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孝悌:中华儒雅之本-做个儒雅的中国人

孝悌:中华儒雅之本-做个儒雅的中国人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语·学而》说:“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分两层意思。“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家里,父母有养育之恩,兄弟有血缘之亲,只要你心存孝悌,仁爱之心就自然形成。相反,子女行为不当,有辱家门,乃是莫大耻辱。

孝悌:中华儒雅之本-做个儒雅的中国人

讲了这么多关于“仁”的内容,“仁”也的确是人最美好、最值得追求的价值观念。那么,修心以仁的具体做法呢?孔子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但是好像有点高高在上,不大接地气。我们平常做任何事都要找到一个正确、合适的切入点,这样可以事半功倍。修心以仁,从哪儿入手呢?

论语·学而》说:“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说理:一个人在家里既孝顺长辈,又关爱兄弟姊妹,是一定不会犯上作乱的。君子为人处世,要抓住根本,能抓住根本,做人做事就自然符合儒家大道。第二层:“孝弟”既是求“仁”的根本,也是开始。若在家里能够“孝弟”,那么,那就做到了“仁”。在这句话里,“本”有二义。一个是根本的意思,一个是开始的意思。“本”的本意是树根,大树是怎么长大的,从何开始?当然是从树根,也就是树“本”。“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就是说,“孝弟”是我们在实践上求“仁”的开始。“仁”得先从自己家里做起,从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开始,家庭是我们“求仁”的切人点。为什么呢?每个人都有家,而且谁也离不开家,大多数人生活的核心就是家。在家里,父母有养育之恩,兄弟有血缘之亲,只要你心存孝悌,仁爱之心就自然形成。退一步讲,即使有做得不大好的地方,大家也能谅解,做错了,也容易得到指正,所以容易入手。其次,从道理上看,《中庸》说得好:“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什么意思呢?“反诸身”就是反省自己,就是修心、修身。可是君子要修身,得先“事亲”或者“顺乎亲”,就是得先孝顺父母亲人。这个逻辑是这样的:假如我们对自己都不真诚,那就一定不会真心孝顺双亲;假如我们连自己的双亲都不孝顺,我们一定不会得到朋友的信任;假如朋友不信任你,那你的上级、同事也就不会重用你,你就没有立身之处,也就没有进身的机会和可能了。无论你是做什么的,做官、做学问或者做生意,都是这样。《孝经》说:“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悖德悖礼的人就是不忠不孝的人,乃是典型的小人,是无法被大家认可的。谁愿意跟这样的人交往呢?所以说修心行仁,在管好自己之后,得从孝顺开始,孝悌是最好的切入点。

既然如此,这一节就讲讲孝。“孝”的本义是“善事父母”,“事”即侍奉,“善事”就是侍奉得比较好。但是怎样才是“善事”呢?“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就是说孝有三个层次:最孝顺的是恭敬父母,事事处处把父母放在自己之上;中等的孝顺,是不要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使父母受辱;最低层次的孝顺,只是能够供养父母衣食起居。

我们从“养”说起。“养”就是供养,供养是物质上的保障。每个家庭情况不同,贫富等差在所难免,所以不能像法律那样划定一个标准。那该怎么衡量呢?我们看看《孝经》里的一段话: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夷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夷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弗孝也。”(《孝经·纪孝行》)

