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性与习性:儒家观点分析

人性与习性:儒家观点分析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是说,与生俱来、没有受到任何外界因素影响的本来面目,就是人性。长大后之所以有善恶之别,乃是因为“习相远也”。孔子实际上是认为人的本性是什么,对于一个人并不重要,决定一个人的人格的主要因素是“习”。其次,“习”是建立在“学”的基础上的。从“习”的角度看儒家的人性观,我们发现人的本性无论善恶,远不如“习”对人的影响。

人性与习性:儒家观点分析

“子曰:‘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话虽简单,旨意却大。首先,什么是人性?《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就是说,与生俱来、没有受到任何外界因素影响的本来面目,就是人性。孔子并没有说人性是善还是恶,或者不善不恶、亦善亦恶。为什么呢?因为人之初生,就如同一张白纸,本来就没有什么善与恶,而且每个人都如此,没有太大差别,所以说“性相近”。长大后之所以有善恶之别,乃是因为“习相远也”。孔子实际上是认为人的本性是什么,对于一个人并不重要,决定一个人的人格的主要因素是“习”。那么什么是“习”?《说文解字》解释为“数飞也”,也就是说小鸟学习飞翔,每天反复练习才能学好。小鸟如此,人其实也一样。首先,小鸟学习飞行,不能依赖任何外在力量,只能自己不断地练习、实践。所以,一个人的本性如何,远不如他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来得重要,尤其是志向及其实践路径。你想做什么样的人,你就该有什么样的规划和行为,这样你才可能成为那样的人。比如你想做君子,便“日为一善”,长此以往,你就是个君子。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其实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做到“仁”。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自我定位是至关重要的。其次,“习”是建立在“学”的基础上的。《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什么是“学”呢?就是模仿的意思。小鸟学飞行,没有什么理论指导,而是雌鸟带着,然后自己模仿练习。你日常生活中常常跟什么样的人接触,你就会跟什么人学,模仿他,那么你的所谓的“人性”就会是什么样。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孔子对我们生活的人文环境非常重视,认为它是涵养我们人性的天然土壤。

比如重视邻里环境之美:“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里”就是邻里,与“仁人”做邻居,乃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假如一个人安家置业,不注意邻里情况,那怎么能说是聪明呢?古人非常重视邻里之美。据说远古帝舜的时候,“舜父瞽叟顽,母嚣,弟象傲,皆欲杀舜。”(《史记·五帝本纪》)舜的父亲眼睛失明人还冥顽,继母有点像泼妇,弟弟还欺负他,而且还都想杀他,生活环境过于恶劣,所以他就“陶河滨……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同上)。于是,他就在历山独自生活。结果,因为他的仁义,他居住的地方从他自己一个人居住,一年以后变成一个“聚”,就是村落,两年变成一个“邑”,就是小城镇,三年以后变成“都”,就是城市。因为人们都想跟仁义之人为邻。这个传说未必是真实的,但是在中国古代影响很大。孔子特别推崇舜,他的“里仁为美”大概就是源于此。我们所熟知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实际上就是“里仁为美”的最好诠释。

又比如重视朋友之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容斋随笔》)可是,怎么交朋友呢?“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文”倒不是指文化知识,而是指“纹饰”,即“美德”。就是说,君子交朋友目的是“仁”,方式是通过德行上的相互磨砺,达到充实与提高。而且,“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就是内心始终怀着公正、诚实之念,不和那些“不如己”的人交友。什么是“不如己”呢?并不是不如自己或者比自己差的人。指的是不跟那种与自己之德不相契合的人交朋友。这就是强调“朋友圈”的特质,也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习”。清初有部小说,叫《歧路灯》,主人公叫谭绍闻,他的父亲家教甚严,临去世给他八个字,“用心读书,亲近正人”,可是少年交友不慎,与五个小人成八拜之交,被引诱去赌博玩耍,把这八个字忘得干干净净,于是家产荡尽。假如与君子交往,“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可以得到提醒、激励,那结果就全然不同。你看看“朋友圈”有多重要!所以,“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那就是告诉我们朋友里三种人是“益友”:“直”“谅”和“多闻”的朋友。“直”,就是有正确的是非观念;“谅”就是宽宏而且讲信用;“多闻”就是有文化、有见识,广闻博见。相反,有三种人是“损友”,即有害的朋友:“便辟”,是指所谓的精明、善于走歪门邪道的人;“善柔”,是指会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人;“便佞”是指花言巧语的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但是,很多情况下,碍于面子或者利字当头,就会使得“损友”大于“益友”。而且,很多人常常还会情愿跟“损友”交流,觉得他们给自己面子,而不愿跟“益友”说实话,甚至不愿意跟家里人沟通,结果可想而知。其实,益友不仅利己,而且有利于社会和国家。“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孟子·万章下》)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家都争着跟“善士”交朋友,那不善的人就没有办法交朋友了,小人就越来越少,社会也就越来越好。那些跟着好人就学好,跟着坏人就学坏的人,就会跟着善士而向善。所以说一个人的“朋友圈”,是会变化自己的气质之性。

当然,这个“习”最重要的部分是人们的“家风”。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就是因为孩子会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传承父母的价值观念。儒家强调“孝悌”,中国人经常讲“忠厚传家”“诗书继世”等等,就是这个原因——强调“习”对人的影响。总之,我们的人文环境,是滋养我们人性之美的土壤,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人格走向。(www.daowen.com)

从“习”的角度看儒家的人性观,我们发现人的本性无论善恶,远不如“习”对人的影响。明朝大思想家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其实就是说人生来如同一张白纸,所遇环境善则人性易变善,环境恶则人性易变恶;往善的方向努力则为善,往恶的方向发展则为恶。这就是历史上为什么有时候风俗恶薄,有时候良风美俗;为什么有的地方“民心归厚”,有的地方“人心不古”;同一个人,有时候为善,有时候为恶。这个观点其实最科学,也最符合人的现实生活。这么说,“仁”和人性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仁者其性必善,不仁者性未必恶。仁与不仁或者善与恶,完全是人在成长中培育和定型的,是我们自己长期积累的结果。这实际上就是说,“仁”是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人性和“仁”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孟子说:“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孟子·告子下》)你说话、穿衣、做事都跟帝尧一样,就有“帝尧”之德,就是帝尧;你穿衣吃饭、说话做事跟暴君夏桀一样,那你就有夏桀之德,就是一个暴戾的新夏桀!与你的所谓人性并没有必然联系。人性本身并不能决定人的价值观念。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仁”虽然与人性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它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从上述“仁”的内涵来看,“仁”是用宽容、公正和恭敬来塑造我们人的心灵。有这样的心灵的人,是“无入而不自得焉”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文主义”者。西方的人文主义,倡导自由平等,是从个人、利益出发,以强调自我权利来界定自由平等的含义。仁者乃是“有诸己然后求诸人,无诸己然后非诸人”(《大学》),是倡导个人先使自己有美德,然后才要求他人有美德。它也强调个人之利,但是要人们“见利思义”,就是也要保障他人的利益。保障他人自由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两相比较,高下立见。所以,“仁”才是更有意义的普世价值观念!

儒家之道,就是遵循这个而形成的。我并不反对吸收西方优秀的文明成果,但是我反对那种不了解自己的文明,毫无民族自信,总觉得自己的文明不如人的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