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做个儒雅的中国人,礼之用,和为贵

做个儒雅的中国人,礼之用,和为贵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语·学而》说:礼之用,和为贵。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段话说了三个意思:第一,制定和施行礼,根本目的是“和”,或者追求“和”。

了解了礼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再来讲儒家的大礼,就比较容易了。应该这样说,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的每一种政治制度的存在,都是哲人对人类未来的一种理性思考的结果。所以,我们该怀着尊敬的态度去了解,而不是迷信或者持其他态度。同时,任何一种政治设想,必定有一个理想化的统治目标。柏拉图要“乌托邦”,老子要“小国寡民”。近代以来,欧美要自由民主,中国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么,儒家的大礼,作为政治制度以及社会规范,当然也有自己的目标。

我们先从孔子的理想讲起: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孔子请颜回和子路两弟子各自谈谈志向。子路一贯率直,脱口而出,说愿意把自己的豪车和高级用品跟朋友分享,即使弄坏了也不遗憾。颜回谨慎,说只求做一点好事,不张扬,且尽量不要给别人增添劳烦。子路是一副酒肉朋友的样子,有点像后世的梁山好汉。他的志向反映了一种在分配领域的平均主义思想。而颜回呢,假如是个官员,这样倒也不错,可是他并没有当官的兴趣,所以其实说的是一种内心的涵养。而孔子呢,他只说了十二个字,可是设想却极其宏大:所有的老年人没有忧愁,安度晚年;人与人之间交往,诚实而可信;所有的少年人,都能够受到关爱和照顾。想一想,这是什么样的社会?即使今天,也还远未达到。所以,孔子说的是人类的一种终极理想,是一种极宽容、极自由、极美好的社会,这种理想其实就是“大同社会”。《礼记·礼运》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大同社会”的表述,是对《论语》里孔子之志的一个具体化的注解。孔子感叹自己没有赶上大同时代,甚至连小康时代也没有赶上。大同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就退而求其次,希望能够重建小康社会。但是所谓的小康社会呢?即“礼”的社会,天下为公变成了一家一姓的王朝,所有的人民百姓也都首先为自己和家人在努力工作。所以这个时候各种制度——礼——就形成了。这些礼,有政治的(君臣)、经济的(田里)、社会人伦(父子兄弟)的等等。禹汤文武、成王周公都是极其严格地奉行这些礼的。他们宣扬礼制的内涵,用礼来考察人们的品质和揭露过错,树立讲求礼让的典范,向百姓昭示礼法的规则和权威。如果为人做事,不守礼法,有权势者也一定要受处罚,百姓就会把不守礼看成祸害。这种社会就叫作小康。

说白了,小康社会就是“礼”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假如人人守礼,各司其职,社会一定是稳定的,天下也一定太平。可是,人如其面,各有不同,你总不能让每个人的利益和想法、要求都一样吧。更何况社会的发展是挡也挡不住的,人们总想过得更好一点。那么,“礼”的社会是不是就是“整齐划一”的呢?《论语·学而》说: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这段话说了三个意思:第一,制定和施行礼,根本目的是“和”,或者追求“和”。第二,在生活实践中,假如所有的事都依据礼去做,因为人各不同,事亦有所相异,所以一定有行不通的地方。第三,“和”虽然是宗旨,但是,不能够为了“和”而不要原则,用礼节制规范的“和”,才能行得通,才是真正的“和”。就是说,孔子和他的继承者也充分考虑到了“人各不同”这一点,提出了“和”的理念。那么,什么是“和”呢?

《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把“和”与“同”相对。二者有什么区别呢?《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了齐国晏婴和国君的对话:(www.daowen.com)

(齐侯)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晏婴认为二者有质的区别。他拿厨师做汤来打比方。你看厨师,备好油盐姜梅(当醋)等调料,洗好鱼肉菜蔬,量好水的多少,控制火的大小,等等,该加盐就加,该搁姜就搁,最后才烧出一锅美味。注意,这个美味到底是出自哪一种调料或者食材的呢?谁都无法确定,可是少一味可不可以呢?又不行。那就是每种味道都共存,而且那样调料都不能过分突出自己,才有如此美味佳肴,这个就是“和”。我们常说“五味相和”,就是这个意思。饭菜只有盐或者其他的一种调料的味道,那就是“同”。晏婴还说,就如同一个乐队一样,假如始终只有小提琴一种乐器,那就很单调,没有人能听下去,各种乐器相互作用,且都恰到好处,那就是“和声”,就动人。而“同”呢?刚好相反,只要一种,正是“整齐划一”。

