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天河区旧志:土话解读,粤语亲属称谓与特色词汇

天河区旧志:土话解读,粤语亲属称谓与特色词汇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粤语称父曰“爹”、曰“爷”,又曰“爸”。凡称祖父母兄妹子女,各加一“亚”字。称婿多从其子,曰“姐夫”。凡物之小者亦曰“仔”。良家子曰“亚官仔”。若其俗字,则以稳坐为“”,音稳。人物之短者为“”,瘦者为“奀”,音茫。截木作垫曰“不”,敦上声。路一程为“一栈”,讹为一站。如此等类,不可胜数。今吴越中于父母兄嫂之称,亦加“阿”字。此外,天河地区还有一些土话。

天河区旧志:土话解读,粤语亲属称谓与特色词汇

△粤语称父曰“爹”、曰“爷”,又曰“爸”。称母曰“妈”、曰“奶”,乳母如之。凡称祖父母兄妹子女,各加一“亚”字。称婿多从其子,曰“姐夫”。谓子曰“崽”,又曰“仔”。凡物之小者亦曰“仔”。良家子曰“亚官仔”。奴仆曰“弟仔”。谓平人曰“獠”(念“佬”),岭北人曰“外江獠”。谓新妇曰“心抱”,妇父曰“舅姑公”,曰“大人公”“大人婆”。子初生者曰“大孙头”,子女末生者多名曰“孻赖”,平声,或曰“屘”(音满)。目视不正曰“乜斜”,“乜”音“咩”。以刀削物曰“”,音批,细切物曰“”,音速,削去物曰“”,音撇。游戏曰“则剧”。食饱曰“”,音救。谓多曰“够”,音遘。呼无尾曰“”,腿曰“”,音彼。以手搓物曰“挪”,音摊,以手按物曰“捺”,以拳加物曰“”,音钗,以手覆物曰“揞”,庵上声。般运曰“摙”,连上声。谓人愚曰“”,音委腿。怒目视人曰“”。谓田多少曰“几”,鲁郑切。谓云脚疏直曰“风路”,不知人之来历曰“不知风路”。疮肿起曰“”,兴去声。谓裸体曰“”,音赤历。若其俗字,则以稳坐为“”,音稳。人物之短者为“”,瘦者为“奀”,音茫。山之岩洞为“”,水之矶激为“泵”,音聘。蓄水之地为“氹”,图锦切。通求之道为“圳”,屯去声。水之曲折为“乪”,音瀼。路之险隘为“卡”,音汊。隐身忽出为“閄”,音闪。截木作垫曰“不”,敦上声。门上横木曰“闩”,音拴。物之脱者曰“甩”。随俗撰出,通邑皆然,即阖郡亦大略相同。(据“任志”修)

谨按,此文“郡志”所录。然方言俗字,大江南北亦同之,不独粤东为然。大抵音本有古字,因音略异,遂别撰字以实之。如“版”“本”音通,后讹“奏版”为奏本,“手版”为手本。路一程为“一栈”,讹为一站。宋元史俱随俗书之,迨今竟成故实。如此等类,不可胜数。爹、爷、爸、娘、奶之称,遍于宇内,其来亦久。“亚”本为“阿”,阿、子、汝,闻见之古《乐府》。今吴越中于父母兄嫂之称,亦加“阿”字。“崽”字自唐已然,本为“子”字,古音亦读“宰”,见《离骚》,后人不知即“子”字,因妄撰“崽”字及“仔”字。余多类此。

——同治《番禺县志》卷六《舆地略四·风俗》(www.daowen.com)

解读与考证

上文所引旧志,记载清同治年间粤语方言的读音。至今,大部分依然如此。如:小孩——仔,大人——佬,新妇——心抱,子女中最小的一个——赖,无尾者——掘,瘦者——奀等。此外,天河地区还有一些土话。如:岩更——旁边,廖——玩耍,去廖——去玩耍;凑——带,凑细路——带小孩;爱——要,孖——与,我孖你去看牛——我与你去看牛;出广州——到广州老城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