就是说,首先在居住方面对父母恭敬。也许你并没有豪华的房子,但是你尽自己的努力把最安全、最舒适的房间给双亲居住,双亲感觉到他们在你心里的位置是很高的,这就是“致其敬”。其次是供养。生活上的衣食起居,未必有多好,但是,“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尽你所能,使双亲快乐就可以。第三是“病”。人吃五谷杂粮,难免患病。家里经济情况紧张,生存艰难,万一生病,即是雪上加霜。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所以说这点最难。其实,父母万一病了,你有忧愁之心,他们就一定能感受到你的恭敬,内心也就很宽慰了。老人家在医院病痛呻吟,子女有说有笑的,你说父母是什么感觉?第四是丧葬。丧葬是人生最后的仪式,对于孝子来说,双亲之恩,一一涌现,哀思之情,即是感恩之心,所以说要“慎终追远”。但是,很多人以为丧葬之礼隆重奢华就是最好的致哀,以至于因丧葬费用过高影响生活。其实孔子最反对这样,他说:“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就是说,与其奢华,不如悲戚。第五是祭祀。古人非常重视祭祀先祖,它体现了我们对先人的恭敬之情,当然要庄重。但祭祀活动本身只是感恩长辈的手段。祭祀的时候“追远”,用先祖的训诫来检讨自己有没有辱没祖宗或者光庭耀祖。今天的人们,大多不重视后两个,所以所谓的“家风”也就渐渐变得不伦不类,以至于无。总之,居、养、病、丧、祭是具体的行为,属于物质方面的供养,是“事亲”的基础。于是有人说,我也很想孝顺,可是我物质上比较贫穷,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你看看孔子是怎么说的:“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礼记·檀弓下》)子路说贫穷可真让人伤心呐!儿女其实都想孝顺双亲,可是因为太贫穷了,以至于双亲在世时候没有办法供养,去世了也没有办法按照礼安葬他们!孔子就说:“哪怕是粗茶淡饭,只要能使双亲心情舒畅就是孝!”当然,假如经济匮乏到极点,那也没有办法,但是今天这种情况并不多。

也有人说,我们让父母不缺吃,不缺穿,应该算是很孝顺了。其实,这五个方面做好了,只能算是能养父母,是最低层次的“孝”。更高一层的孝是“弗辱”。简单地讲,“弗辱”就是不要因为自己的不当言行令父母蒙羞!《礼记·祭义》说:“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说话做事前先想到会不会令父母蒙羞,假如能够使自己不受侮辱,使父母不蒙羞,可以说是“孝”了。

在咱们中国,子女能够光庭耀祖,乃是家里的无上光荣。相反,子女行为不当,有辱家门,乃是莫大耻辱。即便他能够锦衣玉食地供养父母,也是最大的不孝!凡是孩子光耀门楣的,父母亲一脸的笑意,满是自豪与荣光。那些行为不端的,警察经常上门的,家庭不和的,闹离婚、争家产的,等等,父母一脸的忧愁与愧意,实际就是一种羞耻的感觉。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天下的父母,孩子无论走到哪儿,都始终担忧孩子的身体、工作、生活等等。这个忧,其实包含了“辱”。假如仅仅是生活、身体让父母忧愁,它总有好转的时候,可是令父母蒙羞,父母在大家面前抬不起头来,那个“忧愁”可就大得没边了!那么,怎样才能解父母之忧,去父母之辱呢?《孝经》说了三个原则:“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夷不争。”就是说你是长辈要不骄不横,是晚辈守礼不乱,与同辈兄弟不争家产或者其他利益。其实,有宽容的雅量就不骄;恭敬守礼就不乱;公平公正就不争。三者合起来就是“仁”。假如你在家里不能如此,那么就会“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夷而争则兵”。就是说假如你不宽容,虽然是长辈,也得不到家庭的尊重与支持,甚至引发家庭不和甚至衰败;晚辈不守礼就会受到家法的惩罚;兄弟相争就会引起冲突,惹人耻笑!这三个原则,其实不仅适用于一家之内,也适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在一个单位或者公司,上级骄横就不能服众,就免不了覆亡;下级不守规矩就会受到制裁;与同事、朋友相争,就会引发冲突!所以,无论在家里还是社会上,这三点做不好,必然引发父母的担忧,甚至有辱父母家门!倘若如此,即使天天用“三牲”——一般指马、牛、羊,祭祀时候最高等级祭品——供养长辈,也是大大的不孝。的确,对于父母来说,子女能够消除他们内心的担忧,远远比吃什么山珍海味,穿什么绫罗绸缎要重要得多。与供养相比,“弗辱”要求你要有“仁心”。假如一个人在家产等利益面前,连自己的兄弟姊妹都不能相容,那还谈什么“宽容”二字!所以说,“弗辱”是比供养层次高的一种孝顺。同时,“弗辱”主要是从父母的角度,要求子女扬善去恶,最终还是为了子女!《礼记·内则》说:“父母虽没,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就是说,假如父母已经过世了,你做一件好事之前,想着会给他们挣得好名声,那么你一定会做得比较完美;要做一件恶事之前,想着这将会给他们带来羞辱,那么,你就会终止它。这样一来,你的内心就会因孝而善,因孝而近“仁”!

