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成为儒雅的中国人?学习礼仪之美

如何成为儒雅的中国人?学习礼仪之美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礼仪本身就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自尊、尊人的表示。《礼记·曲礼上》特别强调“礼主敬”。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就是说,人没有庄重的威仪就会没有尊严,不被尊重。

如何成为儒雅的中国人?学习礼仪之美

第一,庄重之美。礼仪本身就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自尊、尊人的表示。《礼记·曲礼上》特别强调“礼主敬”。没有庄重严肃的态度,礼仪就没有意义。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学而》),就是说,人没有庄重的威仪就会没有尊严,不被尊重。这个庄重,是人对自己的掌控,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所以《礼记·曲礼上》在“礼主敬”之后说:“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谁的“傲、欲、志、乐”呢?当然是自己的!所以,礼仪本质上是发自内心自重!前面所讲的八礼,无论哪一个,假如你嘻嘻哈哈,必定不成体统,人家会说你不庄重、不自重,却不会说礼仪本身不庄重。这个庄重,其次体现在对礼仪形式的重视上。拿冠礼来说,一个人一辈子就这么一次,所以选日期、选宾以及整个冠礼的过程中,无不透着庄重肃穆的恭敬情怀。主人始终必须穿正式礼服。礼服只有在重大场合才穿,只有在行礼时候才穿,平时燕居并不穿,以示对礼仪的重视。唐朝大学问家孔颖达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实际上,就是把服饰与礼仪结合起来了,也就是说,服饰与礼仪是密不可分的。在三次加冠的过程中,将加冠者初次是采服,意味着没有成年,之后就是礼服,表示成年了。通过服饰的变更,使将加冠者本人体会那种庄严和那种成年的责任与担当。再次,庄重体现在礼仪的过程之中。冠礼要三加冠,揖拜一般也是三次,确实很繁复。我们中国人对“三”情有独钟。三官、三才、三正等等一般都是指天、地、人。政府有三司,军队说三军。从哲学上,《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活里常说三星高照、三阳开泰、三思而后行等等。在丧葬之礼上,子女要守三年之期;在婚礼上,拜天地、拜高堂、对拜,叫三拜。“三”的确是个有意思的字。为什么如此呢?就是郑重其事,也是一种庄重。最后,庄重是指有始有终,始终完美。我们说礼仪是完备的,就是说它有始有终。假如某个礼仪有始无终,也就失去了敬的意味,那就一定是不庄重的,也一定是可有可无的。其实,所有的礼仪都是如此。在礼仪过程中,假如有人提前退场,也会使得礼仪出现缺憾。所以,一般情况下,客人假如中途离开或者不告而别,是极不礼貌的行为。实质上,礼仪不仅不能有始无终,甚至于虎头蛇尾都不行。你看“冠礼”,直到送宾才可以算是完整了。

但是大家切莫会错意,以为庄重就是天天板着脸,正襟危坐!那生活就变得毫无趣味了。我们与人相接,才需要礼仪,庄重只是在礼仪活动的时候表现出来。寻常过日子,古人叫作“燕居”或者“闲居”,可以随其所好,个性化或者很随性地生活。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也是指在公共场合,没有庄重,就没有威严,没有人的尊严。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嘻嘻哈哈、随随便便的人能够受人尊重。所以,每年定期举行一些礼仪活动,足以使人养成庄重的习惯,使人自尊自重!

第二,艺术之美。礼仪是表现为人之理的一种规矩,规矩总是限制人的行为的,所以常常显得枯燥无趣。其实,在儒家文化中,礼与乐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合起来叫作“礼乐”。司马迁说:“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史记·乐书》)行礼如舞,又伴以音乐,所以礼仪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不少学者说我们中国之所以是礼仪之邦,乃是因为我们把生活礼仪化、艺术化。的确,中国人的生活是最艺术化的。关于这一点,钱穆先生有一本比较通俗的演讲,叫作《中华文化十二讲》。在第三讲,他把人类生活分成“身生活”和“心生活”,前者以西方文化为代表,后者以中华文化为经典。(但是这也是相对的,并不是说西洋人就没有心灵,中国人就不重视物质层面)他说:“中国人生活上的最长处,在能运用一切艺术到日常生活中来,使‘生活艺术化’,便也是一种心生活。……(而)更要在一饮一食中有一个‘礼’。中国人讲的礼,其中寓有很深的艺术情味。”

其实,不仅冠礼,上述其他的每一个礼,虽然内容、仪式各有不同,参与的人物,所用的服饰、器具等也各不相同,但是,行礼的方式基本一致。一般要有主宾:主当然是主人;宾有两意,一个是相当于礼仪的总管,叫傧相,近似今天的司仪或者主持人,多由德高望重者担任,另一个就是指宾客,其实就是客人。过去宾与客是不同的,现在合二为一。宾主之间以及当事人之间有非常繁复的礼仪活动。升、让、揖、拜是最基本的。所谓“升”,是登高的意思,所谓“让”,就是谦让,相当于今天说的“您先请”。所(www.daowen.com)

