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隋太原王夫人墓记:资料解读与考证

隋太原王夫人墓记:资料解读与考证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隋故太原王夫人墓志铭夫人王氏,其先太原晋阳人也。夫人即公之第五女也。王夫人卒隋大业三年,春秋四十八,逆推生于陈天嘉三年。——宣统《番禺县续志》卷三十三《金石志一》解读与考证《隋故太原王夫人墓志铭》刻于隋大业三年,碑高一尺二寸,横八寸五分,现存广州市博物馆,成为镇馆石刻之一。墓志铭包括正文和铭两部分,正文记述了王夫人的家世和生平,铭文用四言韵文描绘了王夫人墓的环境并歌颂墓主。

隋太原王夫人墓记:资料解读与考证

△隋故太原王夫人墓志铭(并序 隶书 存)

夫人王氏,其先太原晋阳人也。曾祖岘公持节南海,遂家焉。祖潜夫,世承家训,忠孝立身。父元德,居州牧时,奉公克勤,才闻八座。夫人即公之第五女也。既笄之后,适于同邑陈氏。自结秦晋之好,无亏妇道之仪。事姑惟勤,事夫以敬,逾廿载而睦如也。夫人厚德,闾里喧传。□[山]天夺其寿,魂魄上升,体掩重泉,千秋饮恨。以大业三年五月二日□于南海扬仁坊之私第,春秋有八。育子一人,曰延裕,夙承慈训,□□令名,泣血哀号,行路伤悲,即以其月廿八日,窆于南海治扶胥□□□,恐陵谷变迁,刻兹贞石。

铭曰:屹然孤坟,南阜之墩。殒我慈母,苍天不仁。涧水夜流,松烟昼昏。□□涟洏,暮暮晨晨。

□□□(大业三)年五月廿八日记。

右《墓铭》,宣统三年六月,筑广九车路,于城东二十六里鹿步司属石牌乡山麓,掘地得之。石高一尺二寸,横八寸五分。凡十四行,字大四分。第一行标题低二格;第二行二十七字;第三行至第八行,行二十六字;第九行十三字;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凡四行为铭词,两句一行,每行离句中空,“墓”“晨”重文作“二”;第十四行“年”字上崩缺一角,当是“大业三年”。隶法谨严,共残损十三字。无撰书人姓名。《志》称曾祖岘、公父元德持节州牧,“阮通志”职官表未载。王夫人卒隋大业三年,春秋四十八,逆推生于陈天嘉三年。是时,晋阳地属高齐,故齐河清三年(即陈天嘉五年),尚与宇文周氏有晋阳之战。岘公为夫人曾祖,益当在天嘉以前。南北分疆,无缘持节岭南。惟《新唐书·世系表》:王氏分三系,琅邪、太原、京兆。此《志》明言“其先,太原晋阳人”,知流徙南朝已久,此特著其郡望耳。南海“潘志”有“扬仁坊”,与此《志》合。今太平门外扬仁里,当即其遗址。窆于南海治扶胥,“扶胥之口”,见唐韩愈《南海神庙碑》,今为波罗江,地属番禺,与石牌乡相距不远。其称“南海治”者,《隋书·地理志》:大业初,南海郡有南海县,无番禺也。此刻多别字:“海”作“”,按《集韵》:“海”或作“”,北齐董洪达造像铭:“诸佛智”可证;“”同“适”,《太平御览》引《春秋元苞经》:“随女有”,注:“出而从夫也”;四十作“”,东魏高湛《墓志》:三,北魏司马景和妻《墓志》:有三,皆有所本。岭南隋刻,祗有道光钦州出土之宁贙碑。而刘猛进、徐智竦二《志》,与此而三,均于邑境数年间骈连出土,甚奇。石为人购去,移置惠州丰湖上,亦足为湖山生色也。

——宣统《番禺县续志》卷三十三《金石志一》(www.daowen.com)

解读与考证

《隋故太原王夫人墓志铭》刻于隋大业三年(607年),碑高一尺二寸(40厘米),横八寸五分(28厘米),现存广州市博物馆,成为镇馆石刻之一。

墓志铭包括正文和铭两部分,正文记述了王夫人的家世和生平,铭文用四言韵文描绘了王夫人墓的环境并歌颂墓主。整体用隶书阴刻,书法严整。志文内容对研究广州城坊沿革和书法艺术很有价值。例如,志文称王夫人“以大业三年五月二日□于南海扬仁坊之私第”,清代修编的《南海县志·地图》绘有扬仁里,与志文相互参照,可证今天光复南路扬仁里的位置就是隋代南海扬仁坊之所在地。又如,墓志铭中“海”字写作“”,“四十”写作“”,“暮暮晨晨”写作“暮厶晨厶”等,都可以反映石刻书法的发展和演变。

该墓志铭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六月,因修筑广九铁路,在铁路所经过的石牌乡山冈被挖掘出来。根据宣统《番禺县续志》的记载和王亚芳《论广东碑刻的史料价值》一文,该碑随后被人购去,放置于惠州丰湖的丰湖书院,旋即被盗卖,流出国外。香港罗原觉先生购得后,几经辗转赠与广州市博物馆。此墓志碑石一经面世,关于其真假的争议颇多。1948年,史学家简又文撰文称其是伪作,而中山大学陈永正教授认为“其铭字虽不甚佳,一仍隋隶薄弱的缺点,但结体严整,且有异体字,可供文字学上的考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