活在一个太阳底下!”

在全体军民的共同努力下,绥德分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到抗战后期,基本上解决了军民的吃饭穿衣问题,达到了“丰衣足食”自足有余。

轰轰烈烈的军民大生产运动,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经济建设成果,使绥德分区党政军民从极端困境中挣脱出来,渡过了难关,保障了供给,支援了抗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