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客观原因
(1)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以及腐朽的生活方式对学生的侵蚀和影响不可低估。
(2)在社会转轨、经济转型时期,社会道德规范在某些方面不同程度地出现模糊、混乱和趋于多元化的现象,原有的社会规范、价值观、行为模式不断受到冲击,新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尚未完全形成,还不能对社会成员进行有效约束,使得一些人特别是极少数青年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迷失方向,致使其越轨行为在数量、规模和强度上都有增加。
(3)面对新形势、新情况,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大学生的法律、道德、思想教育工作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其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实效性不强。
2.主观原因
大学生违规、违纪,既有社会影响的客观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素养的主观因素。
(1)纪律观念薄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各项法律不断健全,各种规范逐步完善,全民法律意识得到增强,依据法律法规制定的高校校规也在不断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更应培养较强的法律和纪律意识,树立牢固的法治观念,成为全社会遵纪守法的楷模。但是,少数大学生不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放松或漠视法律、法规的学习,表现为法律意识淡薄,纪律观念薄弱,因此,一些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违法、违规、违纪行为。
(2)道德规范欠缺
在少数大学生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道德偏失、行为失准是与时代要求相悖逆的。在学生违纪行为中,50%以上是考试作弊,这凸现了大学生存在着“诚信危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公民的基本道德品格,是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及社会录用人才的道德“通行证”。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现状,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自身发展,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更关系到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www.daowen.com)
(3)责任意识淡漠
大学生应具备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责任意识的培养应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责任意识,只有走出现在自我的小圈圈,才能成就未来国家的大事业。学生违规、违纪的行为,从另一角度也透视着少数学生对社会、学校、家庭和他人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
(4)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
虚荣心理。大学生违规违纪行为的产生,究其心理成因,有些是源于虚荣心理。如有些学生在生活消费上相互攀比,追求虚荣,当经济条件满足不了自我消费欲望时,就有可能诱发盗窃、诈骗等侵财行为,轻则违法违纪,重则走上犯罪道路。
从众心理。一些大学生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规、违纪的,但看到周围有同学这样做,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就跟着仿效。
侥幸心理。有些大学生完全明白自己的违规、违纪行为的危害性和严重后果,但心存侥幸,认为学校和其他人不会发现,或者危害性和严重后果不会发生。
放纵心理。赌博、酗酒等不良行为对大学生的身心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其后果也是不言而喻的。有些学生明知如此,仍放纵自己,沾染上一些恶习并任其发展下去,最后发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
为什么很多高材生会出现犯罪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