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按《采访册》,岭在龙眼洞村东南,相去四里许,盖村以山名也。
——同治《番禺县志》卷四《舆地略二·山》
△筋竹,一名棘竹。叶下有钩刺,条末如芒针,自根横生枝条,展转如织,虽野火焚烧,只燎细枝嫩叶,入春丛生,转复牢密,土人恒树村外以为墙。
——同治《番禺县志》卷七《舆地略五·物产》
△龙峒,在县东北五十里,俗呼龙眼峒,一曰火罗岭,在白云之东,突起百余峰。第二峰有巨石,如豨首,下有三石,鼎足承之,可避风雨。余峰巉岩,奇峭不可名状。雨时,岩间有瀑布水,其景最佳,幽邃深险。巨岭四围,中多村居。明季栅此,大兵攻之,月余始拨。……(据《大清一统志》《番禺志》《张府志》参修)
——光绪《广州府志》卷十《舆地略二》
△顺治七年,大兵下广州,平南王尚可喜营于东郊。龙眼洞人甘相功(或云,乡人称甘相公,讹为“相公”),与前番禺令崔君(俗称崔三),率乡人力御之。至十八年九月初六日,大兵乘风纵火,攻破其村,村人死者万计,相功与崔君与焉。父老以二人捍御捐躯,立庙祀之,即以九月初六日为祭期。(《采访册》)
——宣统《番禺县续志》卷四十三《余事志一》
解读与考证
依旧志记载,番禺县东北五十里有山名龙峒,俗称龙眼峒,又叫火罗岭,其山岩奇峭,幽邃深险。龙眼洞村在山之西北,相隔四里多,因山得名。
清顺治七年(1650年),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率兵攻打广州,守城明军坚决抵抗,清军久攻不下,驻扎于广州城东郊。清兵缺粮,探得龙眼洞村粮食富足。清军派人到龙眼洞购粮,村中的大族樊氏“不应,且伤逻卒”(清《南海百咏续编》),并“闭寨门发火炮拒使者”(清《元功垂范》)。清末的县志记载,龙眼洞人甘相功和前明番禺县崔姓县令共同率领乡人抵抗清军。而清宣统元年龙眼洞《樊姓家谱·家谱备考》中记载,龙眼洞人将清兵误认为是四年前进犯过的花山贼又来,所以“集众拒之”。《家谱》此说或许是为家族抗清而做的辩解。而明朝遗老屈大均称,事先清军多次派人交涉;樊封说清军以高价买粮,龙眼洞不应,可作佐证。《元功垂范》是本吹捧尚可喜的书,虽有掩盖屠村罪行之嫌,但所写龙眼洞开炮以拒使者一说,也值得参考。
龙眼洞村拒不配合的态度激怒了尚可喜,于是,顺治七年(1650年)三月初一,尚可喜派总兵许以显带领人马进攻龙眼洞。龙眼洞以樊泰、甘达等人,联合各村民众,数次击败清兵。全村人人皆兵,附近村庄也赶来相助,战斗持续十多天。后来清兵用油喷洒村庄簕竹防卫林,乘风放火,将簕竹焚毁,才攻入村庄,大肆屠杀村民,村民纷纷投水、上吊。村民樊良佐之妻周氏及其他女眷数十人,为免遭污辱,投水而亡。甘相功和崔姓县令也不幸战死,乡民后来立庙祭祀他们。全村死者上万,仅有百人幸存,以至多年之后“村翁偶聚榕根坐,怕说庚寅血战年”。
关于清初龙眼洞抗清,清军屠村的记载,正史中记载不多,而其他史籍及龙眼洞村志记载甚多。康熙年间,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叛乱,被朝廷诛杀,成为叛逆,两王之前的事才被披露。因此当时龙眼洞村旧族谱没有详细记载,一百多年后,宣统元年重修族谱时才补记。
附录:
