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基本概念体量模型后,可以灵活编辑和修改概念体量模型的点、边和面,从而生成复杂概念体量模型。本节通过下面的练习,介绍如何编辑和修改体量模型。
(1)启动Revit进入创建概念体量族模式。切换至标高1楼层平面视图,如图10.1-19所示,使用参照平面工具,在“中心(左/右)”两侧30 m位置绘制参照平面,完成后按Esc键完成参照平面绘制。
提示:也可以切换至东立面视图中进行上述操作。
(2)切换至三维视图,单击“创建”选项卡“工作平面”面板中的“显示”工具,高亮显示当前工作平面。单击激活“中心(左/右)”参照平面,将该参照平面设置为当前工作平面。
(3)单击ViewCube中的“右”立面,切换视图方向至“右”侧三维视图方向。单击“创建”选项卡“绘制”面板中的“圆心-端点弧”工具,默认将进入模型线绘制模式,自动切换至“修改|放置线”上下文选项卡。如图10.1-20所示,拾取标高与参照平面交点并单击作为圆心,依次拾取中心参照平面两侧标高作为起点和终点,绘制半径为30 m的半圆弧。完成后按Esc键两次,退出绘制模式。
提示:也可以切换至东立面视图中进行上述操作。
(4)单击ViewCube任意角点,切换三维视图方向至任意等轴侧视图。选择上一步中创建的圆弧,单击“形状”面板中的“创建形状”工具,Revit将以该圆弧为基础,创建曲面,结果如图10.1-21所示。
图10.1-19 绘制参照平面
图10.1-20 绘制圆弧
图10.1-21 创建曲面
(5)切换至F1楼层平面视图,配合使用Tab键,选择曲面位于中心(左/右)参照平面处的圆弧轮廓边。Revit将显示彩色坐标系,如图10.1-22所示,按住坐标系红色箭头,并移动鼠标,将沿红色坐标方向(X方向)移动边界轮廓。当边界轮廓捕捉至右侧30 m参照平面位置时,松开鼠标。使用类似的方式修改另外一侧边界轮廓至左侧30 m参照平面位置。
提示:按住体系中的坐标轴,将约束在该坐标轴方向上修改或移动图元。按住坐标系中坐标轴之间的平面,将约束在该平面方向上修改或移动图元。
(6)切换至默认三维视图。选择曲面,Revit自动切换至“修改|形式”上下文选项卡。如图10.1-23所示,单击“形状图元”面板中的“透视”工具,Revit将以透视的方式显示曲面。在该模式下,可以查看曲面形状中可编辑的轮廓、边以及控制点图元。
图10.1-22 彩色坐标系
图10.1-23 透视工具
(7)保持曲面处于选择状态。单击“形状图元”面板中的“添加轮廓”工具,单击曲面中任意一点,Revit将在拾取点位置沿曲面表面生成新轮廓曲线,如图10.1-24所示。该曲线与本操作(3)中绘制的半圆弧相同。
(8)切换至标高1楼层平面视图,选择上一步中添加的轮廓曲线,将其修改至中心(左/右)参照平面位置。
(9)切换至默认三维视图,选择上一步中添加的轮廓曲线,Revit将给出该圆弧半径长度的临时尺寸标注。修改该圆弧半径为15 m,结果如图10.1-25所示。
(10)切换至标高1楼层平面视图。Revit将显示所有可编辑图元。选择左下方参照点控制,使用移动工具,沿水平向右移动10 m,切换至三维视图,将曲面修改为图10.1-26所示的形状。注意移动该点时,将修改原边界曲线的形状。
图10.1-24 生成新轮廓曲线
图10.1-25 修改圆弧半径
图10.1-26 修改后的曲面
提示:移动控制点后,由于该点不再与世界坐标系方向一致,因此将切换为橙色坐标系。
(11)切换至标高1楼层平面视图,选择曲面图元,单击“形状图元”面板中的“添加边”工具,移动鼠标指针至“中心(前/后)”参照平面附近单击,将沿曲面方向添加边界,完成后按Esc键两次退出添加边模式。Revit会自动在轮廓线与边交点处添加新控制点。
(12)选择上一步中添加的边,使用移动工具,捕捉边界线与“中心(左/右)”参照平面轮廓交点,将其移动至“中心(左/右)”与“中心(前/后)”参照平面交点处。切换至默认三维视图,结果如图10.1-27所示。(www.daowen.com)
(13)切换至标高1楼层平面视图,选择图10.1-27所示箭头位置的点图元。使用移动工具沿水平方向向右移动3m。Revit将重新调整轮廓曲线并调整曲面形状,以适应修改后点图元的位置。
