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俗好歌,凡有吉庆,必唱歌为乐。以不露题中一字,语多双关而中有挂折者为善,挂折者,挂一人名于中,字相连而意不相连者也。其歌也辞不必全雅,平仄不必全叶,以俚言土音衬贴之;唱一句或延半刻,曼节长声,自回自复,不肯一往而尽。辞必极丽,情必极至,使人喜悦悲酸,不能已已。尝有歌试,以第高下,高者受上赏,号为“歌伯”。其歌之长调者,名曰“摸鱼歌”。或妇人岁时聚会,则使瞽师唱之,如元人弹词曰某记某记,皆小说也。其事或有或无,大抵说孝义贞节为多。其短调蹋歌者,不用弦索,往往引物连类,委曲譬喻,如子夜竹枝体。天机所触,自然合韵。儿童所唱以嬉,则曰“山歌”,亦曰“歌仔”,似诗余,音调虽细碎,亦多妍丽之句。
——同治《番禺县志》卷六《舆地略四·风俗》
解读与考证
上述旧志,大意是广东人喜欢唱歌,也不甚求旋律,不追求雅致,但使人喜悦悲酸。其中,有妇人聚会时说孝义贞节的歌,有儿童嬉戏所唱的“山歌”,又叫“歌仔”。还曾经有歌吟的考试,等第高的受赏,被称为“歌伯”。
据查,天河区乡间风俗中唱歌的,有婚礼中的“题四句”、出嫁的“哭嫁”、守孝的“哭丧”,此风俗建国前盛行。
“题四句”:婚礼晚宴结束,送走客人后,一帮年轻人便聚集在新房子的客厅里举行“反新妇”的游戏(“反”的意思是“玩”)。“四句”,实际上是一种打油诗。年轻人轮番唱吟,如一人摇头晃脑唱吟:(www.daowen.com)
一条树仔开枝叉,有叶有枝又有花。
今晚良缘成佳偶,明年便要抱苏虾。
“苏虾”即小孩。新娘由于害羞,往往难于启齿。这时,大衿姐就要出来解围,代替新娘作答。讨价还价一番之后,才得通过。如此这般接连难为新娘以逗乐。
“哭嫁”:婚前,出嫁女子的姐妹友伴每晚在房内哭唱各自编制的歌调,诉说为人媳妇的苦楚及离开娘家的孤独,有的是痛惜生离,怨父母忍心把她出嫁;有的则骂媒婆花言巧语撮成婚事,割断父母儿女之情。以歌代言,以歌诉怨,随口而歌,慢节长声,唱一句延半刻。龙眼洞村曾有专门教唱哭嫁的妇女,20世纪60年代初,沙河镇的姑娘们哭嫁,捶床拍席。新娘上花轿时,则要当场痛哭。不哭,则认为对父母不孝,着急要出嫁。此风俗在元岗、棠下、东圃、沙河一带曾十分盛行,现在已经淡化了。
守孝的“哭丧”:以前,人去世了,尸体停放在前厅,亲属要披麻戴孝哭丧。妇女们在请来的哭丧老妇的带领下,集体哭丧,也是慢节长声,唱一句延半刻。流传最广的歌词是“哎——,有你在家唔忧煮呀,冇你在家挨番薯啰——”。此风俗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