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成为儒雅的中国人-做个儒雅的中国人

成为儒雅的中国人-做个儒雅的中国人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面讲的是社会的儒雅,是儒家之道关于“天下国家”的学说。所以,这一讲从人的角度来阐述儒雅,讲一讲关于“人心的学说”,这就是“仁”。人而能仁,就是儒家所谓的“人文”。在儒家看来,内在的心的一面是“仁”,而外在的身的一面则是“礼”,两者兼备,谓之“内圣外王”。内在的仁,是我们心灵的涵养,决定人的人格之美,是我们中国人文主义主要的、根本的着力点。

成为儒雅的中国人-做个儒雅的中国人

前面讲的是社会的儒雅,是儒家之道关于“天下国家”的学说。可是社会的儒雅最终是人的儒雅。所以,这一讲从人的角度来阐述儒雅,讲一讲关于“人心的学说”,这就是“仁”。人而能仁,就是儒家所谓的“人文”。不少人觉得“人文”一词是从西方舶来的,因为西方有个文艺复兴,倡导的宗旨就是“人文主义”。其实,西方的所谓“人文主义”是相对于天主教而言的,在西方的传统文化里,人是神的附属物,所以,他们的人文主义是要摆脱神的束缚。因此,它首先是反对天主教神学对人性的压制,其次才强调人的价值与理念。实际上到伏尔泰以后理性主义时代,才达到真正的人文主义阶段。但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人文有所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不是任何东西的附属,而是一张白纸,因此,他需要打扮,这个打扮就是人文。“文”者“纹”也,纹饰之意,也就是打扮。《论语·颜渊》有这么一段:“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棘子成问子贡,说君子只要本质好就行了,何必注意外在的形式呢?子贡答道:“真可惜啊,老夫子平常讲什么是君子,不晓得你是怎么理解的,说这样的话,你大概要后悔的。形式和本质是一个东西的两面。如果虎豹和犬羊的皮都没有外在的花纹,你能分得清吗?”可见,“文”就是打扮、修饰。孔夫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是指人的内心和本质,“文”就是人的身、人的外在行为。“文质彬彬”,既要打扮人的心,也要打扮人的身,两者兼美,这就是我们的“人文主义”。我们应当如何“文”自己呢?在儒家看来,内在的心的一面是“仁”,而外在的身的一面则是“礼”,两者兼备,谓之“内圣外王”。这一讲从“仁”讲起。内在的仁,是我们心灵的涵养,决定人的人格之美,是我们中国人文主义主要的、根本的着力点。一个人的内心充实光大,则吃得下、睡得香,就是“不忧不惧”的君子,所以说“仁者不忧”(《论语·子罕》)。(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