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修心以仁:做儒雅的中国人

修心以仁:做儒雅的中国人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是修身必先修心,管住自己的心才能管住身。这就是“修心以仁”。《大学》是“四书”之一,是《礼记》的一篇,内容非常短,主要讲的就是修心的次第。朱熹临去世前三天,修改的就是他的《大学·诚意》章注,足见他对修心的重视。这么说,修心的次第就是先有知识、有文化,其次是诚意正心,再次是修身齐家,最后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只有有了正确的认知,我们才能够走出修心的第一步,这就是“格物致知”。

“仁”既然是内心的一种涵养,而且只能依赖自己的砥砺琢磨才能得到,那么,究竟怎么做,才能够涵养自己呢?一言以蔽之,“修”。儒家最为重视修身,就是管好自己的身体,管好自己的行为。可是修身必先修心,管住自己的心才能管住身。那么,如何修心呢?这就是“修心以仁”。

人是社会的人,“仁”只有在我们与他人交往时才有意义。于是,有人说,那好办,我只要在与别人交往时注意注意就行了。恰恰相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那是不行的。我们修心,首先是在平常的时候磨炼,尤其是自己“独处”的时候,然后才能临事而动。这就是所谓的“慎独”,正是《礼记·大学》的着眼处。《大学》是“四书”之一,是《礼记》的一篇,内容非常短,主要讲的就是修心的次第。自从韩愈讲授它以后,历代大儒都非常重视。朱熹临去世前三天,修改的就是他的《大学·诚意》章注,足见他对修心的重视。王阳明的《传习录》,几乎篇篇不离《大学》的章句,他的学派号称“心学”。所以,讲儒家的修心,得从《大学》讲起。

《大学》开篇有一段宗旨性的概述: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这段话核心讲的是“致知”“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常被学者称为“八条目”。其中,“治国”“平天下”是中国所有真正的知识分子的人生终极目标,是学者之根本。作为知识阶层,始终明确这一点,就叫作“知本”。换言之,每个中国士人人生的最终目标都是为国服务。北宋理学家张载把它拓展成著名的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修身是管理好自己。齐家呢?这个“家”跟今天的“家庭”有所不同。西周实行分封制度。所谓天子富有四海,拥有天下;他分封诸侯,于是诸侯有“国”;诸侯国君再分封,于是卿大夫有“家”。所以这个“家”是个行政级别。但是今天也不妨理解为“家庭”。《大学》里说:“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把家管好了,才有能力和资格“治国”。这个国当然是指诸侯国。你有了治国的经验和能力,才有资格帮助天子治理天下!那就是说,想要平治天下,就得先治理好或者管理好自己的家,想要管好家,就得先管好自己,就是修身。假如连自己都管不好,那还谈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上自天子、下到平民都是如此,这是所有人成长的必由之路!所以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那就是说,修身是基础,也是根本!一般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受自己的主观意志指挥,这个主观意志其实就是我们的心。要想修身——也就是使自己身正,必须先得心正。可是要想心正,那得诚心实意。正心诚意可不是静默打坐,如同道士禅师一般。在古人看来,心是思考的器官,意是思考的过程和结果。怎样才能正心诚意呢?得“格物致知”。什么是“格物致知”呢?“格”就是研究,“格物”就是研究事物之理,那就是研究物理,在今天,也可以理解为科学、知识。通过研究物之理,得到科学知识,从这些知识认知做人之理,就是“致知”。这么说,修心的次第就是先有知识、有文化,其次是诚意正心,再次是修身齐家,最后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去治国平天下的,有时候你有能力也没有用。孔子孟子就是这样的。周游列国,遍行天下,可是总是不得志。但是,通过这样的路径,你可以“修身齐家”,管好你和你的家。儒家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正是此意。这个“穷”可不是贫穷,而是没有好的机遇,不能实现人生抱负的意思。大部分读书人并没有良好的政治机遇,但是还是要遵循这个路径,因为他可以以此“独善其身”!你能够“独善其身”,就能够“齐家”,不仅见重于乡里,受人尊重,而且一旦有机遇,便可以直接为官,报效国家。(www.daowen.com)

按照这个逻辑,我们先得学好文化知识,明白事物之理。只不过古人所谓的“物理”是证明天理、服从天理而已。“物理”是具体的、低级的,在哲学上属于“器”的层面,“天理”是抽象的、高级的,是事物之所以产生、成长以至于灭亡的最高指导,属于“道”的层面。物之所以有生、成、异、灭,人之所以有君臣父子、昆弟朋友,乃是因为天理有天地阴阳,道理是一样的。“致知”就是明其理!你悟透了物理、天理,自然明白了人理。古人的认知当然有局限,但是物理与人理总是相通的,正如我们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通一样。我比较欣赏最近几年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这个说法。其实,不仅社会发展要科学,人自己的发展也要科学。只有有了正确的认知,我们才能够走出修心的第一步,这就是“格物致知”。