谓“揖”,俗话就是“拱手”,两手当胸,交错——不是交叉——如篦,向外推送(一般左手在上右手在下,除了丧葬等凶礼右手在上)。所谓“拜”,本义是两手着地,其实就是跪拜,俗称磕头。后来,拜分为揖拜和跪拜,揖拜是作揖同时,弯腰致敬。与长辈、上级相见,揖拜成礼。跪拜指磕头行礼,一般子女对父母祖宗或者百姓对官员行此大礼。有人说这是封建余毒。今天看,对官员跪拜的确有损尊严,是封建余毒。但是,对父母天地跪拜,难道也委屈吗?人们揖拜行礼的时候,相互对揖,形同舞蹈一般,所以又叫“舞拜”,既恭敬又虔诚,落落大方,呈现出一种艺术之美。在古人的礼仪中,穿衣吃饭、行走坐卧都有艺术化的礼仪在。比如吃饭,座位有个长幼尊卑,动著有先后次序;喝茶叫敬茶,宾主之间有个敬意;住房虽然南北方有差异,但是,基本上明暗相对、错落有致,上房长辈住,厢房儿孙住,尤其是北方的四合院,跟故宫是一个道理,就是长幼尊卑的儒家伦理,所以,每个四合院其实就是一个小故宫!再看婚礼,新娘服饰要红色的,新郎要“披红”,四色礼不求贵重,但不能少,新房要贴个大大的“喜”字,床帐被褥一概喜庆,放几颗枣(早)、花生(生)、桂圆(贵)、瓜子(子)之类的,连睡觉的枕头都要绣两个鸳鸯,所有的摆设也都是成双成对的。这些讲究,都是一种寓意,并没有要求要多么奢华!这就是礼乐!钱穆先生说“礼乐可以陶冶人性,使人走上心生活的理想道路上去。礼乐并不与生活脱节,也不是来束缚生活,乃是把礼乐融铸到生活中间而成一种更高的人生‘艺术化’与‘道义化’”。(同上)

第三,人伦之美。世间万事万物,都存在于一种秩序当中,而且它本身也蕴含着一种秩序。有秩序,所以美!无序而美的东西,并不存在。人与人的关系也是一种秩序,这种秩序就是人伦!前面讲过,人伦只有五伦,那就是君臣、父子、夫妇、长幼(兄弟)和朋友。这五伦,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谁也逃不脱。但是这五伦,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必须有规则。这个规则就是: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和朋友有信。这些规则可以构建最和谐的家庭、最太平的家国天下。所以在儒家看来,它是修身齐家治国的核心。所以五伦之正,是最美好的人间秩序。礼仪活动,处处都必须展现这种秩序与规则,显示这种人伦之美。怎么展示呢?“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礼记·丧服小记》)首先是亲亲,冠礼、婚礼、丧礼和祭礼,都是以亲亲为原则的,也就是按照血缘的远近来排列行礼顺序,血缘近的在前,血缘远点的顺后。可是在血缘之内还有顺序,这就是尊尊,即辈分、地位高的在前,低的在后。每年春节的拜年,有礼行的家庭,先在家庭之内拜祖先、拜长辈,然后兄弟妯娌互拜;然后到五服之内的“党家”,按辈分顺序拜贺;最后才是邻里和朋友。这实际就是亲亲和尊尊的礼仪展示(朝、聘、乡、射以及士相见等礼仪,因为没有血缘关系,所以主要是尊尊)。当地位、辈分一致的时候,则遵从长长的顺序,即按照年龄大小的顺序。另外,必须指出的是,“礼尚往来”!晚辈或者下级给尊长行礼的时候,尊长也得及时还礼,即如君父之尊,也得给臣子还礼!假如长辈或者上级无故而不还礼,那就是“失礼”,叫作“来而不往非礼也”!那就可能招致人们的非议,得不到人们的普遍尊重!所以说,礼仪是一种对人对己的尊重,有此尊重,才凸显礼仪的人伦之美!假如在所有的礼仪活动中,都按照亲亲、尊尊、长长的顺序,那么,从个人到家庭到社会,人们各按自己的位置去行礼,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则如同南飞之雁,队队成行,整齐有序。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礼仪,虽然有一定的等级观念,但等级并不是主要的。相反,人伦的秩序是主要的。那些批评礼或者礼仪的人,应该仔细体会!亲亲、尊尊和长长,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存在的,而且是必须存在的。想一想,你的子女跟你没大没小的,甚至教训你,你觉得美不美?春节时,在外打拼的人们,无论有多远,都要回家看看,那就是亲亲的表现。到了家里,总是要看望长辈,拜拜父母,那便是尊尊和长长。这是人道之大,也是人伦之美、礼仪之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