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实现公正宽容,面对利与仁的中庸之道

实现公正宽容,面对利与仁的中庸之道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中庸之道,是要人公正、宽容。“仁”与“中庸”的内涵是基本吻合的,所以,我们可以说“仁者,人之道,中庸之道”。那么,君子如何以中庸之道来面对“利”与“仁”呢?实际上,中庸之道并不局限于义利关系的表现。我们生活中所有的事情,有没有能够脱离中庸之道的?同时,中庸之道既然无处不在,那就等于说,它是人世间具有普遍意义的法则,应该是人人所共守的普世价值!

实现公正宽容,面对利与仁的中庸之道

儒家的“四书”,有一个《中庸》,乃是《礼记》的一篇,专讲中庸之道。什么是“中”?一般地说,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偏向哪一面都不能叫作“中”。所以,不偏不倚、不过分、不极端就是“中”。好像有点“折中”的意思,两边都不得罪,其实大谬!“中”决然不是和稀泥的意思,更不是“刀切豆腐两面光”的圆滑。相反,中者,正也。《中庸》说“中立而不倚,强哉矫”,指公正而不偏向任何一面,才是真正的强者!“中”是君子的根本所在,所以它说:“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庸”者,用也。中庸,就是用公正的态度来为人处世。那么,你要公正,就得宽容。不宽容,裹挟私欲是不可能公正的,也就不能够中庸。所以,中庸之道,是要人公正、宽容。我们前面讲“仁”的内涵,也是说为人处世能够恭敬守礼、公正宽容。“仁”与“中庸”的内涵是基本吻合的,所以,我们可以说“仁者,人之道,中庸之道”。那么,君子如何以中庸之道来面对“利”与“仁”呢?

生活中,人们所做的任何价值判断,至少遵从两个原则,一个是从社会大众角度出发的是非原则,另一个是从自我角度出发的有利原则。反映到儒家文化里,就是“义”“利”二字。“利”比较好理解。“义”呢,前面多次讲到,就是恰当、正确的意思。这两者看上去似乎是矛盾的。尤其是董仲舒说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的话以后,很多人把它们对立起来。但是实际上,它们之间有一个很大的“交集”,就是既有利于自我,又不妨害他人。这个“交集”就是“仁”,就是中庸。《易经·乾》说“利者,义之和也”,就是这个意思。你为人处世的观念,若常常在这个交集之内,那就是秉持了“中庸之道”,做到了“仁”,那你就是君子。出了这个交集,跑到“正其谊、明其道”一边,弊衣缊袍,心忧天下,完全没有个人利益,那你就不仅是君子,而且是“圣人”,孔子也难以做到的。这样的人品质非常好,但是实际上也是偏向一端,并没有中庸,这种人非常少见,所以《中庸》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另一方面,出了这个“交集”,跑到“功、利”一边,凡事只想到自己是吃亏还是占便宜,看世界、看人生,只看对自己是否有利,以自己为中心,甚至把自己的利益当作衡量他人的标准,这种人唯利是图,所见甚小而忘记人生之大,所以叫作“小人”。《中庸》说:“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那就是说,小人在“利”上走极端,根本就谈不上“中庸”了。不中庸,不仅对他人不公正,而且会损害自己的长远利益,所以也是对自己的不公正。一个人对自己不公正,是违反常理的,即使做得再好,也难以取信于人,对他人不公正,那就更不用说了。

比如西汉的著名商人卜式。他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史记·平准书》记载:“卜式者,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亲死,式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分,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予弟。式入山牧十余岁,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其弟尽破其业,式辄复分予弟者数矣。是时汉方数使将击匈奴,卜式上书,原输家之半县官助边。天子使使问式:‘欲官乎?’式曰:‘臣少牧,不习仕宦,不愿也。’使问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分争。式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顺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於人!无所欲言也。’使者曰:‘苟如此,子何欲而然?’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于边,有财者宜输委,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使者具其言入以闻。天子以语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原陛下勿许。’于是上久不报式,数岁,乃罢式。”卜式极善经营却不贪财,跟兄弟分家时净身出户,国家反击匈奴,他捐献一半家产。汉武帝派人问他是不是想当官,或者想报冤仇?他说都不是,而且讲了一通“抗击匈奴,人人有责”之类的爱国奉献的话。可是丞相公孙弘认为这“不近人情”,怀疑他是“不轨之臣”。后来,卜式又捐献了几次钱财给国家,汉武帝觉得他是天下人民的榜样,要尊之、赏之,作为典型来宣传,可是“布告天下,天下莫应”。为什么没有人响应他呢?他的行为不好吗?原因只有一个,如此地不顾自己,对自己“不中”、不公正,不符合人情常理,就是“不中庸”,所以难以取信于人!卜式本人最终还是由于“上不悦”而失宠。

