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做个儒雅的中国人:行为端正与衣着得体

做个儒雅的中国人:行为端正与衣着得体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的外在表现,言语之外,就是衣食住行等行为。据我愚见,服饰至少应讲究以下几点:第一,端正衣冠。西安、北京等古都的宫城,都有一个门叫作“端履门”,实际上就是提示要上朝的官员,过了此门,就正式进入朝廷,国事无小事,必须要严肃庄重以待。所以,到此必须再次端正衣冠,使得仪表庄严,方可朝见皇帝,参与国务。孔子除了衣冠端正,还“尊其瞻视”,眼睛还要正视前方。

做个儒雅的中国人:行为端正与衣着得体

人的外在表现,言语之外,就是衣食住行等行为。我们就简单讲讲这几个方面。

(一)服饰之礼

服饰的功用有二:一是驱寒护暖;二是装扮身体。除此之外,我们古人对服饰还赋予了政治文化的意义。历史上,大多数新朝代鼎立政权的时候,都要“改正朔,易服色……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礼记·大传》),表示时代变了,要气象一新的意思。最典型的就是清军入关推行的“剃发令”与“补服”。其实,自古以来的“华夷之辨”,首先表现在服饰上。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论语·宪问》)说假如没有管仲“尊王攘夷”“一匡天下”,大概我们都要“披发”“左祍”了,就是被异族“野蛮化”了。很显然,他从服饰上区分野蛮与文明。中原之所以是文明的,乃是因为它是“衣冠士族”。衣冠,是中原文化或者文明的象征。但是有人不免要问,如今是现代文明,穿衣讲究个性之美,你喜欢什么款式、色彩,就穿什么,没有政治文化的意义了,还需要那么讲究吗?我想,穿衣的美学意义,就是文化意义,怎么能不讲究呢?当然,古人在闲居或者非正式场合时,穿衣当是随其所好的。所以,所谓的讲究,只是指比较正式的场合。据我愚见,服饰至少应讲究以下几点:

第一,端正衣冠。无论我们穿什么样子的衣服,总体上要显示自己的品味与个性。古人也一样,君子之服,无论是什么材料或者品牌,都是君子之德的标识。孔子是圣人,弟子说他的样子是“威而不猛”,那是个什么样子呢?“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论语·尧曰》)首先是衣冠端正,双眼正视,仪表庄重。这样,就显得威严而不可侵犯,但是却不是令人望而生畏或者不可接近,而是“即之也温”,靠近了又觉得慈祥温暖。这就是“威而不猛”。这样看,服饰之礼首先要正衣冠。冠就是帽子,它是人的尊严的第一象征,古人非常重视它。“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史记·儒林列传》)帽子再旧,一定戴在头顶上;鞋子再新,也只能穿在脚下。一个人的外表庄重与否,首先看帽子戴得正不正。影视剧里的那些个小痞子,歪戴帽,一看就不是正经人。为什么呢?衣冠不整,没有自尊自重的样子,人们也就感觉不到他有什么尊严。古人在出门前,都会对着镜子,端正衣冠,其实就是自尊尊人!西安、北京等古都的宫城,都有一个门叫作“端履门”,实际上就是提示要上朝的官员,过了此门,就正式进入朝廷,国事无小事,必须要严肃庄重以待。所以,到此必须再次端正衣冠,使得仪表庄严,方可朝见皇帝,参与国务。孔子除了衣冠端正,还“尊其瞻视”,眼睛还要正视前方。试想一下,一个人衣服穿得整整齐齐,可是一双眼睛贼溜溜乱转,目光游离不定,还能庄重吗?所以,正衣冠的文化意义,就是显示一种庄重之美!

