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泉州乡村文化记忆:好竹出好笋的奇巧福泉

泉州乡村文化记忆:好竹出好笋的奇巧福泉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泉州民间中,有一句常用的俗语,叫做“好竹出好笋”。原来的意思是枝叶茂盛的好竹,会长出茁壮幼嫩、味道鲜美的好笋。后人以此比喻好上辈会培育出好子孙。说来也是奇巧,托了金鸡的福,锦田村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为泉州府添光增彩。这是自隋朝开创科举以来,在泉州府出现首例的三世进士。后人每当谈及此事,常常感慨地说:“真是好竹出好笋啊!”

泉州民间中,有一句常用的俗语,叫做“好竹出好笋”。原来的意思是枝叶茂盛的好竹,会长出茁壮幼嫩、味道鲜美的好笋。后人以此比喻好上辈会培育出好子孙。这句俗语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长辈对晚辈只要善于启发诱导和耐心抚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句俗语来源于泉州鲤城区常泰街道锦田社区的神奇故事。

很久以前,从天上飞来一只金鸡,停落在丰州九日山上金光四射,非常耀眼。老百姓发现金鸡,个个奔走相告,上山围观并议论纷纷,有的说金鸡是吉祥之鸟才会停落在这块黄金宝地,人们为了交好运就争先恐后地冲上去捕捉金鸡。那金鸡迅速展开翅膀飞下山,歇在村里的树上(这村便取名金鸡村),众人赶紧下山继续追赶,金鸡立即飞向东方翻过山头(此地便取名翻山,即潘山村),众人仍然追赶不舍,金鸡看前面是街市便折回向西飞过黄龙溪水(晋江的一段),停落在一片依山傍水、景色美丽的田野里,村里人发现金鸡,赶快围来捕捉。金鸡已经选定在这里定居,便往田里钻不见了,村里人赶紧跑回家拿锄头来扳田(翻掘田土),人多势众,很快就把整片田地翻掘一遍,却始终没有找到金鸡。结果,这里的土壤经过深翻,变成片年年丰收的锦绣田园,故称“锦田”村,也有人说将“扳田”的谐音称“锦田”。

说来也是奇巧,托了金鸡的福,锦田村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为泉州府添光增彩。在明朝宪宗成化、孝宗弘治和武宗正德年间,锦田村相继出了傅凯、傅浚和傅楫三世进士。这是自隋朝开创科举以来,在泉州府出现首例的三世进士。

傳凯,字时举,号敬斋。父亲傅振是一位有文化教养、修心积善、德高望重的乡绅在父亲崇高品德的熏陶下,傅凯少年时即出类拔萃,专心攻读易学,成化戊戌年(1478)中进士第七名,授户部(掌管财赋户籍等)主事,后任天津八卫提督,转任行人(掌管传旨、册封等外交事务),升户部员外郎,晋户部郎中。有一次,傅凯出使南蛮国(明朝西南部的邻邦小国),宣扬大明皇朝的国威和思德,即便南蛮王有意为难,傅凯依然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使命,西南边境长期平静无事,老百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傅浚,字汝源,号石涯。父母对他既严格要求又循善诱。他立志奋发,勤苦攻读,学业大进,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弘治十二年(1499)进京参加会试,高中进士,授户部主事,尽心尽职,忠于朝廷。呕心沥血编纂我国首部《铁冶志》,分二卷二十三目。《四库全书》收录存目。(www.daowen.com)

傅楫,字延济,号石岩。童年时,适逢祖父傳凯谢归隐,成天在家与各方的后学士讲学,研讨易学和古代历史。十六岁赴省参加乡试中举,正德五年(1511)会试,高中进士,授户部行人司行人。后来他得知父亲暴病身亡是遭受奴仆暗害之故,便四处追查严惩真凶,报仇雪恨,并辞官在父亲墓地旁搭草棚守孝三十多年,是当时全国有名的大孝子。大司寇(掌管刑狱)黄光昇为他作传。朝廷赐字“苦节纯孝”《古今图书集成》载其事迹。

锦田社区傅家在前后三十四年之内,祖孙三世中进士并且分别以忠、廉、孝著称于世。后人每当谈及此事,常常感慨地说:“真是好竹出好笋啊!”后来,这句话便成为俗语长期流传下来。

讲述:傅孙义

采录:常泰街道办事处普查骨干13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