孝的最高层次是“尊亲”。“尊”的本义是一种青铜酒具,同时又是表示身份地位的礼器。在周礼中,身份地位的高低,从服饰、器用到居处等等都区分严格。能够使用“尊”的人,地位肯定比较高。所以,“尊亲”就是把父母始终放到比自己更高的位置,为人做事,心里始终惦记着父母的感受,让双亲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在孔子看来,“尊”就是“敬”,所以我们常常说“孝敬”。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他说今天人们所谓的“孝”,仅仅是供养父母亲的衣食而已,那就等于把父母和家里养的狗和马同样对待。其实,供养父母与饲养狗和马的根本区别就是“敬”。那么,什么是“敬”?就是恭敬,在貌为恭,在心为敬。表现在表情、言语、行为方面的是恭,发自内心的是敬,心里念兹在兹,专一不变就是敬。恭和敬是一个行为的两方面表现。你内心的敬,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恭。一个人恭恭敬敬地侍奉父母,无论什么事,心里总惦记着父母,而且始终如一,那父母在他心里该有多高的地位!所以“尊亲”就是敬亲。尊敬双亲,才是孝的本质。可是,“尊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方面,多数人不是为衣食忙,就是为名利忙,心里何处能装父母?尤其是商业化时代,利字当头,再加上滥用所谓的人权概念,心里只剩下自己,动不动还要“逆反”。另一方面,孝敬是体现在生活的琐碎中的,不像一件事那样,做完了就好了。它是不断重复、没有休止的,不容易坚持。所谓“一日两日易,天长日久难”。“尊亲”是不贻父母之忧的,在父母面前,始终表现欢心愉悦的样子,古人讲“膝下承欢”,我们今天很难看到这样的情形。双亲辛苦了一辈子,干不动了,身体也不行了,也许说话不清,也许爱打岔,甚至常常流口水,时间长久了,儿女看着就会心生厌烦,那种嫌弃就挂在脸上了。所以,古人把尊亲孝敬叫作“色养”。《论语·为政》说:“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色难”就是脸色表情的恭敬最难,难就难在天长日久!有的子女,跟父母说话,几句就不耐烦,高声咆哮,大有凌驾于父母之上的架势!父母心里头跟明镜似的,心酸之外,觉得自己是子女的负担、累赘。所以,很多父母并不愿意跟子女生活在一起,觉得不自在。说好听点是不想打扰子女,其实是不想看脸色,是要有自己的尊严!所以说尊亲、敬亲,实质上是让父母活得荣光,活得有尊严!从这个角度看,“弗辱”是远远不及的。

那么,怎样才能让父母双亲有尊严呢?并不是说什么事都听父母的,或者没有自己的主见,事事顺从双亲。《中庸》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继”,继承;“述”,绍述,发扬光大的意思。司马迁说:“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史记·太史公自序》)那就是说,继承接续父母的志向,实现他们的愿望,把他们的事业发扬光大,或者立功建业,光宗耀祖,才是最大的“孝”。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所谓的“事业”,大多数家庭只是平常过日子,那如何使父母长辈感到有尊严呢?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当双亲在世时,考察一个人是不是孝顺,看他的志向;双亲故去了,则看他的行为;假如三年没有违背父母的为人之道,可以算是孝顺了。“无改于父之道”,就是“善继人之志”,使得列祖列宗的精神得以延续,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让先祖感到荣光与尊严呢?这才是真正的家风传承。(www.daowen.com)

