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武汉国外研究进展及核心职能研究

武汉国外研究进展及核心职能研究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外并没有“国家中心城市”这一说法,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世界城市的认定标准及其评价体系方面,但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国家中心城市必将走向世界城市之列,故而世界城市的认定标准和评价体系对于研究国家中心城市的特征和未来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012年后,GaWC将世界城市网络研究逐步延伸到人口、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人文活动等领域[10]。

武汉国外研究进展及核心职能研究

国外并没有“国家中心城市”这一说法,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世界城市(全球城市)的认定标准及其评价体系方面,但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国家中心城市必将走向世界城市之列,故而世界城市的认定标准和评价体系对于研究国家中心城市的特征和未来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世界城市的认定标准

(1)以政治交通、服务业作为判定标准。

1966年,彼德·霍尔在提出“世界城市”的概念时,认为,世界城市的判定标准包括:国家的政治中心,发达的新闻出版业和无线电、电视网络,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良好的娱乐服务业,较大规模的人口和富裕阶层等[3]

(2)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职能分布作为评价标准。

1986年,弗里德曼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劳动再分工出发,分析了世界城市形成的内在动力机制,总结出世界城市的七项特征:主要的金融中心、商业服务中心、国际组织所在地、跨国公司总部基地、主要交通枢纽、重要的制造业中心、较大的人口规模[4]

(3)以现代服务业作为主要评价标准。

1991年,美国经济学家萨森提出全球城市是“全球性服务中心”,能够为全球提供高度专业化的金融服务的大城市[5]。1999年,由英国的毕沃斯托克等人成立的“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小组”(GaWC)认为,现代服务业是后工业时代的产物,世界城市已经步入后工业时代,现代服务业成为其支柱产业,选取会计广告、金融和法律4个代表性指标来判定世界城市[6]

(4)包含经济、社会人文等要素的综合评价标准。

1991年,伦敦规划咨询委员会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了一套包含经济、社会、人文等要素的综合性指标,认为单一功能见长的国际大城市不能作为世界城市体系中的核心城市。其对于世界城市的判定标准具体包括基础设施、财富创造能力、就业和收入、生活品质[7]。首次将目光投入到社会、文化环境领域。对于世界城市的评价标准,由单要素向综合要素转变,世界城市在创造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应该具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氛围,适合人类的居住。

(5)以现代服务网络联系度作为主要判定标准。

1996年,卡斯特尔认为,现代社会是由资本、信息、技术、组织互动等各种流组成的网络,他认为,城市是“网络的节点和枢纽”,城市的功能和地位由网络所决定。世界城市不是一个地点的概念,而是一种联系过程,是“在全球网络中作为一种高级服务生产和消费连接过程的中心”[8]

1999年,英国的“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小组”(GaWC)认为,世界城市是服务业企业重要的聚集地和市场,并运用跨国服务业企业的布局和内部联系来研究世界城市网络,选取会计、广告、金融、保险、法律和管理咨询这6个代表性指标来测度城市网络关系,进而判定世界城市[9],并将世界城市分为3个级别及数个副级别,由高到低顺序为:Alpha级(下设四个副级别:Alpha++、Alpha+、Alpha和Alpha-),Beta级(下设三个副级别:Beta+、Beta和Beta-),Gamma级(下设三个副级别:Gamma+、Gamma和Gamma-),另外还有“高度自足”和“自足”两个级别,意即此等城市能够提供程度足够的服务,不需明显地依赖其他全球城市。

2012年后,GaWC将世界城市网络研究逐步延伸到人口、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人文活动等领域[10]

从世界城市的研究历程来看(表1-1),世界城市的判定标准从单一走向多元化,从静态属性走向动态网络属性。目前,现代服务网络是判断世界城市的主流指标,但是此判定标准过于重视经济影响力,而忽略了人文、宜居和绿色建设等方面。虽然现代服务业拥有极高的附加值和产业控制力,代表产业的最高阶段,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可以表明城市产业高度,但不能代表城市其他各方面都领先。世界城市应该是综合性的高等级城市,在经济、创新、社会、人文、生活等方面都要求达到一定的高度。

表1-1 世界城市判定标准历程

2.世界城市的评价体系

目前,国际上对世界城市的评价体系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跨国公司的总部集聚度、网络关联度等为依据的单维度评价体系;另一类是以城市竞争力、全球实力、机遇指数等为代表的多维度评价体系。

(1)GaWC世界城市网络指数(world city network)。

GaWC(表1-2)先后采用商业连接网络、连锁网络、移民网络、基础设施网络、科技关系网络、创新传播网络、活动网络来分析所在城市的网络关联度[10],并将世界城市进行分类。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出现。

表1-2 世界城市网络指数评价体系

(2)世界城市竞争力指数(global city competitiveness index)。

英国智库“经济学人情报中心”每年发布世界城市竞争力指数,该评价体系包含8个领域和31个指标(表1-3)。依据权重指数,各个领域的重要度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面为经济实力,占据30%的权重;第二层面为人力资本和制度效率,各占15%的权重;第三层面为金融成熟度、物质资本、全球感召力,各占10%的权重;第四层面为社会和文化特色、环境和自然灾害,各占5%的权重[11]

表1-3 世界城市竞争力指数评价体系

续表

(www.daowen.com)

(3)世界城市实力指数(global power city index)。

从2008年开始,日本森纪念基金会每年发布世界城市实力指数,评价40个主要城市的全球实力(表1-4)。该评价体系分为两个部分,包括基于功能的客观评价和基于角色的主观评价。基于功能的客观评价包含经济、研发、文化交流、宜居性、环境、可达性6个领域和70个相关指标;基于角色的主观评价包含5种角色(管理者、研究者、艺术家、旅游者、当地居民)及其在相关功能领域的主观评价[12]

表1-4 世界城市实力指数评价体系

续表

续表

(4)世界城市指数(global cities index)。

从2008年开始,美国智库AT Kearney每隔两年发布世界城市指数,包含5个领域的26个指标。整个评价分成两个维度——现实表现和未来潜力。依据权重指数,现实表现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商务活动和人力资本,各占30%的权重;第二层面为信息交流和文化体验,各占15%的权重;第三层面为政治参与,占10%的权重。未来潜力分为四个层面:幸福指数、经济、创新和管理,各占25%的权重[13]。见表1-5。

表1-5 世界城市指数评价体系

续表

(5)机遇城市指数(cities of opportunity index)。

从2007年开始,普华永道(PwC)对于在金融、商务和文化方面具有影响力的30个主要城市,采取客观和主观相结合的方式,对其城市发展机遇(cities of opportunity)进行评价,见表1-6。机遇城市评价体系包括10个领域和55个变量。10个领域包括智力资本和创新、技术成熟度、门户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健康和安全、可持续发展和自然环境、文化和居民生活、经济影响力、易商环境、成本,每个领域设置4~9个不等的变量[14]

表1-6 机遇城市指数评价体系

续表

续表

通过对比分析各评价体系发现,世界城市的评价体系大多是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基本上都在关注经济、创新、吸引力、环境、文化、宜居这六个领域,见表1-7。从这些评价指标中可以看出,世界城市是一个在各方面都领先的综合性城市,而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中心、集聚中心、创新中心,必须在环境、文化、宜居等方面也领先于其他城市。

表1-7 世界城市评价体系指标分布情况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