(14)使用“点图元”工具,分别捕捉左右两轮廓曲线中点,单击鼠标放置点图元。该点图元将跟随轮廓线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称为基于主体的点,结果如图10.1-28所示。
提示:基于主体的点无法改变主体的形状,而仅能沿主体移动,用于确定垂直于主体的工作平面。基于主体的点比驱动对象形状的驱动点小。
(15)单击上一步中创建的①号点,将该点激活为当前工作平面。使用“绘制”面板中的“圆形”工具,捕捉该点作为圆心,绘制半径为10的圆形轮廓,完成后按Esc键退出绘制模式。
(16)配合键盘Ctrl键,分别选择圆形及①号点所在边界的所有曲线,单击“形状”面板中的“创建形状”工具,绘制放样形状,结果如图10.1-29所示。
图10.1-27 移动边界线
图10.1-28 放置基于主体的点
图10.1-29 绘制放样形状
提示:添加边后,轮廓边界将被划分为独立的两条边界。
(17)使用类似的方式以②号点为工作平面和圆心,绘制半径为1 000 mm的圆形,并创建放样。
(18)如图10.1-30所示,单击“绘制”面板中的“矩形”工具,勾选选项栏中的“三维捕捉”选项,并勾选“跟随表面”选项,设置“投影类型”为“跟随表面UV”。
图10.1-30 “矩形”工具设置
提示:仅当勾选“三维捕捉”选项后,才会出现“跟随表面”选项。
Revit提供了3种表面跟随的方式,分别是自上而下、与标高平行和跟随表面UV。“自上而下”的方式将保障所绘制的形状在楼层平面视图方向上,以保持与所绘制的形状一致的方式投影至曲面,该方式类似于“垂直洞口”的效果。“与标高平行”可保障所绘制的图形在立面方向上的水平方向图元与标高平行。选择“跟随表面UV”,则矩形边界将沿曲面自身UV坐标方向投影绘制。
(19)如图10.1-31所示,移动鼠标指针至曲面表面,当曲面表面高亮显示时,在任意位置单击作为矩形第1点,沿曲面移动鼠标指针,在适当位置单击作为矩形第2点,完成矩形绘制,该矩形将自动投影至矩形表面。
(20)选择上一步中绘制的矩形,使用“空心形状”工具,Revit将生成空心“面”。单击选择该面,继续使用“空心形状”工具,将创建空心体,按Esc键两次完成当前操作。Revit将利用空心形状剪切曲面。单击曲面,再次单击“形状图元”面板中的“透视”工具,取消曲面透视,结果如图10.1-32所示。保存该文件。
图10.1-31 绘制矩形
图10.1-32 最终效果
“形状图元”面板中还提供了“锁定轮廓”“融合”等体量表面编辑工具,请读者自行尝试该编辑功能。除体量曲面外,其他形式的曲面均支持类似的操作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点图元”是概念体量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定位图元。确定了点在空间的位置,通过连接空间点生成曲线,再利用曲线通过放样等方式生成各种曲面、实体,这是Revit中概念体量设计的基本工作步骤。
Revit中点图元分为自由点、驱动点和基于主体的点。自由点是放置在工作平面上的参照点,自由点被选中后会显示三维控件,它可以移动到三维工作空间内的任何位置,并始终保持对其所属平面的参照关系。当使用自由点生成线、曲线或样条曲线时,通常会自动创建驱动点。基于主体的点是平面的参照关系。当使用自由点生成线、曲线或样条曲线时,通常会自动创建驱动点。基于主体的点是放置在现有样条曲线、线、边或表面上的参照点。它们比驱动点小,每一个点都提供自己的工作平面,用以添加垂直于其主体的几何图形。基于主体的点随主体的变更而移动,并且可以沿主体图元移动。每个基于曲线上主体的点,都可以通过调整“属性”面板中的“规格化曲线参数”精确设置该点位于曲线长度上的百分比,用于精确指定点在曲线上的位置。
在样条曲线上创建基于主体的点后,选择该点,勾选选项栏中的“生成驱动点”选项,可以将基于主体的点修改为驱动点,通过修改该点进一步修改样条曲线的样式。
在概念体量设计阶段不必过多考虑精确的尺寸关系。更多的是通过拖拽、移动等自由编辑功能修改概念体量的形式,待形式满足设计要求后,再编辑深化、确定精确的体量形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