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职能:国内研究进展

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职能:国内研究进展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对于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研究尚不够系统,缺乏统一的理论体系。

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职能: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对于国家中心城市的研究从研究目的上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国家中心城市如何建设成为世界城市,其研究重心为世界城市;另一个层面是区域中心城市如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其研究重心为国家中心城市。

1.3.2.1 国内对于世界城市的研究

国内对于世界城市的研究分为两个方面——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世界城市理论的介绍和引进;实证研究主要是建立世界城市评价体系,主要试图为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建设世界城市找出路径和方法。

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是蔡来兴和顾朝林。蔡来兴在其专著《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崛起》中,从基本内涵、形成条件、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较系统地探讨了“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另外,他指出,“国际性城市”是伴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而产生。顾朝林等著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论述了中国城市体系与世界城市体系的关系,并探讨了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中国城市体系的发展思路。

对于世界城市的实证研究可以分为三类。第一,以单类指标作为评判标准。如刘玉芳(2008)将国际化程度作为世界城市的唯一评价标准,通过人口、航空运力和国际组织等相关数据,将北京与纽约、东京等世界城市进行比较。第二,综合多项指标建立评价体系,但不够全面。齐心(2011)从总体实力、网络地位和支撑条件三个较综合性指标来分析评价北京与纽约、东京、伦敦的差距。第三,建立涵盖城市多功能的综合指标体系。屠启宇(2009)从城市规模、控制力、沟通力、效率创新、活力、公平、宜居和可持续九个层面来构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指标体系[15]。段霞(2011)以功能、规模、基础、禀赋和品质5个综合性指标来对31个全球城市进行评价,为国内城市建设世界城市或提升国际水平提供国际比较依据、测评指标和理论参考[16]。唐子来(2015)结合全球多个世界城市评价体系,提出新的综合评价体系,包含6个发展维度(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环境和体制)和2个支撑维度(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17]

国内对世界城市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阐述了世界城市的内涵和特征,也分析了国家中心城市与世界城市的差距,为建设世界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指明了道路,即强调世界城市是一个综合性的城市,在城市规模、城市控制力、城市交往能力、城市竞争力、城市宜居性等各方面都优于其他城市。

1.3.2.2 国内对于国家中心城市的研究

国内关于国家中心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功能、评判标准、职能的研究等方面。(www.daowen.com)

周阳(2012)认为,国家中心城市具有四大核心功能——控制管理、协调辐射、城市服务和信息枢纽,据此,他采用层次分析法对12个城市进行了10类要素共40项指标的综合评价,以广州为参照,得出了12个城市的国家中心城市指数得分[18]。陈来卿(2009)认为,国家中心城市具有集聚、辐射、携领和综合服务四项功能,以此建立了国家中心城市评价体系,并对广州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分析[19]。李林(2012)等认为,国家中心城市的评判标准有5个:区域性经济中心、区域性服务中心、总部汇集地、创新中心、宜居城市,以此标准来对国家20个主要城市进行评价,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和重庆评价结果最高,被“认定”为国家中心城市[20]。朱小丹(2009)认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实力体现在综合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能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7个方面[21]。王国恩(2009)基于广州的经济辐射范围,从全球、国家、区域三个层面研究了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职能体系[22]

国内目前对于国家中心城市的研究视角相对局限,仅从国家层面来考虑国家中心城市,忽略了全球层面的考虑。多将国家中心城市看做我国城市发展的终极状态,而不是世界城市,对于国家中心城市的相关判断具有局限性。

1.3.2.3 国内对于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研究

目前,对于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战略研究上。按研究方法来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研究,通过对国家中心城市的内涵理解和相关理论研究,来主观确定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另一类是实证研究,通过主要经济数据来比较分析武汉与国家中心城市的差距,通过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等原则,来描绘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

具有代表性的理论研究有:路洪卫(2012)从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义出发,认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突破口有三个:一是创新,二是城市转型——“两业并举”,三是区域联动[23]。赵凌云(2011)基于对国家中心城市的内涵理解,认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在于提升城市服务和辐射能力,并提出制造业升级、市场要素转移、金融中心建设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四大策略[24]。辜小勇(2012)基于武汉的发展现状,通过SWOT分析,得出“五大优势、四大机遇,三项劣势、一个威胁”,认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一个“长期过程”[25]

具有代表性的实证研究有:李春香(2011)从GDP、产业结构、科教实力、基础设施、国际影响力5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武汉与5个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实力对比,并提出提升环境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和建设金融中心的发展思路[26]。周阳(2012)从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出发,选取国内12个特大城市,来比较分析其“控制管理功能”“协调辐射功能”“城市服务功能”和“信息枢纽功能”,最后得出武汉在特大城市中的位置排名[18]

目前,对于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研究尚不够系统,缺乏统一的理论体系。理论基础多来自于借鉴,结论比较主观,对于国家中心城市的内涵缺乏统一的认识,在对武汉的研究上也缺乏客观性。实证研究中,对于要素的选择过于主观,没有系统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