第二,得体大方。《资治通鉴》卷七十三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说的是三国曹魏的魏明帝。“帝尝著帽,被缥绫半袖。阜问帝曰:‘此于礼何法服也?’帝默然不答。自是不法服不以见阜。”魏明帝不戴王冠,而且还穿了一件短袖衣服,露出胳膊,这不是帝王在正式场合应当穿的“法服”,不符合“礼”的规定和帝王的身份,所以显得十分刺眼。于是大臣杨阜就问他:“依照礼的规定,皇上您穿的是什么礼服?”魏明帝自知其穿衣不得体,只能默然不回答。

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年轻人,穿衣怪模怪样的,不是过长就是过短,甚至有的故意弄点破洞,似乎要维纳斯那种残缺美一样,这就不大得体了。在夏天的时候,我们常常看到有的人光着膀子满大街乱晃。《礼记》要求:“敛发毋髢,冠毋免,劳毋袒,暑毋褰裳。”古人不理发,所以男子也有发髻。礼仪上,天气再热,也不要头发散乱;帽子也不要随便脱下,更不可斜拉歪戴;劳作的时候不要袒露身体,天再热,也不可撩起衣裳,露出内衣或者身体。每在春秋天的时候,我们常常看到有人衣衫不整地在路上乱晃,或者不扣扣子,或者卷起袖子、衣服,甚至光着膀子,这些都是不合礼仪的,当然也都是不文雅的。所以,得体大方,首要就是要合乎礼仪,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以及其他条件。虽然我们是现代社会,没有什么服饰之礼了,款式上也都随其所好,但是,还是应该符合自己的身份或者社会角色。很多的公司都统一着装,其实也是想通过服饰,来展现公司的形象。

那么,什么是得体呢?《礼记·曲礼上》说:“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孤子当室,冠衣不纯采。……童子不衣裘裳。”作为人子,当父母健在的时候,不要穿纯素色彩的衣服和帽子。父母过世的人,则不穿色彩艳丽的衣帽。未成年人,不穿珍贵的服饰。可以看出,古人认为,只要体现儒家的孝悌之义以及节俭之德,就算是衣着得体了。

在古人看来,服饰主要有三大类:吉服、凶服、常服。吉服是指行吉礼时的服饰。比如婚礼,得穿得喜气一点。凶服当然是凶事比如丧葬之礼的服饰。我们今天仍然有这个礼仪的痕迹,也有这样的意思,所以就不多说了。常服就是其他日常所衣了。一般人除了工作要穿工作服,回家着便装,然后就是接待宾客,这些服饰都是常服。但是,是不是就不讲究了呢?不是!比如吃饭时候,“将即席……两手抠衣,去齐尺。衣毋拨”(《礼记·曲礼上》)。两只手提起衣服的前襟,一方面表示恭敬,类似今天的“您先请”,另一方面,要保持衣服整齐,保持君子的仪态。“衣毋拨”,就是不要把衣服的前襟或者后摆拨来拨去,显得不淡定!这一点,不仅在吃饭的时候,拜客的时候亦然。你想想,你与客人相见,把衣服拨来拨去,是什么意思?简直就是端茶送客了,何谈儒雅二字!所以,服饰之礼,其实不仅仅是服饰本身,而是一种人格的展现。衣着能够体现自己的爱好的同时,也能够让别人感觉到一种尊重,那就是得体!

第三,朴素为本,量力而行。虽然穿衣以庄重为美,并不十分在意衣着之华丽,但是,古人也有“采服”。所谓采服,就是色彩华丽的丝织品。一般情况下,只有富贵人家才有绫罗绸缎,普通人是难以企及的。君子并不都是富家翁,所以,服饰之礼也是“与其奢也,宁俭!”所以,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与君子之德相比,衣食是次要的,而志于道是根本。孔子曾经这样赞叹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论语·子罕》)就是说,子路衣着破旧,但是与富贵人家交往,并不因此而感到羞耻。当然,跟子路交往的人,一定不是普通的小人,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只要你有一定的财力,礼并不反对你奢侈一点。所以,轻裘肥马或者衣敝缊袍,你得量力而行!但是,青少年的服饰,不宜奢华。《礼记·内则》说:“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那就是说,成年以前,最好衣着简朴,以免养成奢华的习惯。但是,行过冠礼以后,成年了,只要条件允许,就可以适当穿好一点,以更好地彰显君子之仪表。

