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韩愈《原道》的说法,儒家之道,乃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也的确非常推崇帝尧。他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尧是效法上天而治理天下的,人民自由自在地生活,无法用语言来称颂他的恩德。《史记·五帝本纪》说尧“其仁如天,其知(智)如神”。尧对百姓,如同天地之于万物。那就是说,帝尧是以“仁”来治天下的。可是尧是如何“仁”呢?《论语·雍也》有这样一段:“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子贡问,假如有人能够给每一个百姓恩惠或者帮助大多数人,这个人可不可以称作“仁人”?孔子回答说,这样的人岂止是“仁人”,一定是圣人!连尧舜都做不到这一点——这样做会把他们累死的!“仁”是什么呢?就是自己想达到的目的,要帮助他人也达到同样的目的。能够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地做事,就是行仁的方法。“譬”就是打比方,就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对待他人。可见,这就是“为仁之方”。
这个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为仁之方”,首先是在“事”上去实践。“仁”本身是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才存在。我们与他人交往,一定是以某种“事”为媒介的。所以,“为仁之方”实际上首先是一种行为。“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孔子说“为仁”是能“行五者”,行,就是做。与人交往,做到恭、宽、信、敏、惠。恭是从内心到表情和仪态上的尊敬;宽是不苛求、不强求或者礼让;信则是诚实不虚;敏就是行为上的干练,要别人做,自己先做;惠是让他人得到一定的好处。这些都是行为方面的。无论何时何处,做任何事情,把握这五点,就算是“为仁”了!其次,你做得怎么样,得常常总结。孔子说:“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观过”当然是观自己的过,也就是看自己错在哪儿。怎么“观”,这就是反省或者省察。儒家认为我们人所有的失误,首先是自己造成的,而不是他人带来的。所以儒家非常重视反省。我们每个人常常会这么回顾自己:我当初要是怎么做就好了。其实这也是反省。可是反省不是叫你后悔过去,而是要你面对将来。反省是自己的思考和总结,是一种内心的活动,所以是一种智慧,这就是“知”。知识或者智慧是怎么得来的呢?当然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省得来的。所以,“为仁之方”得从知、行两方面去做。
一说到知、行,马上就想到王阳明,因为他有个著名的“知行合一”的哲学命题,就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个命题,放在“为仁之方”来运用,再也合适不过了。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知道“仁”是个好东西,知道什么是“仁”,什么是“不仁”,可是往往临到做事了,眼睛里全是利益,什么亏也不想吃,什么便宜都要占,把“仁”全然忘得一干二净!那我们看看王阳明是怎么教导我们的:“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知行录》)学生问他:平时没有事的时候,什么道理都明白,一遇到事就全变了,为什么呀?他说这种情况其实是只知道“静”——没事时候反省,其实全是空的,所以真遇到事就倾倒。人更重要的是要“在事上磨”,就是在实践中磨炼自己。在实践中做到了,才是真的反省成功。这就是“行是知之成”。假如你明知道该怎么做才是对的,也就是觉得自己已经“知”了,可是行为上总是做不到,那你就不是真的“知”。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同上)就如同老师经常讲:假如你说你懂道理,可是总不按道理做事,那还是不懂道理啊!就是说,“知与不知”,检验的标准是“行与未行”,相当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比如你与生意伙伴谈生意,按“恭、宽、信、敏、惠”这五个原则去谈,挣自己该挣的合理利润,甚至情愿自己少赚点,就把那个贪婪之心、一夜暴富之心给磨下去了,那我们就可以说你真正理解了“仁”的内涵。这就是“人须在事上磨”。你常常这样做,不仅自己会心气平和,而且说不定会“名利双收”呢。
那是不是只要“行”就可以了,不要“知”,不要反省呢?当然不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前面还有一句话:“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同上)所谓“主意”相当于朱熹说的“大头脑”,就是统帅。也就是说,知是行的统帅,行是知的表现。《传习录》有这么一段王阳明和弟子欧阳德的对话:
崇一(欧阳德)问:“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亦忙,何也?”先生曰:“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www.daowen.com)
他这个弟子说:“我怎么一天到晚忙,有事也忙,没有事还是忙?”这种人我们生活中多得是。有人天天都觉得累,其实是心累。心为什么累呢?因为心里没有主心骨!天天想着发大财,可是天天要过紧日子,结果是白天身体劳动累,晚上做梦心里累,它就没有个停歇的时候,能不累吗?王阳明说:你看天理,老天爷千变万化,也是天天忙,可是老天为什么不先不后、不急不缓——不累呢?因为它“主宰常定”,也就是大头脑安定、内心安定。人也一样,假如人的内心安定,就是事情再多,也一定是从容自在、儒雅有序的。“酬酢”是喝酒、应酬的意思,跟现在一样,人有应酬,一定是有事的。内心怎么才能安定呢?就是通过反省,大头脑清楚,主意明了。就是心里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该怎么做事,也就是“知”。这个“知”长期积淀,就是“存养”。他说:“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所谓“省察”就是反省总结,其实就是“观过”,“存养”就是“斯知仁也”。一个人的存养在遇到事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流露出来了。你平日里没有省察,也就没有存养,遇到事,处理时就会“无所措其手足”。
前面我们说,仁者,人之德。一个人常常以“仁”养心,便有了君子的“德性”,其实就是君子之“知”。这个“知”,在转化为具体的行为之前,还停留在书本上、理论上,只是提供了你做君子的基础和可能性,但是不能决定你一定是君子。换言之,它只是君子之“德性”,而非“德行”。当你在具体的日用行常中,用君子之“知”来做人做事的时候,这个“知”才能从“德性”发展成“德行”。人们据此来认定你有君子之德。所以,从知和行的角度看,为仁之方,从“思”或者“知”开始,落脚点在“行”。只有做到了,才是“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仁人君子!一个人,仁德充实于心,行为光明正大,便是德行圆满,身心合一,自然仰不愧于天,俯无愧于地,心里坦坦荡荡,当然无忧无惧了,所以说“君子不忧”!如此,人才活得泰然从容,活得儒雅斯文,才有滋有味!
但是,“仁”毕竟是一种内心的涵养,而人的内心确实是难以恒定的。从德性到德行的转化,完全是人的一种主观上的自觉。《史记·礼书》说子夏“出见纷华盛丽而说,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自决”,何况普通人呢?生活之中,见到利欲,能够像柳下惠那样坐怀不乱的确很难。甚至有人说,道理我都懂,就是管不住自己,那怎么办呢?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那就只有用礼来从外部节制你,这就是守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