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最重祭,缙绅之家多建祠堂,以壮丽相高。每千人之族,祠数十所。小姓单宗,族人不满百户者,亦有祠数所。置祭田、书田,岁祀外,余给支嗣膏火、应试卷金。清明、重九行墓祭礼,二分及冬至则庙祭。即僻境荒村亦有祖厅,昭祀岁时荐新。祭田谓之“烝尝”,亦谓“尝产”,余利俵散,谓“分烝尝”云。(据《广东新语》《任志》参修)
——同治《番禺县志》卷六《舆地略四·风俗》
解读与考证
旧志中关于祠堂的记载体现了番禺县人民对于祭祀礼仪的重视,无论大宗小族都建立祠堂,用来摆放祖宗灵位,祭奠先人。平时村里和族中有大事,都在祠堂开会议事。族中延师教读,也常在祠堂里设馆,开办私塾。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生日喜宴,也都在这里举行。祭祀仪式在清明和重阳在墓前举行,春分、秋分和冬至则在祠庙祭拜。为了保障祠堂的开支,还设有田产,即所谓的“祭田、书田”,其收入还分给各支嗣作为膏火钱,或给赶考弟子以经费支持。(www.daowen.com)
上述记载符合天河地区情况,以猎德村为例,新中国成立初,总人口为1786人,建有祠堂24间。其中,村中大姓的李姓有16间,人口较少的麦姓、钟姓、罗姓也有宗祠。即使只有十来户,几十人的钟姓,也有1间钟氏厅。一般从祠堂的规模和气派,便可看出该姓村民的贫富、人丁的多少,俗称“三进祠堂两进厅”。天河区各姓氏族谱,通常都有祠堂的记载。
村民把祠堂看作为宗族的根子,无祠堂的姓氏则是无根的人,不算是当地人,只能算是“外来暂住人口”,会受到社会的歧视。所以,就算艰难拼凑,也要建祠堂。据柯木塱村《涂氏族谱》记载,民国18年(1929年),柯木塱村涂氏始建祠堂,落成之日,即被外姓争夺土地。为了不受欺负,涂氏决定集体加入天主教会。入教后,得到法国教堂(广州石室)的支持和石室教友的帮助,才基本解决了被欺负的局面。此后,涂氏家族得以在此安居乐业。
至今,天河区村民仍重视祠堂。如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各村的经济飞跃发展,仍非常重视祠堂建设,都不忘重修祠堂。现在的祠堂,不仅是姓氏存在和发展的代表,而且是传承历史文化的建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