晏婴比孔夫子大多了,虽然他在政治上排挤孔子,但是孔子对他的评价还是不错的,他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论语·公冶长》)。晏婴对“和”的解释也正是儒家的理念。这样看来,“和”首先是容纳不同的意思,它就像一个集合,让不同的人或者事同时并存,就是有宽容之雅量。“和”用现在的话说是双赢、多赢的意思,虽然有分歧,可谁都能得益,而且能发展。一个“和”的社会,能够宽容不同的意见,满足不同的利益诉求,容纳不同的思想和理念,就像“五味相和”才能美味一样,宽容的社会才最美好。其次,“五味相和”要求油盐酱醋等各种味道相互均衡,谁都不过分,谁都能存在。所以“和”本质上是追求一种平衡或者中庸之美。儒家在文化意义上,核心就是追求平衡!平衡的本质,是公正,不公正就不能够真平衡。所以,我们中国人讲“中正平和”。前面我们说“礼”是公理,公理当然是公正的,是不同观点、不同利益同时存在的保证。所以说,公正是“和”的本质所在,“和”是公正的一种哲学表现。“和”的社会,“人能尽其才,物能尽其用”,人各为己而有序,矛盾少,丰富多彩,才容易进步。而“同”则不然,它是要整齐划一的,要求社会中的每一分子,都想法一致,做法一致,不允许异己的存在,等于是所有的人只有一个利益、一个脑袋瓜。那就像一锅只放辣椒的汤一样,并不美味,(“同”其实是墨家思想的重要方面,而墨家刚好是反儒的)这样的“汤”是没有人喝的,这样的社会也是难以为继的。比如美国在全世界推行“美式民主”,那就是“同”,而不是“和”。小布什说“自由的滋味是尝也尝不完的”,结果伊拉克尝尽了战乱的苦头。实际上,世界之所以是美好的、丰富多彩的,正是因为人们的不尽相同、人们的个性差异能够同时存在。社会之所以是儒雅的,乃是它保持一种相对平衡。平衡的社会才稳定,才能够发展,才能够儒雅,而且平衡是一种多方面相互包容的关系,不是单方面可以决定的。凡单方面决定的事物不存在平衡或者不平衡的问题。所以“和”的本质是指公正而包容。想一想,一个不包容的国家、一个不稳定的社会、一个混乱的社会,能谈得上儒雅吗?一个社会、一种制度,越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包容不同的利益和诉求,这个社会就越美好、越有活力,这个制度就越有生命力。孔子“君子和而不同”的社会理想,就是在公正的前提下,保持社会最大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的统一。

当然,古代社会分工比较粗疏,人民大体分为知识分子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合起来就是“士农工商”,谓之四民。所以,相对来说社会管理比较简单易行,四民各自追求自己的梦想,各安其职,各乐其业,就“四民相和”了。从《周官》的设计来看,它治国的目的就是“和”。它把社会各个阶层的权利、义务和分工都做了规范性的安排。上自天子、下及官员以至于庶人,都有权利、职责、奖惩等安排。从上到下各司其职,那么就天下太平了。对于百姓来说,大多数人以农耕为业,最大的利益就是土地。那么井田制下,让你耕种一定数量的田地,你的利益就在于此,至于能过什么样的日子,那就看你的努力了。总之,在儒家看来,和的社会,是一种“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大学》)。就是君子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贤能的人能够不断地被选拔为官;小人能够为赚到自己的利益而感到快乐。每个人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梦”,假如一种制度能够使大多数人圆梦,那就是一种“和”的制度、好的制度。所以古今的道理是一样的。

