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宇
1979年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宣告成立,自那时开始,丁则民教授积极参与和支持研究会的各项事务,尽心竭力,为学会的成长壮大做出了突出贡献。2019年是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成立40周年,也是丁则民教授百岁诞辰,借此机会,草就一文,主要依据学会刊物刊载的有关信息,概述丁则民教授对美国史研究会工作的诸多贡献,以此为先生百岁生日献一薄礼。
1979年无疑是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改革开放大幕开启,中美建交,中国的美国史研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在此背景下,中国美国史研究会这个全国性学术团体应运而生。丁则民教授积极参与了研究会的筹备工作。1979年4月21日至26日,他参加了在武汉大学召开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筹备会议。“会议由刘绪贻、杨生茂、丁则民、王明中、黄瑞章轮流主持,并成立了由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师范大学[1]、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代表组成的七人筹备小组,负责成立大会的筹备工作。”[2]会议闭幕后,丁则民教授热情支持研究会的各项筹备工作。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于11月29日正式成立,经无记名投票,丁则民教授入选由13人组成的理事会,并在12月6日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副理事长。
编写六卷本的美国通史,是美国史研究会创立之后确定的一项重要工作。“美国通史编写计划”规定:“编写一部约150万字的六卷本《美国通史》,读者对象主要是高等学校美国史专业学生和专业工作人员以及社会上的业余爱好者。编写原则应该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又要反对左倾教条主义,还要摆脱苏联和西方史学传统观点的束缚,取其精华而弃其糟粕;要认真掌握材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较新颖观点;要全面论述美国历史,不能只写成简单而片面的美国政治史、经济史或外交史;要做到观点明确,文字流畅,全书人名、地名、专门名词统一。”[3]
美国通史计划由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等六个单位分别承担其中的一卷,其中,丁则民教授所在的吉林师范大学负责内战至十九世纪末的第三卷。美国通史丛书设两个主编,分别是杨生茂教授和刘绪贻教授。丁则民教授与杨、刘一样,都是第一代美国史学者中的佼佼者,但他并没有因为未能忝列主编而不快。美国史研究会第二任理事长、南开大学张友伦教授在美国史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的访谈中谈及自己当时的感受:“当时从我来讲感到很遗憾,如果增加一个主编,丁则民先生应该进去,但定了是两个主编,也就不能再挤进去一个,大概出版社也不会同意。另外就我们研究会当时的情况来讲,杨先生、刘先生、丁先生他们是一代人,而且都是水平很高的,如果丁先生能参加编委会当主编的话,我想对整个书的编写和出版都是有好处的。但是因为当时名额的限制,丁先生就没有成为主编,当时丁先生非常有风度,对我们应该有很大的教育。丁先生只是第三分册的主编,但丁先生从来没有表示过他不高兴,他还是很认真地把这个事情给完成了……我觉得正是因为有这种精神,所以我们研究会始终是团结一致的。”[4]
接受研究会的任务后,丁则民教授随即开始了通史编撰工作。根据《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第二期的报道,“该研究室承担了六院校合编《美国通史》第三卷的编写任务,最近它除将该卷包括的历史(从内战前夕到十九世纪末)中所需要研究、讨论的题目拟出并印发给研究会会员外,正在做些资料准备工作。”[5]《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曾记载了丁则民教授在编撰过程中组织召开的两次会议。
“东北师大历史系美国史研究室于(1984年)二月十四日至十九日召开了《美国通史》第三卷编写工作讨论会。会议在东北师大举行,与会十三人,除研究室全体成员外,还邀请了承担编写工作的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徐玮副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汪仪同志参加会议。此外,还有一些研究生列席了会议。会议由东北师大历史系美国史研究室主任丁则民教授主持。他在会上传达了去年长沙会议和北大召开《美国通史》编写会议的精神和要求,介绍了目前各校编写《美国通史》的进展状况,并就第三卷编写工作总的指导思想、体例和前后衔接等问题做了说明。……与会同志就《美国通史》第三卷编写大纲细目(草稿)逐章逐节地进行了热烈而又充分的讨论。首先由负责编写的同志对所担任章节的编写设想、组织结构安排进行介绍,着重阐述自己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看法以及一些疑难问题,然后到会同志各抒己见,给以补充。经过六天的讨论,重新修订了《美国通史》第三卷的编写大纲,确定了各章的交稿时间。”[6]