实际上,中庸之道并不局限于义利关系的表现。相反,它是无所不在的。《中庸》说:“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要说中庸之道大,天地之大,亦不如中庸之道大,连圣人也有不明白或者做不到的地方。要说它小,它在无限小的细微处也存在,连没有文化、知识的愚夫愚妇都能知道一点、做到一点,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我们生活中所有的事情,有没有能够脱离中庸之道的?肯定没有!比如在家里父子兄弟或者夫妻相处,在外与同事朋友相处等等,你公道宽厚,是不是就和和美美、诸事顺利?你过分了,我也过分,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谁都不退让,那是不是就矛盾重重、难上加难?有矛盾了,各退一步,就有转圜的余地,是不是就比较好化解,显得比较宽容厚道呢?做生意也同样如此,大家各退一步,才能达到平衡。当然,退让得多了,对自己不公正;退让少了,别人觉得不公正。所以说中庸的法则,就是在公正的基础上妥协、退让!中庸用中,目的是达到平衡,追求“和”,原则是公正公平!同时,中庸之道既然无处不在,那就等于说,它是人世间具有普遍意义的法则,应该是人人所共守的普世价值!我们看历史,自古及今,凡太平盛世时期,大多数人大体上是能够不过分、不极端地讨生活,能够公正、宽容,恪守中庸,所以才有国家康宁,四民相安的局面出现。那就说明,“仁”“中庸”并不是抽象的说教,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人人所共守的基本规则,是大家都能做到的“人之道”。

“仁者,人之道,中庸之道”,仁与中庸本质一致,内涵相同,是君子所共守的公道,那么,公道和私德之间是什么关系呢?(www.daowen.com)

一般地说,“私德”必须符合“公道”的规范。道家学派在这个方面是这样说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德经》)“道生之”:万物都是依据“道”的法则而生成的。“德畜之”:万物生成以后,道并不约束它,它的成长完全依靠自己的“德”提供营养。“物形之”:万物的外在结构,一定是依赖某种物化的条件而表现,如树木花草、鸟兽虫鱼,各有其形。“势成之”:势,时势,指以时代或者时间为主的各种条件,万物必定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存在的。这四者之中,道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最“尊”。其次以德为“贵”,这就是“尊道而贵德”。最高的德叫作“玄德”。“玄”是深远无极的意思。“玄德”是什么样子的德呢?“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就是虽然使得万物生长,但是并不因此认为万物就属于我,就去占有它;使万物生长,但是并不因此认为凡事就非我不可;抑或认为自己功劳大到可以主宰万物的命运。这实际就是“无为”,让万物顺其自然地生灭。这种“德”,体现了“道”的精髓。在道家看来,顺从“道”的“德”是最高的“德”,所以叫作“玄德”。可是,这毕竟是道家的观点,儒家也这么看吗?

儒家是比较开放的学派。历史上外来的文化,比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后来的自由民主、马克思主义等等,儒家一一接纳,并且大多都中国化了。道家学派本身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孔子还曾经向道家鼻祖老子问道呢。儒道之间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儒家有所谓“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中《周易》一经,既是儒家所奉的经典,也同样被道家奉为经典。只是儒家是从人的角度而不是天地万物的角度来阐释“尊道而贵德”的。孔子说:“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孔子家语·王言解》)这正是“尊道而贵德”的意思。就是说,道,人所共守,为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告诉你怎么做人做事;德,人遵守了道,其德行就贵,就美,没有遵守,则德有亏。道是衡量德的标尺。至于人守不守道,那完全是自己的德决定的。《中庸》说“苟不至德,至道不凝”,假如人没有好好涵养自己的“德”,那么,“人道”就无法在自己身上表现出来。这么看,道是德的统帅,德是道的具体表现。

总之,君子之道,曰仁曰义;君子之德,以仁为本。儒家的道与德统一于“仁”。“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就是说,仁是君子从生到死必有的信念、必尽的责任,不可须臾相离,而且这个信念与责任十分艰难,所以要有坚定的精神,宽宏刚毅,才能恪守不变。实际上儒家把“仁”当作“人”的标准,这个“人”不是具体的某个个人,而是泛指整个人类。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这就是“仁者,人之道”。但是,一些不了解儒家的所谓精英,总是对此表示怀疑,自从新文化运动以来,尤其在今天,不少的新派人士觉得西洋文化最符合人性,而中国文化限制人性,所以有必要看看“仁”与人性是不是相合,尽管孔子不怎么谈这个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