另外,服饰之礼,还要因时因地而变。你生活在什么地区,就要尊重当地的习惯。《礼记·王制》说:“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各地自然条件、习惯风俗不同,因此,衣食住行各有不同,你得尊重它们。假如你觉得好,还可以学习它们。现在是互联互通的时代,世界走向一体化,各地往来交流密切,吸收其他地区和人民的服饰之长,既不可避免,也十分必要。但是,服饰的民族习惯及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各地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体现。咱们国家已经融入了一体化,出国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就得注意尊重各地的信仰、习惯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这时候,看看咱们先祖的礼仪,就会觉得,礼,的确是因时而变、不断进步的,它不仅仅是一种严格的规范,而且更是一种文化的包容!

(二)饮食之礼

中庸》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人所必需。但是,并没有多少人是“知味”者。所谓“知味”,就是明了饮食之礼。(www.daowen.com)

我们常常说“饮食文化”,饮食的确是一种文化。这个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呢?从儒家的角度看,它是一种“和”的文化。今天社会发达了,人们不仅要吃饱,而且还要吃好,于是乎,饮食变成“美食”。这是社会的进步。但是,有些人就走极端了,什么都吃,越稀奇越吃,结果自己倒了霉,吃出一身病;珍稀动物倒了霉,越来越“珍稀”;自然界倒了霉,越来越紊乱!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就是要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从饮食的角度,你要“和”,就不能把自然界吃个底儿朝天!孟子说:“数罟不入洿池,鱼虌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所以,食材取之自然,用之有度,有节制、不过分,人类才可以用之不竭。孔子不射宿鸟,古人春不伐山,都是这个意思。今天在很多地区或水域,实行禁猎休渔政策,也是这个意思。所以,饮食之“和”的内涵,首先就是“天人合一”。其次,从人自身的角度看,饮食的目的,是维系生命的健康,就是追求身体之“和”。假如背离这个目的,身体一定会“违和”。我们今天不是吃得太多,胖子遍地,就是节食减肥,瘦如芦柴,两个极端,都是“违和”的表现。健康的饮食,应当像孔子说的那样,“君子食无求饱”。苏东坡是个大美食家,尤其喜欢饮酒食肉,可是他在《东坡志林》里说“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实际上就是要求身体之“和”。

现在我们讲讲饮食之礼。

从礼的角度看,饮食首先体现儒家的伦理观念。孔子云:“席不正,不坐。”(《论语·乡党》)其义并不仅仅是说桌子摆放得不正就不坐,而是指没有按照长幼尊卑的人伦秩序设座位,他老人家是不会就座的。很显然,饮食之礼的第一步,就是伦理观念,所以他说:“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先生”,既指地位尊的人,也可以指年龄顺序。就是长辈先动箸,这样,“孝”的意思就蕴含于饮食之礼当中了。我们幼年的时候,长辈没有就座,孩子是不准上桌的,老年人没有动筷子,孩子们只能流口水等着。这就是《中庸》说的“燕毛,所以序齿也”。现在在很多有规矩的人家,平常吃饭依然有这样的礼仪。可是,更多的人家,溺爱孩子,娇生惯养,饭桌上没有了人伦之礼,结果孩子显得没有教养。其实,饮食不仅关乎人伦,而且关乎天下。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史记·殷本纪》里说伊尹辅佐商汤,乃是“以滋味说汤”。因为饮食是讲究“五味相和”的,而五味的入菜,也有君臣主次的顺序,跟治国一样,所以,伊尹用饮食的道理来说服商汤。国家有君臣父子长幼的秩序,才能长久太平;反之,假如长幼尊卑失序,那就“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所以说,饮食不仅仅是吃饭,而是关乎身,关乎家,关乎天下的大事!