“东北师大美国史研究室于(1985年)三月二十五日至三十日召开了《美国通史》第三卷试写稿讨论会。会议在东北师大举行,与会十二人,除承担编写工作的全体同志外,还特邀南开大学的冯承柏、北京师大的黄安年两位同志参加会议。会议集中讨论了美国内战、南部的重建、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垄断组织的形成等三章。与会同志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分别就编写体例、内容安排、前后承接、理论与观点、具体史实、文字等方面逐章逐节、逐字逐句地进行探讨与推敲。会议自始至终气氛活跃,尤其是对一些重大问题展开比较充分的争论,部分地达成了一致的看法,并提出很多有益的建议。……会议决定,对有关章节进行较大修改,以保证国家重点项目的质量。”[7]
再版后记中,参与该书编写的王旭教授写到:“主编丁则民教授……为该书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从编写人员的选定、全书的布局谋篇、观点体例和行文风格等都进行了认真的筹划和督导。各章的执笔者,无论对该章内容熟悉程度如何,都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再深入一步,发表了数篇很有分量的论文后,才动笔写就。在书稿的写作过程中,曾专门召开3次审稿会,还多次征求美国权威学者的意见。至于具体执笔人员展开的各种讨论,则已无法用次数衡量。”[8]
从上述记载中不难发现,丁则民教授是本着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尽职尽责完成研究会交予的任务,也体现了他不计私利、顾全大局的胸襟。1989年4月该书完稿,并于1990年6月正式出版,在美国通史丛书六卷本中,这是继刘绪贻教授主编的《战后美国史,1945—1986》(1989年6月出版)之后第二部面世的著作。这部精雕细磨、历时八年完成的著作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赞誉。
美国史研究会成立之时,资料匮乏是国内美国史学界面临的严重问题。各单位的资料交流共享无疑是化解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自然成为研究会着力推动的重要工作。丁则民教授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认真配合。1980年5月,“为了响应美国史研究会的号召,该研究室的同志已对本系资料室收藏美国史书籍、杂志做了初步普查编目,正准备对校图书馆这方面的藏书做一次普查,然后汇总编目印发给有关兄弟单位,以便互通有无。”[9]1985年5月,东北师大美国史研究室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发布启事:“东北师大历史系美国史研究室编印的《有关美国史藏书目录》现已寄送各有关美国史研究单位(研究组、室以上)、本研究会各位理事及一些有代表性的院校。因册数所限,不能发送所有会员,个别单位确有需要可来函,我室酌情考虑。该目录集中收集了1984年9月以前我室所存近千册书刊。这些书刊一般不外借,会员如有需用者请来我校查阅或复制。有关事宜可与我室叶伟同志联系。”[10]
为了积累美国史研究资料,帮助中青年会员提高翻译水平,美国史研究会决定编辑出版《美国史译丛》,由各有关单位轮流主编。丁则民教授是此项工作积极支持者,事实上,《美国史译丛》的第一期便是由东北师大美国史研究室编辑出版。根据王旭教授的回忆:“这是丁先生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首倡的一项工作。他身体力行,承担创刊号编辑工作,其内容有论文和著述,美国史研究动态,美国历史学家简介,关于重建资料介绍等。”当时还是本科生的王旭教授参与了首期《美国史译丛》的翻译工作,“与另一同学合作翻译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词条,译自《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借翻译的机会,我有了第一次与丁先生单独面谈的机会。”[11]
编辑出版会刊是美国史研究会的常规活动。2002年研究会网站创立之前,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会刊是研究会各成员单位和会员进行交流的唯一平台。自研究会成立伊始创刊,最初名为《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后更名为《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讯》,迄今仍在编辑印制,内部发行,从未间断过。在世界史领域诸多学会之中,美国史研究会的《通讯》很可能是唯一的一份自学会成立之后持续发行的内部刊物。作为一份内部刊物,《通讯》能够维系至今,秘书处的工作人员自然功不可没,更离不开会员们的积极支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事实上,稿源不足一直是《通讯》面临的老大难问题。翻阅历期通讯,不难发现,东北师大一直是各类信息的积极提供者,这自然是丁则民教授全力支持研究会工作的结果。丁则民教授不仅组织东北师大的师生提供本校学位论文、学术活动等方面的信息,而且积极介绍美国学术界的教学科研情况。为了帮助会员了解美国大学美国史课程设置情况,他组织东北师大历史系青年教师英语进修班成员翻译了《华盛顿大学公报,1978—1980年校务一览》中美洲史课程简介,包括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名称、主讲人、学分、开课时间、课程简介等内容。[12] 1984年访美归来后,丁则民教授亲笔为会刊撰写了《访问美国五所大学的见闻》,向会员详细介绍了几所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培养、科研乃至机构运作的情况。[13]
