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运动可增强身体素质、丰富校园生活。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详细的规章制度来保障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安全。严格遵守学校规定,根据自己身体状况进行体育运动是体育运动安全的前提。
1.常见的体育锻炼安全问题
运动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动过程中意外受伤。
(2)不熟悉运动规则带来运动伤害。
(3)身体状况不佳引起安全问题。
(4)违反学校安全规定和管理引起安全事故等。
2.运动注意事项
(1)运动前应通过身体活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大脑反应速度加快,增强关节的活动性和肌肉的柔韧性,防止肌肉和韧带损伤。
常做的准备活动一般有快走、慢跑及原地连续性徒手体操等全身性活动。这些活动能使四肢关节活动度加强,有助于一般性运动能力的提高。
在准备活动之后,最好再做一些与主项运动有关的模仿练习运动,这样可促使大脑皮质中枢兴奋性达到适宜水平,身体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提高运动效果。当然,准备活动的时间应该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而定,做完准备活动后也不宜休息时间过长而使准备活动失去作用,一般休息1~3分钟为宜。
(2)运动不要过急,剧烈运动会使肌肉超出负荷,容易受伤。
(3)运动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应逐步提高。
(4)运动中不宜吃喝,任何不超过两小时的运动,都不需要补充食物,只要在运动前一小时内适当补充能量就可以了。
(5)运动后不要马上停下来,要有一段时间缓冲,让身体慢慢适应之后,再做其他事情。因为运动后人的心脏和肌肉都处于紧张状态,马上做其他事情,心脏和肌肉没有充分调整好,会增加心脏和肌肉的负担,对人体有害。这时可以做一些缓和运动,例如慢慢散步回去,或再慢跑三五分钟,同时做一些放松活动,以避免运动伤害。如果运动后有明显的疲劳感,则表明运动量过大,应适当减量。
(6)一般认为,以下时间段比较适宜进行体育运动:晨起至早餐前、早餐后两小时至午餐前、午餐后两小时至晚餐前、晚餐后两小时至睡前。
(7)出现以下情况时不适合进行剧烈运动或强度过大的运动:休息不足,没有充足的睡眠和充沛的体力;有过度疲劳感;醉酒后;受到较大的精神刺激后;患感冒、痢疾或有其他疾病;使用药物后(神经镇静剂、降压剂、心脏病类药物等)。
(8)在过热或过冷的环境下进行运动,对锻炼年轻人的意志力与耐力会有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危险,因此,运动时应注意时间段的选择。夏季应选择相对凉快的时间段进行运动,冬季应在相对暖和的时间段参加运动。
3.运动创伤预防
运动中的创伤,特别是年轻人的意外受伤,大多数是因为肌肉或关节活动过度或活动不当造成的,而一些非常简单的方法可避免受伤。下面介绍在运动中出现的一些较为普遍的伤痛及避免的方法。(www.daowen.com)
(1)背部和颈部扭伤。可伸展颈部、背部和腰部的肌肉来避免背部受伤和头痛,用转动头部和肩部的方法来避免颈部扭伤。
(2)脚扭伤。轻柔地把脚向后拉10秒钟来伸展跟随,重复做10次。
(3)肌肉拉伤。注意加强易伤部位肌肉的力量和进行柔韧性练习。运动前热身,运动后做拉伸锻炼。
(4)膝盖疼痛。膝盖伸直时交替收缩和放松肱四头肌可增强膝盖的承受力。
(5)股骨疼痛。带有鞋垫及足弓保护的鞋子可避免肌肉过分不协调。尽可能在木地板或草地上运动,避免在公路或水泥地等硬地上运动。运动前做缓慢的热身运动,激烈运动后一定要做好放松与伸展运动。
(6)肩部疼痛。直立,肩部向后做划圈运动。也可一手抓住椅子,腰部弯曲,使背部和地面平行,另一手划圈25次来拉伸肩膀。
(7)应力性骨折。做完整的热身及放松运动,对全身皆有益。不要过量运动身体的某一部分,或向其施加过多的力。
(8)网球肘。反方向且轻微负重的弯曲可增强上臂的力量,捏橡皮球也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4.运动常见病症
运动时可能会受伤也可能引发疾病,引发疾病多数是因为身体内部存在问题,而自己不知道,或者没有注意,所以在运动中如果发现不适,千万要引起注意。
