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美国移民潮:老移民和新移民的情况

美国移民潮:老移民和新移民的情况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在1880年以后,“老移民”的数目大为减少,而来自东欧和东南欧各国的“新移民”却日益增加,到二十世纪头十年间更增加到来美移民总数的72%。现在集中分析几个重点问题:(一)“老移民”来美的情况以及日趋减少的原因。(二)“新移民”的来源及其特点。

美国移民潮:老移民和新移民的情况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美利坚民族也是“一个由许多民族组合成的民族”(除印第安人外,所有美国人不是外来移民,便是外来移民的后代。因此,美国整个历史进程都受着连续不断的移民洪流极大的影响)。

与其他由移民及其后裔组成的国家(如加拿大、阿根廷和澳大利亚)相比,美国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它是世界上接受移民最多、民族成分最为复杂的国家,自从美国独立以来,世界各国和地区约有5000万人移往美国。美国的这些移民主要来自欧洲,但也有来自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从人种来看,大多数移民是白种人,但也有黑人(多属非自愿移民)、黄种人和混种人。就宗教信仰而言,这些移民主要是欧洲宗教改革后各种新教徒,但也有天主教犹太教东正教徒。第二,美国移民来源相当分散、庞杂,他们移民美国,可称得上“天下合聚,五方杂处”,这种现象在当今美国许多大城市仍是很明显的。从殖民地时期到十八世纪末,大批白人陆续从欧洲移往北美大陆。十七世纪从英格兰来到北美定居的,称为新英格兰人,同时还有来自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北欧人。这些早期移民即被称为WASP[3]的主体,他们及其后裔一直是美国文化的中坚力量,掌握美国政治经济的大权。在十七至十八世纪交替之际,苏格兰和德意志的移民大量涌入,他们也是美国主流社会的组成部分,还有大批黑人奴隶被从非洲贩运来北美大陆,充当南部种植园的劳动力。到十九世纪上半期,又有数以百万计的爱尔兰人和德意志人移居美国,其中大多数信仰天主教。前者大多数散居于沿海和内陆城市,从事修筑运河、铁路的劳动;后者多数前往密西西比河流域北部各州务农,也有不少移居密尔沃基和圣保罗等中西部城市。接着是五十年代加利福尼亚兴起的淘金热,招来了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大批移民,其中有不少华侨,后来他们在修建联合太平洋的铁路西段(即中央太平洋铁路)以及开发加州农业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们都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即1882年美国国会制定的禁止华工入境的排华法案。

内战前后,随着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涌入美国的移民数目出现了新的高潮,他们大部分来自西欧和北欧各国,被称为“老移民”,多数留在他们登陆的港口城市及其周围,充当企业工人或从事商业活动,也有去中西部各州从事农业劳动。

但在1880年以后,“老移民”的数目大为减少,而来自东欧和东南欧各国的“新移民”却日益增加,到二十世纪头十年间更增加到来美移民总数的72%。他们大都不能讲英语,信奉天主教和东正教,教育文化程度也较低,因而抵美后,多数去美国一些大城市本民族聚居区谋生,自成一个社区(如纽约的小意大利区、犹太人区等),与土生本国人和其他移民聚居区不大交往。后来,他们中一些人和第二代逐渐走出聚居区,投身一些基础工业,充当非熟练工人。大批“新移民”的入境引起了美国排外主义情绪的增长,美国反对移民入境的呼声也甚嚣尘上,结果是国会不顾三届总统的否决,终于在1917年通过了“文化测验”法案,这主要是针对“新移民”的,为减少外来移民入境并使吸收移民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国会又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通过了移民“限额法”,其目的在于通过立法来减少入境的移民。“限额法”实施后,来自欧洲的移民总数减少了,来自亚洲的移民(除菲律宾外)完全被禁止了,来自加拿大和拉美的移民达到空前的规模,因西半球移民不包括在“限额法”之内。