可是,是不是只要能“和”,其他的一切都可以不要了呢?强盗来了,我们让他抢,暴力来了,我们不反抗,侵略者来了,我们便投降,岂不是就“和”了吗?当然不是!在儒家看来,进入“小康时代”——实际上就是原始社会结束以后,人类就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追求个人利益是人的本性,西汉政论家晁错说:“民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资治通鉴》)“四方无择”就是既无限度又不相同的利益追求,求利而忘义,放任自流则必然社会失序。可是该限制谁或者不限制谁呢?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基本的或者公认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公正。怎样才能公正呢?只有公正的制度才是真正的公正。这个制度就是“礼”,这就是“制度在礼”!它的作用,就是维护公正,使得人们既可以追求自己的利益,又不伤害他人的利益。所以说“和”是有条件、有原则的。这个原则或者条件就是“礼”。在儒家看来,只有“礼”才能引导我们到达“和”的状态。实际上,礼不仅是衡量人的标准,更是衡量国家政府行为的标准。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帝王天子也必须守礼。假如官员或者国民不守礼,必然伤害别人的合法利益,那就“众以为殃”,成为大家的祸害,是要受到处罚的。这才是“礼之用,和为贵”的真谛。礼是“和”的原则,“和”是“礼”的目标。离开“礼”的“和”是不存在的,不追求“和”的“礼”也难以长久维系。“和”的社会,就是“礼”的社会!

“和”不仅是一种利益的分配,更是一种人的权利与义务的分配,也就是人伦的制度安排。这个安排,是依据“人情物理”而制定的,最能体现“礼是一种“公理”或者普世价值的特点。在儒家看来,人与人的关系和谐,才是利益和谐的核心,也是社会安定儒雅的基础。那么人与人的关系有哪些呢?那就是“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说这“五伦”是人与人关系的“达道”,也就是最高的道。君臣之间以“忠”,父子之间以“孝”,夫妇之间以“敬”,兄弟之间以“悌”,朋友之间以“信”。“忠、孝、敬、悌、信”看起来是一种无法量化衡量的美德,实际上它结合人们的日用行常,通过一定的行为规范来衡量。比如你是臣子,秉公清廉即忠;你是父亲,慈爱子女,你是儿女,晨昏定省,即孝慈;你是丈夫,尊重妻子,你是妻子,敬重丈夫,即敬;兄弟之间,兄爱护弟,弟顺从兄,即悌;朋友之间,相互诚信不欺,即信。它们常常通过各种节日、婚丧礼仪来体现。想一想,我们谁能离开这“五伦”呢?而且只有这五伦,你想增加一伦都没有可增的。我们谁又不愿意自己在这“五伦”上和乐雅顺呢?所以孔子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论语·雍也》)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至少有这五个身份或者角色。你以什么身份处世,就有什么样的权利与义务!你依据“礼”来享有权利,尽其义务,那就是“致中和”!当然,现在没有“君臣”关系。但其他四个,可以说是亘古不变的。再说,没有君臣关系,还有国与民的关系、上下级的关系嘛。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讲到中国固有的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但是现在受外来民族的压迫,侵入了新文化;那些新文化的势力,此刻横行中国;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旧道德;以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旧道德。不知道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要保存……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上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讲到孝字,我们中国尤为特长,尤其比各国进步得多……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讲到信义……依我看来,就信字一方面的道德,中国人实在比外国人好得多……至于讲到义字,中国在很强盛的时代也没有完全去灭人国家……这种特别的好道德,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我们以后对于这种精神,不但是要保存,并且要发扬光大,然后我们民族的地位才可以恢复。”(《中山丛书》)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引用中山先生的话,是顺便让大家看看先生是如何认知传统文化的。言归正传,“礼”对这“五伦”的规范,实际上规定了我们的权利与义务。你是什么身份,就按照礼的规定去做,那你一定是君子,你也一定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自己人格的尊严。假如我们每个人都如此,每家每户如此,社会从下到上,不就“文质彬彬”,不就秩序井然、儒雅有序了吗?在儒家看来,每个人都身安、家和,则国就“治”,天下就“平”。社会的每个角落都“和”,才是真正的“和”!可以说,“和”乃是儒家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天地万物生存有序的根本。所以,《中庸》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总之,儒家政治之“大礼”,终极目标就是追求“和”。《礼记·经解》说:“发号出令而民说,谓之和。”政府制定的政策、法令,让绝大多数人感到高兴,那就是“和”。实际上就是说政策具有高度的包容性,符合公众的利益,以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的不同诉求和愿望,使得人的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保持最大的一致性。但是真正的“和”,必须以“礼”为前提。“和”是“礼”的目的,“礼”是“和”的基础和保障,如同民主必须以法治为基础一样,这就是“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只是“大礼”从制度和法律的角度来“节之”,“小礼”从人伦的角度来“节之”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