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必须满足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对企业发展、员工健康和社会文明有重要意义。
环境保护是按照法律、法规、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的要求,保护和改善作业现场的环境,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环境保护也是文明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建设工程项目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1)涉及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该区域内建设工程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建设的工程项目设施的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2)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项目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3)建设工程项目选址、选线、布局应当符合区域、流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4)应满足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相应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标准或要求。
(5)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应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满足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涉及可能产生放射性污染的应采取有效预防和控制放射性污染措施。
(6)建设工程应当采用节能、节水等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建筑设计方案、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建筑构配件及设备。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
(7)尽量减少建设工程施工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噪声。
(8)应采取生态保护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生态破坏。
(9)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工程项目,可能严重影响项目所在地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建设工程项目以及存在重大意见分歧的建设工程项目,环保部门可以举行听证会,听取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公开听证结果,说明对有关意见采纳或不采纳的理由。
(10)建设工程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工程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11)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
(12)任何单位不得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措施
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污染主要包括对施工场界内的污染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对施工场界内的污染防治属于职业健康安全问题,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的问题。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的防治、水污染的防治、噪声污染的防治、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以及文明施工措施等。
1.大气污染的防治
(1)大气污染物的分类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有数千种,已发现有危害作用的有10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有机物。大气污染物通常以气体状态和粒子状态存在于空气中。
(2)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①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
②高大建筑物清理施工垃圾时,要使用封闭式的容器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处理高空废弃物,严禁凌空随意抛撒。
③施工现场道路应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形成制度,防止道路扬尘。
④对于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粉煤灰、白灰等)的运输、储存要注意遮盖、密封,防止和减少飞扬。
⑤车辆开出工地要做到不带泥沙,基本做到不洒土、不扬尘,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⑥除设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各种包装物等废弃物品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⑦机动车都要安装减少尾气排放的装置,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⑧工地茶炉应尽量采用电热水器。若只能使用烧煤茶炉和锅炉时,应选用消烟除尘型茶炉和锅炉,大灶应选用消烟节能回风炉灶,使烟尘降至允许排放范围为止。
⑨大城市市区的建设工程已不容许搅拌混凝土。在容许设置搅拌站的工地应将搅拌站封闭严密,并在进料仓上方安装除尘装置,采用可靠措施控制工地粉尘污染。
⑩拆除旧建筑物时,应适当洒水,防止扬尘。
2.水污染的防治
(1)水污染物主要来源
①工业污染源:指各种工业废水向自然水体的排放。
②生活污染源:主要有食物废渣、食油、粪便、合成洗涤剂、杀虫剂、病原微生物等。
施工现场废水和固体废物随水流流入水体部分,包括泥浆、水泥、油漆、各种油类、混凝土添加剂、重金属、酸碱盐、非金属无机毒物等。
(2)施工过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①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
②施工现场搅拌站废水,现制水磨石的污水,电石(碳化钙)的污水必须经沉淀池沉淀合格后再排放,最好将沉淀水用于工地洒水降尘或采取措施回收利用。
③现场存放油料必须对库房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如采用防渗混凝土地面、铺油毡等措施。使用时,要采取防止油料“跑、冒、滴、漏”的措施,以免污染水体。(www.daowen.com)
④施工现场100人以上的临时食堂,污水排放时可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清理,防止污染。
⑤工地临时厕所、化粪池应采取防渗漏措施。中心城市施工现场的临时厕所可采用水冲式厕所,并有防蝇灭蛆措施,防止污染水体和环境。
⑥化学用品、外加剂等要妥善保管,库内存放,防止污染环境。
3.噪声污染的防治
(1)噪声的分类与危害
按噪声来源可分为交通噪声(如汽车、火车、飞机等)、工业噪声(如鼓风机、汽轮机、冲压设备等)、建筑施工噪声(如打桩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等发出的声音)、社会生活噪声(如高音喇叭、收音机等)。为防止噪声扰民应控制人为强噪声。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要求,对不同施工作业的噪声限值如表4-1所示。在工程施工中,要特别注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的限值,尤其是夜间禁止打桩作业。
表4-1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2)施工现场噪声的控制措施
①声源控制
首先,在声源上降低噪声,这是防止噪声污染最根本的措施;其次,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加工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与加工工艺,如低噪声振捣器、风机、电动空压机、电锯等;最后,可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即在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燃气机、内燃机及各类排气放空装置等进出风管的适当位置设置消声器。
②传播途径的控制
吸声:利用吸声材料(大多由多孔材料制成)或由吸声结构形成的共振结构(金属或木质薄板钻孔制成的空腔体)吸收声能,降低噪声。
隔声:应用隔声结构,阻碍噪声向空间传播,将接收者与噪声声源分隔。隔声结构包括隔声室、隔声罩、隔声屏障、隔声墙等。
消声:利用消声器阻止传播。允许气流通过的消声降噪是防治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装置。如对空气压缩机、内燃机产生的噪声等。
减振降噪:对来自振动引起的噪声,通过降低机械振动减小噪声,如将阻尼材料涂在振动源上,或改变振动源与其他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等。
⑧接收者的防护
让处于噪声环境下的人员使用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减少相关人员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④严格控制人为噪声
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无故甩打模板、乱吹哨,限制高音喇叭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凡在人口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需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晚10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停止强噪声作业。确系特殊情况必须昼夜施工时,尽量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并会同建设单位找当地居委会、村委会或当地居民协调,出安民告示,求得群众谅解。
4.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1)建设工程施工工地上常见的固体废物
①建筑渣土:包括砖瓦、碎石、渣土、混凝土碎块、废钢铁、碎玻璃、废屑、废弃装饰材料等;
②废弃的散装大宗建筑材料:包括水泥、石灰等;
③生活垃圾:包括炊厨废物、丢弃食品、废纸、生活用具、玻璃、陶瓷碎片、废电池、废日用品、废塑料制品、煤灰渣、废交通工具等;
④设备、材料等的包装材料;
⑤粪便。
(2)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
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基本思想是:采取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处理,对固体废弃物产生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①回收利用
回收利用是对固体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减量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如粉煤灰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就是对固体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典型范例。又如发达国家炼钢原料中有70%是利用回收的废钢铁,所以,钢材可以看作可再生利用的建筑材料。
②减量化处理
减量化是对已经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分选、破碎、压实浓缩、脱水等减少其最终处置量,减低处理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减量化处理的过程中,也包括和其他处理技术相关的工艺方法,如焚烧、热解、堆肥等。
③焚烧
焚烧用于不适合再利用且不宜直接予以填埋处置的废弃物,除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不得在施工现场熔化沥青和焚烧油毡、油漆,也不得焚烧其他可产生有毒有害和恶臭气体的废弃物。垃圾焚烧处理应使用符合环境要求的处理装置,避免对大气的二次污染。
④稳定和固化
利用水泥、沥青等胶结材料,将松散的废物胶结包裹起来,减少有害物质从废物中向外迁移、扩散,使得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减少。
⑤填埋
填埋是固体废弃物经过无害化、减量化处理的废弃物残渣集中到填埋场进行处置。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现场填埋,填埋场应利用天然或人工屏障,尽量使需处置的废弃物与环境隔离;并注意废弃物的稳定性和长期安全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