饮食之礼如此之大,那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吃饭呢?我们还是看看《论语》和《礼记·曲礼上》的具体礼仪吧!《论语》里关于饮食方面的具体记录并不多。除了上面讲的讲究人伦之礼以外,《乡党》篇说:“食不语,寝不言。我们人只有一张嘴,你又要说话,又要吃饭,一不小心,喷饭满桌,成何体统?还谈得上儒雅吗?《述而》篇说:“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其实,孔子从来不“饱食”,但是他很重视吃饭的场合。人家有“丧”,你大吃大喝,鼓腹而出,那是个什么样子?这就不仅是礼仪,而且是仁心了!《礼记·曲礼上》倒是有些具体的礼仪规范。

首先是入席安坐。“席”是一种低矮的小方几。先秦时候,人们是席地而坐的,吃饭也没有现在这样的桌椅,而是跪坐。“奉席如桥衡,请席何乡,请祍何趾。席: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奉席”就是请教长者,“席”该朝着哪个方向以及长者席位的位置、大小等。一般说来,假如人是东西相向,那么南方的位置为尊位,南北相向,则西方为尊。总之,先要弄清楚“席”的尊位在哪儿,然后请长者或者尊者先入席。“将即席,容毋怍。……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坐必安,执尔颜。”将要入席的时候,应当心气平和,不要有情绪或者有失常态。假如坐下来是相互交流讨论,那么,身体稍稍偏后一点,就显得不那么局促。假如坐下来用餐,那么身体就要尽量靠近小几,这样就不容易洒漏食物。就座以后,要神态安宁,不要张皇不安,好像不情愿一样。

其次是布菜。现如今大多数家庭摆放菜肴以方便为原则,并无多大讲究。但是,布菜在饮食之礼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凡进食之礼,左淆,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酱处内,葱渠处末,酒、浆处右。以脯修置者,左朐右末。”什么意思呢?说一般情况下,菜肴的摆放,把带骨的肉放在左边,切好的大块肉放在右边,主食放在人的左手方,羹汤放在人的右手方;炒肉和烤肉放在最外边,离人远些;醋和肉酱放在盛肴胾的器皿之内,离人近些。蒸葱放在醋和肉酱之左,酒和浆放在羹汤之右。如果还要摆设干肉,则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之所以如此摆放,一方面是食用方便,宾客可以从容饮食;另一方面不容易抛洒滴漏,弄得杯盘狼藉,那可就不怎么文雅了。

再次,就是具体的饮食过程了。“客若降等执食兴辞,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主人延客食胾,然后辩淆。主人未辩,客不虚口。侍食于长者,主人亲馈,则拜而食;主人不亲馈,则不拜而食。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主人请客,客人要站起来客气地表示感谢,假如你是主人,那也得说些安顿客人的谦辞(这时,客人得站着,等主人答辞完毕,才能落座)。主人先请客人吃“胾”,就是大块的肉,然后给客人“辩肴”(“辩”是分开,“肴”是带骨头的肉)。这些跟今天主人布菜一样,表示热情与尊重。假如主人没有给你布菜,那么,你就自己直接食用。假如你是陪同长者来的,那么,主人给你布菜,你得拱手拜谢一下,然后可以不客气地享用美味。假如是很多人在一块吃,那么不要吃饱,而且不要来回搓手。这是为什么呢?一个方面,你狼吞虎咽,吃得满嘴流油,那很不好吧?更何况,饭菜假如有限,你吃饱了,那吃饭慢的人或者还没有吃的人该怎么办?另一方面,有些肉食是需要动手的,如同今天吃鱼类、龙虾螃蟹一样,把手搓来搓去,手上的油腻不就到处挥洒吗?那是极不卫生的,而且吃相难看!