可是,仅仅能够“明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反省一下自己,往往说别人的时候,说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可是一旦自己有事,就关心则乱、浮躁无比。你浮躁、我浮躁、他也浮躁,于是斯文扫地,全社会浮躁。这就是心不束身,身不属心,心与身,两张皮。所以,有了正确的认知以后,得要“诚意”。什么是诚意?意者,心之动,就是我们心里的念头。可是对谁诚心实意呢?修自己的身心,当然是对自己了。《大学》里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诚意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对自己心里不正确的念头与想法,像厌恶“恶臭”一样深恶痛绝;对自己心底正确的念头,要像喜欢自己心仪的人一样去喜欢。有人说,我怎么可能自己欺骗自己呢,我又不是阿Q。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阿Q的影子。我们多数人都是寻常的凡人,凡人常常会带着情绪、带着好恶去生活,就容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妄断。要驱除这些妄断,得要把这个正确的“认知”刻在心里,遇到事就按这个“格”来的道理去思考和处理。这就是“自谦”。谦是恭敬的意思,自谦就是对自己的恭敬。人只有客观公正地分析、认识和对待自己,才是对自己的恭敬。所以,诚意、自谦就是要我们客观公正地看事物,宽容、恭敬地对待他人。同时,“自谦”是自己对自己的心灵的恭敬,是一种内心的活动,所以,更重要的不是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磨炼与形成,而是在自己“独处”的时候,所以说“君子慎其独也”。何况,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没有了外界的干扰与监督,完全放松,是很容易放纵自己的心灵和思绪的,那些不良或者不正确的念头,很容易一个接一个冒出来。放任自流,就是对自己的不敬。假如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都不能恭恭敬敬地对待自己的心灵,你的心是不是就“野”了,长此以往,你的行为又会怎么样?相反,你常常有对自己“公正”“恭敬”的念头和想法,那么,你就能够正确地给自己定位,始终明白自己是谁,该干什么,正在干什么。这就是《中庸》所说的“自诚明”。自己对自己诚实,那就不糊涂,就“明白四达”。

可是,万事为易,唯心为难。一个人的心里虽然有了正确的认知,但是遇到事情,心里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情感、欲望来干扰,于是,各种念头杂然相处,又乱了。所以,要“正心”。《大学》说正心,非常明白易懂:“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我们的身体、行为受制于心,可是人心呢,在愤怒的情绪、恐惧的情绪、欢喜或厌恶的情绪、担心紧张的情绪等等情况下,都会变化而“不得其正”。尤其是在有所忧患的情况下,心里装着满满的欲望与贪婪,担心吃亏,害怕占不到便宜,于是心里想着的全是自己,忘却“诚意”与“格物致知”的正确认识,行为就会“辟”!《大学》说:“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什么是“辟”呢?就是偏爱、歪斜不正的意思。一般情况下,人们对人对事,是“旁观者清”,所以不容易乱。但是,一旦事情到了自己身上,自己喜欢、亲爱的人身上,自己讨厌的人身上,自己所尊敬的人身上,自己所同情的人身上,自己所不关心的人身上,等等,就会表现出种种不同的态度和行为。过去人说:“儿子都是自己的好,庄稼都是别人的好”,多数人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好,其实是不愿意看到自己孩子的缺点,所以就会“护犊子”。俗话说“爱屋及乌”,当我们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往往只看到他的优点,似乎他没有任何的缺点;当我们讨厌一个人的时候,又往往只看到他的缺点,似乎他没有任何优点,哪怕他做了正确的事,也不认为他是对的。其实就是用一己之“心”去判断,而不是公正、客观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这就是“心不正”。所以,诚意之后,必须“正心”,就是使自己的判断摆脱各种不当情绪与因素的干扰,始终用公正的态度面对人与事,使自己的心“正”起来。这实际上就是“仁”!