二战后,美国从当时国际斗争的需要出发,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对移民的限制,因而又出现了向美国移民的新高潮。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战时新娘法》和为“冷战”服务的《被迫流亡者法》和《难民救济法》等措施来放宽对外来移民的限制,接纳了“限额法”以外的大量移民。1946年至1947年,约有18万多外籍新娘及子女根据非限额法入境。在1945年至1965年期间,根据被迫流亡法和难民救济法入境的人数超过百万人,占这个时期全部移民1/5。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新移民法,即《移民与国籍法》。它废除了“限额制”中带有种族歧视的民族来源制,改为以国籍来决定全球移民的限额,但仍保持了对移民的选择性。新移民法的实施,拉美地区移民被纳入全球限额制,亚洲取代了欧洲成为移民的主要来源,来自第三世界的移民显著增加了。

现在集中分析几个重点问题:

(一)“老移民”来美的情况以及日趋减少的原因。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四五十年期间,美国的大部分移民来自西欧、北欧国家(英、德、爱和斯堪的那维亚国家和地区),这些移民在美国历史被称为“老移民”。他们之所以离乡背井,移居美国,主要原因是他们在本国生活无着落以及难以忍受的政治和宗教迫害,也由于当时“美国热”在欧洲盛极一时。那时,美国铁路公司和大企业为出售铁路沿线的大量土地和招募工厂所迫切需要的劳动力,纷纷在欧洲各国设立代理机构,一方面大肆渲染移民易于获得便宜的土地、经营田园的美妙景象,另一方面广泛宣扬美国的就业机会多、工资高的优越条件,以广招徕。有些公司老板为招募迫切需要的劳动力,甚至先垫付来美移民的旅费,日后由他们工资中扣还。同时,先去美国的“老移民”,也纷纷写信回国,夸耀美国的富庶,甚至把它描绘成“天国乐土”或“希望之乡”,这对他们故国的同胞和亲友自然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这些“老移民”来美的数量在1881年至1890年达到了高峰,约有350多万,以后就大为减少,1891年至1900年只有150多万。这些国家赴美移民大为减少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他们本国工业日益发展,因而对劳动力的需要激增;二是西欧国家,特别是英、德等国开始占领广大的海外殖民地,因而他们国内过剩人口也可向那些地方转移。

(二)“新移民”的来源及其特点。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来自东欧、东南欧各国移民日益增加,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1891-1900),他们汇成一股巨流,人数达到170多万,超过了这十年移入美国人数的一半,到1901-1910年期间,他们来美人数猛增到570多万人,占这十年间来美移民总数的72%,这些被称为“新移民”的人分属意大利、斯拉夫人和犹太人三个民族集团,主要来自欧洲三个国家: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俄罗斯(包括波罗的海国家)。

“新移民”具有不同于“老移民”的一些特点:1.在宗教信仰上,他们不是新教徒,而主要是罗马天主教和希腊东正教徒;2.他们操本国或本民族语言,不能讲英语;3.他们来自比“老移民”(爱尔兰人除外)贫穷得多的国家,原本生活都较贫困,教育文化程度也较低,文盲比率很大,但男性和青年所占的比率都超过“老移民”;4.他们来美后,大都在城市的本民族聚居区定居谋生。

“新移民”之所以离乡背井,移民美国,基本上同“老移民”一样,出于政治经济和宗教等方面的原因。但由于时代背景和地区情况的不同,他们离乡背井的原因也有某些特点:首先,宗教迫害仍是东欧各国人口外流的主因之一。到十九世纪后期,西欧各国对不同教派的宽容日增,因此宗教信仰问题已非他们移民出境的主因。但东欧几个国家却非如此,他们仍然歧视犹太人宗教,特别是在沙俄占领下的波兰,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因宗教信仰问题发生过对犹太人有组织的迫害,后来还发生了几次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结果造成犹太人大量离境。据统计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从东欧来美的犹太人移民在200万以上,其中大部分来自俄国,也有一部分来自奥匈帝国。其次,由于受到政治迫害而大量出境的是波兰人,他们在波兰被瓜分后受到异族的残酷统治,对俄、德占领当局提倡俄罗斯化和日耳曼化的奴役政策深恶痛绝,因而纷纷外迁。第三,由于原有农业秩序的破坏和严重歉收,东南欧各国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背井离乡,特别是意大利农民因生活困苦,走投无路而大批迁往美国。比如,在奥匈帝国,许多农民因丧失土地无以为生,而新建的工厂又很少,无法吸纳大量无地的农民和失业者,从而导致大量的马扎耳人和斯拉夫人离境外迁。

