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与解决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与解决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施工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程序施工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一般程序如图6-2所示。依据人民政府对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事故相关责任者实施行政处罚,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与解决

(一)施工质量事故处理的依据

1.质量事故的实况资料

质量事故的实况资料包括质量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质量事故状况的描述;质量事故发展变化的情况;有关质量事故的观测记录、事故现场状态的照片或录像;事故调查组调查研究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

2.合同及合同文件

合同及合同文件包括工程承包合同、设计委托合同、设备与器材购销合同、监理合同及工程分包合同等。

3.技术文件和档案

技术文件和档案主要是设计文件(如施工图纸和技术说明)与施工技术文件、档案和资料,如施工方案、施工计划、施工记录、施工日志、建筑材料质量证明资料、现场制备材料的质量证明资料、质量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状况的观测记录、试验记录或试验报告等)。

4.建设法规

建设法规包括《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关于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0)111号)等与工程质量及质量事故处理有关的法规,以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资质管理和从业者资格管理方面的法规,建筑市场管理方面的法规,以及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管理办法等。

(二)施工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程序

施工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一般程序如图6-2所示。

图6-2 施工质量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

1.事故报告

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报告;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同时应按照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告。

事故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名称、工程各参建单位名称。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3)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另外,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以及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2.事故调查

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人民政府的授权或委托,组织或参与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要形成事故调查报告,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事故项目及各参建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4)事故项目有关质量检测报告和技术分析报告。

(5)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6)事故责任的认定和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7)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3.事故的原因分析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必要时组织对事故项目进行检测鉴定和专家技术论证,找出造成事故的真实原因。

4.事故处理

(1)事故的技术处理。广泛地听取专家及有关方面的意见,经科学论证,制定事故处理的技术方案并实施;其方案必须安全可靠、技术可行、不留隐患、经济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处理后的工程应满足相应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www.daowen.com)

(2)事故的责任处罚。依据人民政府对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事故相关责任者实施行政处罚,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事故处理的鉴定验收

事故处理的质量检查鉴定和验收,应严格按施工验收规范和相关质量标准的规定进行,准确地对事故处理的结果做出鉴定,形成鉴定结论。

6.提交事故处理报告

事故处理后,必须尽快提交完整的事故处理报告,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事故调查的原始资料、测试的数据。

(2)事故原因分析和论证结果。

(3)事故处理的依据。

(4)事故处理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5)实施技术处理过程中有关的数据、记录、资料,检查验收记录。

(6)对事故相关责任者的处罚情况和事故处理的结论等。

(三)施工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

(1)质量事故的处理应达到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生产和使用要求、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目的。

(2)消除造成事故的原因,注意综合治理,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3)正确确定技术处理的范围和正确选择处理的时间和方法。

(4)切实做好事故处理的检查验收工作,认真落实防范措施。

(5)确保事故处理期间的安全。

(四)施工质量缺陷处理的基本方法

1.返修处理

当工程存在质量缺陷,但经过采取整修等措施后满足质量标准要求,又不影响使用功能或外观的要求时,可采取返修处理的方法。例如,某些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等问题。再如,因受撞击、冻害、火灾、酸类腐蚀、碱骨料反应等造成的结构表面或局部缺陷,在不影响其使用和外观的前提下,可进行返修处理。

2.加固处理

加固处理用于针对危及结构承载力的质量缺陷的处理。通过加固处理,使建筑结构恢复或提高承载力,重新满足结构安全性与可靠性的要求。对混凝土结构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增大截面加固法、外包角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增设剪力墙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等。

3.返工处理

当工程质量缺陷经过返修、加固处理后仍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或不具备补救可能性时,则必须采取重新制作、重新施工的返工处理措施。例如,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误用了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无法采用其他补救办法,不得不拆除重新浇筑。

4.限制使用

当工程质量缺陷按修补方法处理后无法保证达到规定的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而又无法返工处理或者返工处理被判定为经济损失太大而不值得的情况下,也可做出“减少楼层”等结构卸荷、减荷以及限制使用的决定。

5.不做处理

如果工程质量虽然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或标准,但其缺陷对结构安全或使用功能影响很小,经过分析、论证、法定检测单位鉴定和设计单位等认可后可不做专门处理。一般可不做专门处理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不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例如,有的工业建筑物出现放线定位的偏差,且严重超过规范标准规定,若要纠正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但经过分析、论证其偏差不影响生产工艺和正常使用,在外观上也无明显影响,可不做处理。

(2)后一道工序可以弥补的质量缺陷。例如,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轻微麻面可通过后续的抹灰工序弥补,可不做处理。

(3)法定检测单位鉴定合格的。例如,某检验批混凝土试块强度值不满足规范要求,但当法定检测单位对混凝土实体强度进行实际检测后的结果认定“其实际强度达到规范允许和设计要求值”时,可不做处理。对经检测虽未达到要求值,但相差不大,经分析论证,只要使用前经再次检测达到设计强度也可不做处理,但应严格控制施工荷载。

(4)出现的质量缺陷,经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仍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例如,某一结构构件截面尺寸或材料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但按实际情况进行复核验算后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时,可不进行专门处理。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挖掘设计潜力或降低设计的安全系数,应谨慎处理。

6.报废处理

出现质量事故的工程,通过分析或实践,采取上述处理方法后仍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则必须予以报废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