举办年会是美国史研究会的另一项常规活动。名曰年会,并不是每年举办,基本上是每两三年举办一次。迄今为止,美国史研究会已经举办了17届年会。研究会的年会是国内美国史界展示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研讨交流最重要的平台,即使在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十分活跃频繁的今天,仍然是中国美国史学界规模最大的盛会。除了学术研讨之外,部分年会还要进行换届工作。年会的组织工作十分复杂繁重,是件苦差事。厦门大学承接研究会秘书处工作之后,我曾经参与了几届年会的组织工作,对承办年会的艰辛有深切的感受。1996年,东北师范大学承办了美国史研究会第八届年会。虽然王旭教授当时已经担起大梁,梁茂信教授也留校任教,当时已年近八十的丁则民教授仍然全力参与年会的组织安排。他在给时任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黄安年教授的信中写到,“王旭已同你通了电话吧。1996年打算来长春召开美国史年会的事,我们自然愿意承担这一光荣任务,欢迎大家来长春聚会。只是在财力和人力都有较大的难度,唯有尽力设法筹措和争取有关同志的支持指导。”[14]在美国史研究会历届年会的筹备工作中,筹措经费是个头疼的问题。近年来资金不足的情况已不多见,即便如此,会议组织的繁复琐碎仍然需要承办者付出极大的辛劳和努力。第八届年会有多位外国学者参加,会议的组织工作自然更为复杂、难度更大。这次会议最终能够取得圆满成功,黄安年教授在回顾文章中表示,“中美城市化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八届年会1996长春会议能够顺利举行,为筹备召开1996年长春会议,从头到尾获得了丁先生和王旭教授等人的全力支持,没有他们一年多的努力,难以取得年会的圆满成功。”[15]
除了上述工作之外,丁则民教授还积极参与编写《美国史论文集》,并且为编写美国历史协会和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历史系合编《1945—1980年美国以外世界各国美国史研究指南》中国部分收集资料。
丁则民教授对美国史研究会的积极贡献得到了学界同仁的高度肯定。美国史研究会首任秘书长、武汉大学刘绪贻教授在纪念丁则民教授的文章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我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秘书长期间,他对我和研究会的工作的支持是诚挚无私的。凡是研究会倡导的活动……他都尽可能保质保量地带头完成任务,使新成立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能比较顺利地开展工作。”[16]美国史研究会第三任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黄安年教授认为,丁则民教授“不仅长期担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会副理事长和顾问,而且身体力行带头积极履行一个会员和理事的基本职责,是研究会的模范成员。”[17]
丁则民教授对研究会工作鼎力支持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他的弟子身上得以传承:2002年美国史研究会秘书处迁至厦门大学,其主要成员王旭(先后出任副理事长、秘书长、理事长)、胡锦山(副秘书长)和本人(先后出任副秘书长和秘书长、副理事长)均为丁门弟子;他的另一位弟子东北师大的梁茂信担任副理事长多年,积极承办研究会的重要活动,并于2016年出任理事长。此外,黄仁伟、黄兆群、戴超武、孙群郎和赵志辉等丁门弟子也曾先后出任研究会理事。
最后要强调说明的是,丁则民教授对研究会的贡献是中国美国史学界老一辈学者的缩影。积极支持研究会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是美国史研究会创始群体的共同特征,而且这种精神得到了继承发扬。美国史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之时多位前辈在访谈中都对此加以肯定。刘绪贻教授说:“我担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秘书长的那个时期,我感觉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从筹建美国史研究会开始,直到后来我任秘书长的整个时期,我们开创的几个单位非常团结。虽然当时秘书处是在我们武汉大学,但南开大学的杨生茂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的丁则民教授以及人民出版社的邓蜀生编审,这些同志非常支持武汉大学秘书处的工作。