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天河区大和嶂:最高山,考证为南汉昭陵

天河区大和嶂:最高山,考证为南汉昭陵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博大山,一名大壶嶂,在县东北四十里。一名大壶嶂,在城东北与尧山相近,在番禺东。清末又称大芋嶂。今称大和嶂,位于天河区北部,海拔400.5米,为天河区最高的山,山脊南北分别为天河区渔沙坦村和萝岗区太和镇。1954年在东圃石马村发现南汉贵族墓葬,考证为昭陵。墓已被盗掘,出土文物较少。

天河区大和嶂:最高山,考证为南汉昭陵

△博大山,一名大壶嶂,在县东北四十里。下有铜鼎溪,今湮。其东有昭陵山,南汉陵寝在焉。山有卢循母檀氏墓,山下溪有神鼎,唐刘道锡刺广州,遣人系鼎出,鼎耳断,鼎没,执繂者耳尽痛。(据《阮通志》《任志》参修)

——同治《番禺县志》卷四《舆地略二》

△博大山在县东北四十里,下有铜鼎溪,今湮。其东有昭陵山,南汉陵寝在焉。一名大壶嶂,在城东北与尧山相近,在番禺东。山有卢循母檀氏墓,东南有卢堠循浮海与吴隐之战立烽堠处。山下溪有铜鼎,唐刘道锡刺广州,遣人系鼎引出,鼎耳断,鼎没,执繂者耳尽痛。(据吴澄《南海古迹记》《大清一统志》参修)

——光绪《广州府志》卷一〇《舆地略二》

△城东北……东为大芋嶂……(《采访册》)

——宣统《番禺县续志》卷二《舆地志二》

解读与考证

上述摘录提到的《阮通志》,即清道光二年(1822年)阮元主编刊刻的《广东通志》;《任志》即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任果主编刊刻的《番禺县志》,记载下限为清末宣统三年(1911年)。(www.daowen.com)

唐欧阳询的《艺文类聚》引用南朝宋沈怀远的《南越志》,称:“熙安县山下有神鼎,天清水澄则见鼎,刺史刘道锡常使系其耳而牵之,耳脱而鼎潜,既而执纼者,莫不疾耳,盖尉佗之鼎。”其中,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熙安县为南朝宋元嘉中析番禺县置,属南海郡,治所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南朝梁废,而其记载的神鼎出于熙安县山下,应当就是后来的博大山的大致方位。

元代以后,有关于博大山的记载渐多。元人吴莱《渊颖集》记载:“博大山,在番禺东,山有卢循母檀氏墓,东南有卢堠循浮海与吴隐之战立烽堠处,山下溪有神鼎,唐刘道锡刺广州,遣人系鼎耳出,鼎耳断,鼎没,执纼者耳尽痛。”

博大山,明清时期一名大壶嶂,位于广州府城东北部,在较早版本的地方志中如嘉靖《广东通志初稿》以及康熙《广东通志》、康熙《广州府志》等,并无“大壶嶂”别名的相关记载,别称最早出现在乾隆《番禺县志》上,该志称:“博大山,一名大壶嶂,在城东北与尧山相近,下有铜鼎溪,而吴澄《古迹记》云:博大山在番禺东,山有卢循母檀氏墓,东南有卢堠循浮海与吴隐之战立烽堠处,山下溪有神鼎,唐刘道锡刺广州,遣人系鼎,引岀鼎耳断,鼎没,执繂者耳尽痛。又旧志云:卢堠石在江滨,相传吴隐之与卢循战处,一名南箕台。”

博大山属于增城西部帽峰山至番禺县东北的山脉,土名为大腹岭,据清宣统元年龙眼洞村《樊姓家谱·山志》称:“大壶嶂,番禺志载,名大腹岭。自增城帽峰山绵亘数十里而来,至龙洞北方作保障,其山麓有石门古庙建于此焉。”而宣统《樊姓家谱·庙志》甚至将石门古庙追溯至唐朝贞观年间,称当时的博大山俗称又名乌云山、鬼王山:“宝峰堂,即石门古庙也。由乡北八里许,创自唐朝贞观年间,迄至大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戊午重修,碑记系本邑进士高为表撰文。但闻说当年乌云山,又名鬼王山也,有邪祟作患,神圣显灵,立庙镇之。”清末又称大芋嶂。

今称大和嶂,位于天河区北部,海拔400.5米,为天河区最高的山,山脊南北分别为天河区渔沙坦村和萝岗区太和镇。

博大山据记载有南汉中宗陵墓,《南汉书·中宗纪》称:“葬兴王府城东北四十里之博大山。谥曰文武光圣明孝皇帝,庙号中宗,陵曰‘昭陵’”。1954年在东圃(博大山东面,今黄陂果园场后面,属萝岗区)石马村发现南汉贵族墓葬,考证为昭陵。据《广东省文物志》记载,墓前有石马、石象。墓为劵顶砖室,有斜坡墓道,墓长11.64米,分主室、过道、前室三部。前室有分隔器物箱(8格),内有青釉瓷罐30多件、深灰陶罐400多件。墓砖“哥挚乾和十六年四口兴宁军口”等字样,正是中宗死时年份。墓已被盗掘,出土文物较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