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学生安全教育

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学生安全教育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20年2月7日,国家卫健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既往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6种,此次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的冠状病毒属于第7种。

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学生安全教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2月7日,国家卫健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英文名称为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

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1.病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既往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6种,此次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的冠状病毒属于第7种。

2.传播途径

3.典型症状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一半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数日内即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实验室检查: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出现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症状

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4.防控措施

(1)马上隔离。轻症居家隔离或医院隔离。

(2)启动标准预防措施。

(3)空气传播预防措施。

(4)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勤洗手,出门戴口罩

(5)房间通风换气。

(6)清洁、消毒: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液、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5.在家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www.daowen.com)

(1)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早睡早起、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4)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5)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则需佩戴口罩。

(6)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7)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8)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6.特殊注意事项

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潜伏期具有传染性,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如有确诊或疑似患者接触病史,即使暂时没有发热等症状,也需要主动隔离。

解除隔离需要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连续2次(至少间隔1天)病原体检测阴性。

7.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

(1)新型冠状病毒以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应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2)打喷嚏或者咳嗽时不要用手直接遮挡。

(3)正确、及时洗手。

(4)提高免疫力,尽量少去人多且封闭的场所。

(5)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最重要手段。

8.不同类型口罩的特点

表 不同类型口罩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