除了这些老一辈的先生以外,当时北京师范大学的黄安年教授,还有其他有关的一些单位,都非常支持我们武汉大学秘书处的工作。我就深深地感到这种团结的力量当时对我们美国史研究会的筹建工作以及后来成立以来各方面工作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是没有这些同志的互相团结、互相帮助,(没有)把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办好的愿望,就很难取得后来我们美国史研究会在(国内)各个国别史研究会中比较突出的地位。”[18]在曾担任研究会副理事长的北京大学齐文颖教授的印象中:“美国史研究会成立之后,大家都很积极。……领导班子非常团结。老一代的领导,就是我们老师一辈,像杨生茂老师、丁则民老师、刘绪贻老师、黄绍湘老师等等都很积极。”[19]张友伦教授表示,“研究会确实是靠大家无私的奉献和共同的努力才一步步走过来。”[20]曾担任研究会副理事长和法人代表的黄柯可研究员认为,“30年来,学会几代人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忘我的敬业精神,持之以恒的踏实作风建设着美国史研究会。我认为,这是我会拥有的一大笔精神财富。”[21]诚如美国史研究会第四任理事长、复旦大学李剑鸣教授所言,“对于一个学术团体来说,如同一个国家一样,其创建史往往具有经典性;前辈们筚路蓝缕的事迹,很自然地成为激励后进、定向未来的重要资源。”[22]丁则民教授等美国史前辈树立的热爱学会、无私奉献的传统必将成为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长盛不衰的持久动力。
【注释】
[1]1958年东北师范大学被下放到吉林省教育厅管辖,改称“吉林师范大学”。1980年回归教育部管辖后恢复“东北师范大学”名称,“吉林师范大学”校名停止使用。
[2]刘绪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诞生记”,《美国史研究通讯》,2003年第2期,第35页。(www.daowen.com)
[3]“美国通史编写计划”,《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第一期,第4-6页。
[4]“张友伦教授访谈录”,《美国史研究通讯》,2009年第1期,第20页。
[5]“吉林师范大学历史系美国史研究室工作情况简介”,《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第二期,1980年5月12日,第5页。
[6]郭奕宣:“东北师大历史系美国史研究室召开《美国通史》第三卷编写工作讨论会”,《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第二十三期,1984年3月,第2页。
[7]王旭:“东北师大美国史研究室召开《美国通史》第三卷试写稿讨论会”,《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第二十八期,1985年5月,第6页。
[8]丁则民主编:《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452页。
[9]“吉林师范大学历史系美国史研究室工作情况简介”,《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第二期,1980年5月12日,第5页。
[10]“东北师大美国史研究室启事”,《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第二十八期,1985年5月,第29页。
[11]王旭:《名师指点,终身受益——怀念业师丁则民教授》,《美国史研究通讯》2011年第2期,第1页。
[12]“美国华盛顿大学课程设置一览(美洲史部分)”,《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第七期,1981年4月,第4-12页。
[13]丁则民:《访问美国五所大学的见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第27期,1985年3月。
[14]转引自黄安年:“丁则民先生和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我所认识的中国美国史学家之二)”,黄安年的博客,2017年3月22日发布。
[15]黄安年:“丁则民先生和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我所认识的中国美国史学家之二)”。
[16]刘绪贻:《深切怀念丁则民教授》,《美国史研究通讯》,2001年第1期,第10-11页。
[17]黄安年:“丁则民先生和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我所认识的中国美国史学家之二)”。
[18]“刘绪贻教授访谈录”,《美国史研究通讯》,2009年第1期,第4页。
[19]“齐文颖教授访谈录”,《美国史研究通讯》,2009年第1期,第15页。
[20]“张友伦教授访谈录”,第18页。
[21]黄柯可:“一个老会员的心里话——纪念美国史研究会成立30周年”,《美国史研究通讯》,2009年第1期,第30页。
[22]李剑鸣:“美国史研究的新起点——写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成立30周年之际”,《美国史研究通讯》,2009年第1期,第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