讲了这么多,从现实的角度看,其实只有在双亲健在的时候,孝敬才有意义。生前死后,所谓的弗辱、孝敬、尊严,全无着落!《孔子家语·致思》说孔子到齐国,遇到一个叫丘吾子的老人,哭得很伤心。孔子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吾少时好学,周遍天下,后还,丧吾亲,是一失也;长事齐君,君骄奢失士,臣节不遂,是二失也;吾平生厚交,而今皆离绝,是三失也。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请从此辞。”遂投水而死。他说他一生有三个失败:年轻的时候比较好学,求学天下,等他回来的时候,双亲仙去了;长大了在齐国为官,结果“臣节不保”;平生结交的所谓好友,现在全都跟他断绝来往。而他最后悔、最失败的就是没有孝敬双亲。所以他感叹说:大树想安静可大风刮不停,安静不了!儿子想孝顺父母,可是他们已经仙去,无处可孝!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双亲一旦辞世,就永远也见不到了!于是他投水了却了自己。这个事未必是真的,可是道理却是明确的。所以说现在的人的确应该常回家看看,尽尽自己的心!

每个人都是父母生养的。父母对子女之爱,人人有体会,可是,有几个父母能享受到孩子的孝心呢?孝子肯定有,但是不多,用梁实秋先生的嘲讽来说,今之孝子,乃是孝顺儿子的老子!而且直到孝顺不动为止。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其实,古人讲孝悌,目的不仅仅是要人们在家里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更是要建立以家庭伦理为基础的伦理社会。《孝经·开宗明义》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说孝乃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有了这个理念与行为,你在家可以侍奉双亲,在国可以为国尽忠。倘若你能如此,就“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大学》里说:“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就是说,一个人没有为官之前,在家里能够孝悌,实际上就已经受到了充分的为官训练。在家里是孝子,当官就一定会竭诚为国;在家里能友爱兄弟,当官就一定会遵从国家法令或者上级指令;在家里是慈父,当官就比较能够善待百姓。所以,孝的理念发展为“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实际上,孝悌曾经是国家选拔官员的重要依据。两汉选官主要是察举制,“举孝廉”乃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我们在《汉书》《后汉书》的列传部分,常常看到因为孝悌而被推举为官员的人。其实,自从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历朝历代都标榜“以孝治天下”,历代帝王的谥号前面也都有一个“孝”字。汉武帝就是汉孝武帝,汉明帝就是汉孝明帝,等等。所以说“孝”乃是一种政治文化。那么,孝和政治是什么关系呢?我们看看孔子的说法。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

有人问孔子:“你怎么不从政为官呀?”孔子说:“《尚书》里说:‘人只要在家里孝顺双亲,友爱兄弟就好。为官从政,只是把孝悌的能力应用到人民百姓中去而已。’这就是政治,难道还有别的什么是政治吗?”在儒家看来,孝把国、家和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一个人在家里孝悌,就有了仁爱之心,有了仁爱之心,就会善待百姓。《资治通鉴》记载,隋文帝时候,大臣苏威说:“臣先人每戒臣云:‘唯读《孝经》一卷,足以立身治国,何用多为!’帝深然之。”所以,儒家的政治,被孟子叫作“仁政”,就是把“仁”从个人的涵养扩散到家庭、国家、天下。治国本质上就是教会人民孝悌。假如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恪守孝悌的伦理,那么,天下就不会有犯上作乱的事情发生,也就相对和谐了。所以孝悌不仅是求“仁”的切入点,也是治国安民的根本!这就形成我们中国独特的治国理念。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这五种情况,乃是最不孝的表现。子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礼记·祭义》)《中庸》说:“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立爱”就是行仁,“修身”就是“立爱”,“事亲”便是孝顺,都应当从孝敬亲人开始。所以说孝悌乃是修仁的开始,目的是让百姓家家和睦。行仁该从自己家里做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