如何正心呢?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情绪,为人处世常常被情绪所控制,而不是理性地思考,那就肯定“不得其正”了!孟子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求,就是寻求、探究,就是理性思考。假如我们是理性的,而不是情绪化面对问题,我们就能够正心;假如我们舍弃理性,一任于心,那就永远都不能正心!其实,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是不能够认知真理,也不是不能够正心,只是贪图方便,或者贪图利益等,舍弃了真理与本心!所以,首先得要我们主观上愿意去正自己的心。孟子说:“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梁惠王上》)假如让你把泰山夹在胳肢窝搬运到北冰洋,你说你做不到,那是真的做不到;但是,请你给年长的老人折个树枝当拐杖,你说你做不到,那是你不愿意,而不是真的不能!任何事情,你只有去做了,才能知道它究竟难不难。就好比你要知道东西的轻重长短,只有称量了才能知道。人的心更是如此!所以,正心不存在什么难不难、能不能的问题,而是主观上愿意不愿意的问题。其次,正心就是“束心”,就是管理心。怎么管呢?老子的《道德经》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人之所以心会乱,会不正,乃是因为我们看到所谓的“贤人”名利双收,便想做“贤人”,便想出名。黄金珠玉,人人贵重喜欢,于是名利、金钱、美女等等,使得人们欲望大涨,一个个心就乱了,不正了。所以,道教制定了清规,佛家制定了戒律,基督制定了律法,都要人们清心寡欲。寻常人不可能像修行的修士、道士、和尚那样去打坐清修、悟道参禅。儒家自然有自己的办法。这个办法不是不让你接触“可欲”,而是让你思考它!孟子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人人脑袋上都长了眼、耳、鼻、舌、口“五官”,可是,五官是用来干什么的呢?难道仅仅是让我们看、听、闻、说、吃吗?五官者,五管也!就是说,我们的五官,时时刻刻都可以看到、听到、尝到或者闻到各种各样的东西。面对这些东西,得思考,得管住自己。管不住自己或者不思考,那就被“引之”,就会丧失方向,迷失本心。思考什么?当然是思考内心的各种欲望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礼仪规范。常常看到有朋友的网名叫“心如止水”,什么是心如止水,并不是说让心平静得一动不动,那是道士僧尼的做法!儒家的做法,则是让心能够依据自己的理性思考,拒绝各种诱惑或者不合理的欲望。依据什么思考?思考的标尺是什么?当然就是你“格物”得来的“知”。这个“知”,本质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中庸之道,就是“仁”。当你如此这般的时候,其实就开始“正心”了。第三,修心就是修正其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在于如何面对过错。我们且看看孔子是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的。“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孔子到武城,看到子游弹琴唱歌,觉得他有点小题大做,就嘲讽说:“割鸡焉用牛刀?”结果子游用孔子自己的话反驳了老夫子。老夫子立刻就意识到了自己说话的过错,于是乎很坦然地承认错误,并自嘲说自己刚才的话是开玩笑的,子游的说法和做法才是正确的!这就是勇于面对、承认并且改正错误!这就是“修正”其心。所以,《论语·子张》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犯过错,就像天上的日食月食一样,人人都看得到。但是,君子勇于面对和改正过错,人们同样也看得清清楚楚!这就是所谓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大学》有云:“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小人面对过错,总是千方百计地掩饰,强烈地表现出自己是正确的,过错都是别人的,结果欲盖弥彰,越掩饰漏洞越多。君子一眼就看穿。所以,修正还是掩饰过错,是君子和小人的根本不同。可是,承认和修正过错,需要勇气和正确的方式。《中庸》说:“好学近乎知,知耻近乎勇,力行近乎仁!”面对过错,至关重要的是要有羞耻心!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人最大的无耻,就是不知羞耻!假如一个人有羞耻心,那么,他才是真正的有勇气的人,才有资格做君子!从方法上来讲,修正过错,需要“好学”和“力行”,就是学习他人之长,并且付诸行动。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实际上就是要我们学习别人的长处,来修正自己。认识到过错,君子应该是“闻斯行之”,就是立刻行动起来,在行为上落实、改正,才是真的“修”,这就是“力行”。假如做到了这一点,应该说,正心算是完成了!

正心就是修心,是修身的前提。以仁养心,以心束身,诚意正心的功夫深了,方可使人身心合一,为做君子打下一个基础。西方人说,人活着,就是一个心灵!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在塑造自己的心灵。正心诚意,也是如此。假如我们恒常如此,气质就会变化,成为那种看上去很随和却不随便、靠近了让人觉得温和慈爱、说起话来斯文严谨的君子。就是“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但是,这也仅仅是行“仁”的第一步。儒家文化乃是由内及外,把这个“仁”,从自己的心,推广到身,然后推广到家,以至国与天下。所以,正心诚意只是行“仁”的基础,而不是本身。那么,从行为上说,仁,从哪里人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