说到吃相,饮食文雅不文雅,很大程度就是看吃相!我们古人是非常讲究吃相的。那我们看看《礼记》对吃相的礼仪规范。“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吒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客絮羹。主人辞不能亨。客歠醢。主人辞以窭。濡肉齿决,乾肉不齿决。毋嘬炙。”“毋抟饭”:字面意思是不要把饭搓成团,实际是叫我们吃多少,舀多少,不要多占。有的人生怕把自己饿着,明明吃不了也要多弄点在自己碗里,这个吃相可就难看了。有的人请客,为了面子上好看,点的菜过多,有些菜都没有怎么动过,就倒掉了,不仅是浪费,其实也是一种不雅的吃相!“毋放饭”:就是要我们不要狼吞虎咽,大口吃喝,其实就是动作幅度小一点,细嚼慢咽。“毋流歠。毋吒食”:常常看到有的食客在喝汤的时候,因为汤比较烫,所以就一边吹气,一边用嘴巴轻轻地吸取汤汁,咽下去以后,嘴里还要长长地哈口气!那声响堪比牛饮一般。这就是“流歠”。“吒食”就是吃饭的时候,上下颚发出的咀嚼声。总而言之,吃东西不要弄出声音来,更不要说吃饭的时候说话、吵闹了,所以老夫子说“食不言”。“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尊客之前不叱狗。让食不唾”:不要咬骨头,骨头那么大,把脸都遮住了,你想,那是什么样子?另外,啃骨头一定会发出大的声音,也比较不雅。也不要把鱼肉饭菜捡起来又放下,挑肥拣瘦的,更不要把自己咬过的食物又放回去。这就是“毋反”。有的人家养个狗儿、猫儿的宠物,吃饭的时候时不时投一块骨头给它们,好像宾客跟狗同食的意思。或者吃饭的时候,宠物跑来乱转,于是就大声说“赶紧滚”之类的话,又好像赶客人一样,客人恐怕只好“滚”了。还有的人,吃饭的时候卡住了,于是努力地咳,使劲咳,终于咳出来了,只听“呸”的一声,特别不文雅。“毋固获。毋扬饭”:有的人比较执拗,夹菜的时候没有夹住或者筷子不利索,半天夹不到,于是大发雷霆,非要夹到不可。这就是“固获”。还有的人为了吃得快点,可是因为饭菜比较烫,于是把它们夹起来悬在半空,可劲地吹。“毋嚃羹。毋絮羹”:有的人,喝汤的时候,汤里的菜也不咀嚼,囫囵咽下去,结果满嘴的汤水残渣;有的人,把汤调来调去,好像难以下咽一般。好在礼仪规范上说,主人遇到这种客人,要“辞不能享”,就是表示饭菜做得不好,让您委屈了。“毋刺齿。毋歠醢”:有的人吃着吃着牙齿塞住了,于是便开始剔牙;有的人把菜吃光了,意犹未尽,觉得盘子里的汤味道也不错,于是端过来就给喝掉了。如此种种,诸君以为文雅与否?“濡肉齿决,乾肉不齿决。毋嘬炙”:吃红烧肉类的东西,假如肉块偏大,用牙齿咬住一点,轻轻撕开就行,而吃腊肉、干肉之类的,因为韧劲大,撕开比较难,就不能用牙齿,而要用合适的餐具。吃烤肉类的东西,不要用嘴巴去硬吸那些深藏于骨缝间的细微的内容。其实,吃相难看还有别的表现。比如吃饭的表情,有的人对于不喜欢吃的东西,就做出恶心或者厌恶等样子来。有的人遇到喜欢的东西,吃得兴高采烈,旁若无人!又比如吃饭的动作,有的食物不合口味,于是有人张口就吐掉;有的食物鲜美可口,于是一筷子下去,恨不得把一盘子全夹到碗里,大口咀嚼,生怕别人多吃!这些都是饮食时候必须注意的,否则可就真的吃相难看了。