△旧谱载,吾洞惨遭两王入粤之时兵燹,之后鲜有违(遗)类。谱中未能沽详,或因禁令严申,或因雄儒凋谢。尝得父老传闻,谓当明清鼎革之交,洞旁四边深池,池外勒竹高墙,运濠外关巩固。至清顺治三年丙戌,即大明隆武三年事也。时花王山贼众千余,远西南北到救不及。至顺治七年庚寅,王师入粤,攻城不克。或告尚可喜曰:“若先破龙洞之粟,可应给半年兵食。”时三月初九,尚可喜栾师围洞,乡人悟(误)为花山贼又来,集众拒之。尚怒,卒攻南门,果破。可怜男女万余尽被屠戮,玉石俱焚,笔难述其像矣。洞中幸而免者仅百人而已。今计其前四代之人,恰如其数。呜呼,彼苍何期,使族人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曷其有极也。
——清宣统元年龙眼洞村《樊姓家谱·家谱备考》
△殷仲,为人颖悟,奇男,能保其身。当顺治七年王师破洞,虏公为役,年十二岁,美如玉,有一弁收作。螟蛉有一酷者,欲杀之以免互争,拔剑破,公即避之桌下。众惊救,桌已斩去一角,由是及回家。(www.daowen.com)
玉弟玉球,值王师入洞,投水尽节而亡,不愧出于孝廉于震之孙也。载入县志。
蜚举,县庠生。明殁,与叔父崇韬、程万、朝拱、国璋、日观及家人妇子俱缢,尽大节而死,所谓忠孝节义同出一门。载志。
——清宣统元年龙眼洞村《樊姓家谱·名贤记》
良佐之贤配周氏,顺治七年王师破洞,氏与其女媳数十口投水而亡,一门贞节。载入《番禺志》。
——清宣统元年龙眼洞村《樊姓家谱·烈女史》
△樊泰者,番禺龙眼峒人。庚寅三月敌大至,以峒人饶富,将借其资粮以攻广州。数遣使往说,峒人弗听,敌兵乃疾攻之。峒人故勇悍善斗,儿童十五、六以下皆可揭竿冒阵,父子兄弟相救护,无不一以当百。血战旬余,所杀伤敌以千计。会大雨,火药沾濡,炮石不能发,堡遂陷。短兵巷战,复杀伤(原缺下文)。
——清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录·杂流死义传》
△在郡东三十五里,聊冈叠嶂,中有巨村。由宋至明皆樊姓聚族而居,丁齿最繁,俗尚武健,亦番禺一大村落也。
刺竹惊风吼夜泉,炊烟万灶石城坚。
村翁偶聚榕根坐,怕说庚寅血战年。
明亡,土盗蜂起,樊氏筑垒自卫。沿村浚壕,密植刺竹,虽雀鼠亦不能入。复环筑石墉,启四门通樵汲,粮糗足而人武,故寇无敢犯之者。顺治庚寅,平王方营于东郊。敌将杜永和坚壁清野,以困我军。我军果乏粮,以厚值向樊乞糴,樊不应,且伤逻卒。平王大怒,曰:“吾以厚价和买,且不迫尔以降,亦云惠矣。今抗顽若此,不痛惩之,何以示威?”三月朔,命总兵许尔显攻之。村人苦斗,官军失利。复携炮四面轰击,而炮丸及竹林辄坠落,百计攻之不能克,会霪雨洽旬,军人多死。守备张文升日以膏油喷洒其竹林,乘风纵火,其村乃破,屠戮颇惨,辇其谷三日不能尽。今石垣之南门尚存。
——清樊封《南海百咏续编》卷一《名迹》
△(顺治七年)三月,攻龙眼峝,屠之。
两藩兵数万乏食,王与靖南分遣人于狮岭、慕德、鹿步、乌石诸乡和买,民多梗阻。鹿步下有龙眼峝五百余家,闭寨门发火砲拒使者。王谕总兵许尔显等曰:“吾本以德相怀,今若此,不可不杀,以示军威。尔等其用命。”时春雨泥泞,攻围十余日,守备张文升等先登,克而屠之。于是,诸乡闻风知惧,始出米应籴。随遣各司巡检抚慰其民。
——清《平南王元功垂范》卷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