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担任百度家庭教育吧吧主已有五年了,常想着为朋友们排忧解难,却鲜有佳作,总的来说颇为惭愧,实在是有负大家厚望。当初接手吧主的时候,每日所见最多的贴子,大体是来自各类教育中介机构的不实宣传广告,诸如无痛戒网瘾,巧立名目的专家中心,以及各种有影没影不着边的骗人伎俩。后来呢,在吧友的强烈反对和吧务组强有力整顿后,久违的家庭教育交流帖才一天天多了起来,正能量满满。
但最近半年,吧里那些恶毒咒骂自己授业老师甚至亲生父母的主题帖一篇接一篇,同情和赞同跟贴回复蜂拥而至,令人心凉不已。
作为父母,满心的付出感,我们的孩子,为何不领情呢?矛盾来自于哪里?仿佛有一团雾霾堆积在心头。
不久前,与近二十年未见的恩师,87岁高龄的张国清老先生重新联系上,一通电话,勾起对老师的怀恋,也让我隐隐有了几分清明的感悟。电话那头老师仍然是语重深长地说:志宏啊,你们那个时候是孩子呀,即使有什么错误,不管什么事情学校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到社会上,你想过没有,还会剩下几人不中枪呢?恐怕都成了社会、家庭的负担,监狱不知道要多建多少呢?再说天下有哪一个父母会把自己的孩子狠心推出家门呢?即使社会没有责任,但老师却不能没有良心呀!
大概,和这些孩子相比,我们的鸿沟不在于年龄,也不是他们得到的不够。因为,虽说我不是老师偏爱的学生,但至今一想起老师,我的心总是滚烫的。相对过去,现在的教育资源和条件好了太多,家庭教育的投入亦不吝成本,结果却渐渐失去在孩子心中的神圣感和权威性。我们的教育投入与产出之间失去了平衡。
连日来某市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小记者团”的动人事迹报告会。乍一看标题不以为然,慢慢又觉得耐人寻味。其实,差不多世界上各国都有小记者这一个形式或者组织,在中国它最初的由来大多数是这样的,因为许多学生对日常的命题作文兴趣不大,有些学生更视作文为一件苦差,引至作文的内容空泛,组织混乱,所强调的“听、说、读、写”中的说话表达及听觉训练在课堂中亦常常被忽略。记者的工作正好针对这三方面的训练,既要学习与人沟通及小心聆听的技巧,亦要把自己采访回来的资料重新组织写成稿件。因此,便有了小记者一族,并希望能够像欧美其他国家一样,打破以往课堂惯常的学习模式,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加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及聆听训练机会。然而,现在许多地方的小记者团,却成为了孩子们炫耀自己有多么聪明的舞台,成为一部分孩子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伸展平台。(www.daowen.com)
从“小记者团”选拔的方法和过程中不难发现,一锤定音式的选拔给孩子评出了三六九等,这样的教育结果对教育的危害性远大于其宣扬的正能量。那么问题来了,大家最关心的是类似这样的活动,到底要不要推广应用呢?换到美国又该会怎么做呢?
答案是肯定的,要!当然要,并且要丰富多彩。但假如“小记者”报告团产生在美国,首先一定是自愿的基础组合。然后可能是平时学习成绩好的与稍微差点的放在一组,加强合作,通过互助沟通取长补短,提升传、帮、带。更多的是无意识所谓的“好与坏”分别组合,在过程中会让两个组都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凡事无绝对,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优缺点,在“重在参与,比、学、赶、帮”的过程中,后进也可能因此后来居上成为先进,共同进步。
就美国而言,学校一定会鼓励学习差的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多交流,共同进歩。比如说:许多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都会主动承担责任,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小伙伴,而不是所谓的“物以类聚”远远地躲开。美国没有选拔式“小记者”,有的是以兴趣为导向自愿参加活动。小伙伴们可以组建任何服务于社会的活动,诸如去养老院当义务工作者,去加油站为班级募款洗车等等,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和热量。也可参加球队,文艺演出等活动都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期共同进步。绝不会去刻意地突出个人英雄,制造等级分层。
关心教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有教无类是现阶段美国的基本理念,是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十七年前率先提出的。旨在宣扬教育无分贵贱,不分国界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家庭,特别是学校和社会要因人而异,积极发扬孩子的优点,不轻易地丢下任何一个成长阶段的孩子,发展个体的教育。因为每一个人从生到死的发展经历都是独特的。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大器晚成;有的人虽经努力却生不逢时,有的人一帆风顺;有的人苦尽甘来,也有的人先甜后苦,更多的人是平平淡淡。家长要学着把心态摆正,让孩子做个平凡幸福的孩子。当我们自问,能给予孩子的我都不遗余力地给了吗?他要的潮牌,你买了;他说的iPad,也买了;他想劳逸结合,你说我也妥协到学习一小时,电脑两小时了;他说的私人空间,你说我都小心翼翼生怕触犯了他主张的个人隐私啊!我们的孩子,不妨让他不为赢在起跑线上,只为让他自己去发掘兴趣,去参与集体,去付出感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