今天物质生活比较丰富,吃饭的时候一般都要饮酒。古人饮酒也有礼仪规范,主要是指少长之间或者尊卑之间。“侍饮于长者,酒进则起,拜受于尊所。长者辞,少者反席而饮。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一般地说,晚辈跟长辈同桌饮酒,主人给你斟酒,你得站起来,双手拜受。长辈跟你客气几句,你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再喝。但是长辈如果没有喝,晚辈也不要喝。当然,这个礼仪跟今天刚好相反,今天讲究先干为敬。另外,我们看《史记》,里头常常有×××前为×××寿。比如“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秦始皇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项羽本纪》),“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魏公子列传》)。这些都是下级给上级或者晚辈给长辈敬酒,那是要身体下拜,双手举杯,并且说一些恭敬的言语的。这也是饮酒礼仪的表现。至于酒量,倒是没有具体规定。孔子说“不为酒困”(《论语·子罕》),“惟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那就是说,你能喝就多喝,不能就少喝或者不喝,只要不乱就行。什么是不乱?就是能够保持平常的威仪、礼仪和行为。酒能乱性,所以被古人称为“狂药”!我们今天常常看到因酒出丑的人,满口胡言秽语,这就是“酒乱”,俗话叫“酒疯子”!这不仅不文雅,而且后果常常很严重!比如西汉时候的名将灌夫,他就沉迷于酒。《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说:“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武安侯、丞相田蚡新婚请客。灌夫“起行酒,至武安,武安膝席曰:‘不能满觞。’夫怒,因嘻笑曰:‘将军贵人也,属之!’时武安不肯。行酒次至临汝侯,临汝侯方与程不识耳语,又不避席。夫无所发怒,乃骂临汝侯……”古人的席地而坐是跪坐在脚后跟上,他给大家敬酒,得站起来,这就是“起行酒”。武安侯是丞相,级别高,按礼仪可以“不避席”,就是不必侧身客气,表示不敢当的意思,只是身体离开脚后跟,表示回礼。这是正常的礼仪。田蚡说酒杯不能倒满。本来人家不能喝就不喝,是正常的,何况人家地位高。可是灌夫非要“劝酒”,笑嘻嘻地硬要给人家“满上”,田蚡坚持不肯。这灌夫就觉得没有面子,就“怒”了,然而又不能对丞相发怒,于是就“迁怒”(孔子说仁人君子是“不迁怒,不二过”的)。迁怒于谁呢?临汝侯灌贤。他依礼给灌贤敬酒,可是灌贤正和将军程不识说悄悄话,没有注意到灌夫来敬酒,所以也没有避席回礼。于是灌夫正好借机痛骂人家。这样一闹,丞相的婚宴全乱了。丞相田蚡借机抓了灌夫,最终治以灭门之罪。你说后果是不是很严重?所以,今天常常看到酒驾一类的人,我就想,这可真是“不学礼,无以立”!假如知道一点礼仪,就知道不应该如此,何况法律有规定!

酒足饭饱之后,是不是礼仪就结束了呢?《礼记》接着说:“卒食,客自前跪,彻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那就是说,吃完饭不能嘴一抹没事了。若是客人,得要把自己吃剩的残渣交给“相者”,也就是服务人员;若是主人,得要问问尊客有没有吃好。一番客气之后,客人坐下。假如不奉茶果,那么得等主人收拾完毕,才可以告辞。假如奉茶果,若你的辈分低,得把果皮、果核装起来带走。这就是“赐果于君前,其有核者怀其核”。当然,《曲礼上》指的是在国君那儿你得如此,但是实际上,无论在哪儿,你都可以这样。

以上只是根据《曲礼上》一卷的规范,简单讲一讲饮食之礼。我们今天时代变了,有些人认为礼仪不太适合现代社会。社会变化了,礼也跟着变是必需的,但是,礼的精神是不会变的,“礼主敬”是不会变的。有礼仪,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