(1)运动时心率不增加。如果运动时心率不增加或者增加不明显,可能是心脏病的早期信号,所以,大学生在运动中要注意自己的脉搏次数。
(2)运动时头痛。运动时头痛,多数人会以为是自己没有休息好或得了感冒,但这也是心脏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如果在运动中出现头痛等症状,应尽早去医院进行检查。
(3)运动性腹痛。多发生在中长跑、竞走、自行车等项目中,导致腹痛的原因可能是空腹锻炼、饭后过早运动或运动前进食过多引起胃肠痉挛而致腹痛,或大运动量及准备活动不足,加上运动开始时速度太快,引起内脏器官机能紊乱,还可能是由于腹部的内科疾患。参加运动应避免上述情况,并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如果多次出现此类症状,应认真对待,及时到医院鉴别诊断,防止意外。
(4)运动型腹肌痉挛。易发生在夏季,多因运动时大量出汗,缺少水分和盐所致。发生腹痛时,应平卧休息,做腹式呼吸20~30次,同时轻轻按摩腹肌缓解疼痛。防止发生腹肌痉挛的关键,是在运动出汗过多时及时补充盐水。
(5)运动性晕厥。这是剧烈或长时间运动,使精神及身体器官过度紧张,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受到影响而引起的暂时性脑贫血。开始时可能感到头昏眼花,心悸气促,恶心想吐,出冷汗,继而会失去知觉,昏倒在地。身体素质不好也可能引起运动性昏厥。如果在运动中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继续慢慢地做放松活动及深呼吸运动。如情况严重,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隐患。
(6)运动性过敏休克。其表现是,进行一定量运动后,出现全身发热、发痒、皮肤充血,随着运动量加大,全身出现荨麻疹、喉咙障碍等一系列过敏休克综合征。这是由于人体组织中含有的组织胶颗粒,在运动量加大时过多地从细胞中脱离出来,进入血液及心血管、胃肠、肺气管道组织,与其相结合引起变态反应的结果。严重者可发生心搏骤停,是运动疾病中最危险的一种。有效的预防是在医生指导下,每次参加运动前服用脱敏药物。
(7)运动性血尿。一般是指健康人在剧烈运动后骤然出现血尿,可能是由于运动强度过大、运动量增加过快、身体机能下降引起的。一般运动后如不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和体征,仅感疲劳乏力,运动中止后,血尿会很快消失,不会造成不良后果;血尿明显者,可口服维生素C,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有助于血尿尽快消失。预防措施是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长时间没有活动后,不要突然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
(8)运动猝死。一般指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过后24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意外死亡。其特点是过程自发、意外,且进展迅速。人们在进行紧张激烈的运动时,需氧量急剧增加,容易导致心肌缺血,从而引起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甚至猝死。许多运动猝死的发生是由于先天的疾病,或平时没有发现的病痛在运动中突发而造成的。如先天性或隐性的心脏病患,一般须在发作时才能检测出来,而在平时很难发现。也可能由某些外部诱因造成,如饱食后激烈运动、激烈运动后立即洗热水澡等。
运动中要注意自己身体的反应,如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胸闷、气促、心慌、头痛、恶心等特别情况,应提高警惕。身体不适时,要立即停止运动;运动时不要逞强,每个人有个体差异,必须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后要做放松运动,并注意身体反应;激烈运动后最好不要马上吸烟或洗热水澡;一旦发现有人出现运动猝死的情况,应立即通知医务人员,并及时采取恰当的急救措施,如心脏复苏术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