(三)“推和拉”作用的分析。美国大陆地广人稀,有待开发的广阔土地对外来移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内战后,随着美国工业化的普遍、迅速发展,美国工人工资比较高,超过了当时欧洲各国工人工资水平,这也对外国移民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当然,当时在欧洲盛极一时的“美国热”也起了吸引欧洲移民的作用。因此,在十九世纪后半期涌入美国的移民数量是曲线上升的,但也有较大的起伏,如书中《镀金时代》图表所示。这种起伏与美国和移民处境的国家双方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是美国经济繁荣吸引移民的“拉”,还是欧洲各国经济衰退导致移民外流的“推”起主要作用?对于这一问题,美国经济学界早先在二十年代的一种说法是:美国外来移民的高潮与低潮同美国商业周期有密切关系,而同移民离去的国家经济情况的关系较小,即美国外来移民的高潮与低潮是随美国经济繁荣或衰退为转移的。换言之,在移民涌入美国这个运动中,美国方面“拉”的力量起了主要作用,而欧洲各国方面的“推”的作用较小。

到五十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布林利·托马斯提出了一个较为复杂的设想。他认为当时存在一个互相依存的国家构成的“大西洋经济体”,而移民周期的变化是与欧美经济发展的节奏联系在一起的。他是从双方长期的经济发展与资本构成的变化来考察美国外来移民的起伏。他指出,当投资额在英国明显增长时,美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就缓慢了,以人力和资本为主体的西进运动也减弱了,可是资本一旦大量流入美国,那里经济活动就扩展了,移民洪流也很快随之而来。根据资本流向和资本构成变化的情况,他认为,1870年前,美国工业生产的高潮(以修铁路和外国投资增长为标志)是紧随着一次移民高潮而出现的,所以那是欧洲萧条的“推”比美国繁荣的“拉”对移民去美有更大影响,但在1870年以后,当美国经济发生结构变化时,即美国经济首次出现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时,外来移民的高潮是随着美国经济高潮而来的,这表明美国的“拉”居于主导地位。(www.daowen.com)

这种分析虽以“大西洋经济体”为名考察外来移民数量的起伏,但实际上是以研究英、美两国经济相互作用为依据的,所以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难以说明欧洲其他国家移民去美的原因及演变情况。

在美国经济对移民具有同样吸引力的条件下,各国移民外迁数量和速度是不一样的,是因不同国家和不同时间而异的,这种差异和悬殊主要是由移民各自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决定的。因此,这种大量人口的迁徙不单纯是由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决定的,而且也取决于移民离去国家社会经济情况的变化,后者比前者更能确切地说明该国移民外迁和数量的演变。所以应研究那时欧洲各国的历史。

参考书目

1.托马斯·索维尔,《美国种族简史》,沈宗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二部分 来自欧洲的美国人,第18-172页。

2.丁则民,《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人民出版社,1990 第5章 第1节(pp.146-158)。

3.L. Dinnerstein,D. Reimers Ethnic Americans: A History of Immigration 1988 Chapter 2. 3 (pp.15-16).

作业题:

查阅资料:查阅劳工招募广告

近年来国内有关美国移民史的论著(论文著作),10篇论文(作者,论文题,刊物,年代期数) 5本著作(著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代,出版地点)

论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5篇,九十年代以后5篇(选择期刊,《世界历史》《美国研究》,大学学报(南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