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史诗、情诗:天河地区旧志资料选辑与解读

史诗、情诗:天河地区旧志资料选辑与解读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史诗△又珠江竹枝词:琶洲塔口月初低,雁翅城头又夕晖。被证之诗,可称史诗。上述第一首陈堂的诗描绘了傍晚时分一位女子送郎乘船到暹罗的情景。可以说这是一首情诗,也是一首史诗。天河地区称牡蛎为蚝,这种墙称蚝壳墙。2.情诗△彭孙遹广州竹枝词二首:……诗中提及的木棉树、珠江、芦苇、打鱼儿女、麻,均是天河地区常见的景物。诗中借景生情,说尽女子的无限相思。

史诗、情诗:天河地区旧志资料选辑与解读

1.史诗

△又珠江竹枝词:琶洲塔口月初低,雁翅城头又夕晖。日月西沉有时出,暹罗郎去几时归?

△王世正广州竹枝词六首:……佛桑花下小回廊,曲院深深牡蛎墙。红爇海沉银叶火,金笼倒挂试收香。

——同治《番禺县志》卷六《舆地略四》

解读与考证

以诗证史,为近代历史学界常用方法之一。被证之诗,可称史诗。上述第一首陈堂的诗描绘了傍晚时分一位女子送郎乘船到暹罗(今称泰国)的情景。可以说这是一首情诗,也是一首史诗。从诗中可以考证出其时的一些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雁翅城”即外城,所以“送郎”的地点应该在看得到琶洲塔的广州城外。天河地区从石牌到棠下、车陂、石溪沿江便具备这个环境。现今有一张20世纪50年代的旧照片,有一妇女抱子在猎德村码头合影,岸泊小船,背景珠江,可见琶洲塔。古时房屋低矮稀疏,这一带应该还可以隐约见到广州城墙。送郎的时间是清代同治年间之前。郎远去的地方是暹罗泰国。石牌、冼村、棠下、棠东、猎德、珠村、前进等沿江一带的村志和族谱记载,清代和民国期间,均有不少村民漂洋到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谋生。2005年《猎德村志》记载清代至民国初期,猎德村先后有近百人到泰国、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谋生。后来,除个别有点积蓄寄回来外,大部分人一生贫苦,老死外乡。2003年《棠下村志》记载,直至民国29年(1940年)该村仍有村民钟五九到暹罗谋生。这首诗印证了那段历史,并说明早在清同治年间,这一带村民漂洋谋生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

第二首王士正的诗虽是一首写景诗,但其中提及墙是用牡蛎砌成。天河地区称牡蛎为蚝,这种墙称蚝壳墙。天河地区靠近珠江,蚝(牡蛎)壳屋是当地民居的一大特色。建国前各村都保留有十多间,有的规模大至三间两廊。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抗水蚀、抗腐化,十分坚硬,可以抵御南方雨水较多的侵蚀。外表洁白,加上珠江蚝壳普遍,石灰难烧,直接用蚝壳作建筑材料,方便实用。而且墙体坚固,盗贼不易凿墙入屋。建国初期,棠下村仍有20间蚝壳屋。至2010年,天河区仍残留有数间古老蚝壳屋。其中有棠下村达善扶轮里、棠东村龙门大街6号、珠村西便街6号、前进村宦溪南边街忠和里,以棠东村的龙门旧家石楼蚝壳屋为最。该蚝壳围墙上还种有满身是刺的霸王花,用以防盗。霸王花开花时似“金龙倒挂”,这与诗吻合。上述王士正所写的竹枝词说明蚝壳墙和在墙上栽种霸王花在清同治年间以前已经盛行。

2.情诗

△彭孙遹广州竹枝词二首:……木棉花上鹧鸪啼,木棉花下牵郎衣。欲行不行不忍别,落红没尽郎马蹄。(www.daowen.com)

△杭世进珠江竹枝词六首:……论斛量珠买得无,鱼珠争(怎)及蚌珠粗。若将江作珠胎比,侬是江心一颗珠。

不见莼丝翠带长,绝无芦苇更风扬。生来只识相思树,着意江边种一行。

△何信祥番禺竹枝词二首:侬本珠江江畔生,今年烟景更凄清。扬帆棹去人千里,指点禺山正月明。

大家同唱采菱歌,藕断丝连可奈何。莫向柳阴河畔过,打鱼儿女更情多。

△吕坚三首:……银簪削麻麻叶青,簪纤麻直好生情。郎似麻皮妾似骨,郎恩不断妾身轻。

——同治《番禺县志》卷六《舆地略四·风俗》

解读与考证

上述情诗情景与天河地区相同。诗中提及的木棉树、珠江、芦苇、打鱼儿女、麻,均是天河地区常见的景物。诗中借景生情,说尽女子的无限相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