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表达敬意的礼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论揖让周旋之礼

表达敬意的礼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论揖让周旋之礼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礼仪说到底,只是个表达敬意的形式。《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里有这样一个记载: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

表达敬意的礼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论揖让周旋之礼

礼仪说到底,只是个表达敬意的形式。《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里有这样一个记载:

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简子曰:“敢问何谓礼?”对曰:“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为君臣、上下,以则地义。为夫妇、外内,以经二物,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哀有哭泣,乐有歌舞,喜有施舍,怒有战斗。……是故审行信令,祸福赏罚,以制死生。生,好物也。死,恶物也。好物,乐也。恶物,哀也。哀乐不失,乃能协于天地之性,是以长久。’”简子曰:“甚哉,礼之大也。对曰:“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是以先王尚之,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大,不亦宜乎?”简子曰:“鞅也请终身守此言也。”

鲁国的子太叔与晋国的赵鞅等在会议期间,赵鞅向子太叔请教揖让等礼节的威仪与方式,其实就是问礼。子太叔说你问的都是“礼仪”——即礼的形式,而不是礼的本质。他认为礼的本质是天地的根本大道在人间的反映。从大的方面来讲,有天地所以有君臣之上下、夫妻之内外。从小的方面,人们的父子、兄弟、姑姊、甥舅、翁婿、连襟等,都是表现上天之理的。人都是有情感的,哀痛就哭泣,快乐就歌舞,高兴就大方施舍,愤怒就争斗不休。所以,自古以来有道的君王都审慎行事,政令以信用为本,用祸福赏罚来制约人的前途与死生。生命对于人来说是最好的东西,死亡是最不好的东西,人们面对好东西就快乐,面对不好的东西就哀伤。礼的意义,就是使人的欢乐与哀伤都符合天地之理,这样,人才能长久。他接着说,礼是维持社会上下的纲纪、天地运行的法则、百姓赖以生存的依据,所以圣明的君王都十分尊崇它。对于个人来说,假如能够该隐忍时候隐忍、该进取时候进取,自主地掌控自己,以遵守礼的规定,那么,这个人就可以叫作“成人”了!赵鞅因此感叹“礼之大”,并且表示一辈子记住子太叔的话。(www.daowen.com)

这个记载,核心是讲礼仪和礼义的不同。礼仪是我们上一节所讲的行礼的形式。重要不重要呢?当然重要,没有形式,本质内容就没有办法存在。就如同心灵是人的本质,身体是人的生命形式一样。倘若身体这个形式没有了,内心也就无处安顿了。倘若有着人的身体躯干,性情全然禽兽一般,我们会痛骂其人“不是人”!因为他只有人的躯壳,没有了人的本质!礼也是如此,假如只知道作揖打躬这些形式,心里没有半点恭敬的意思,不知礼仪的目的和意义,那就是不懂得礼义。所以礼仪之外,还有礼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