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武鱼卷是福建闽南传统的小吃,入选为“福建十大渔业品牌”,属于泉州十大名小吃之一。据《泉州市政府年鉴》和《崇武镇志》记载:鱼卷为崇武城区水产品深度加工的物产,目前加工仅限于崇武镇。崇武鱼卷的制作起源于清代,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如今的崇武古城,是不少游客们推荐的夏季度假胜地。而翻阅史书,会发现过去它是一座兵家必争的要塞,在明初建城之后,便有官兵在该地常年驻守。
驻守海域,官兵需时常出海巡查,每次出海前要准备充足的军粮,虽然该地有充沛的鱼类可供食用,但因缺乏有效的冷藏器具,每次捕捞的鱼都无法置放多日,巡航时间一长,食物补给经常跟不上。为了解决储备军粮的需要,当时驻守海域的千户侯,便让士兵们将捕捞的马鲛鱼去骨取肉,手工擂成鱼糜,配以番薯粉,再加上一些调剂口感的辅料食材,卷条蒸熟。经此处理的鱼肉随时可以食用,大大缓解了军粮短缺的窘境。
如此一来,便创造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军用干粮,其条状的鱼制品就成了当地人俗称的“鱼卷”。
时光荏苒,驻守海域的官兵在此扎根繁衍,虽后代有的从士兵变成平民,但人们仍沿袭着以海为生的传统。沿海时有台风来袭,风浪摧栀覆舟的情况屡屡发生,这也让当地人对于“进出平安、家人团聚”尤为看重。因此,人们将过去的军粮“鱼卷”进行改良,将其做成两头圆形的长条,在重要祭拜及节日中食用,寄意“头圆尾圆,长长久久”。之后,因鱼卷中蕴含的美好寓意,崇武不少人在婚宴喜事中亦开始形成“无卷不成宴”的习俗,喜宴往往会以一道鱼丸汤开席,并在一道蒸鱼卷中落幕,借此“头圆尾圆,长长久久”。
地道的崇武鱼卷必须选用崇武海域生产的优质马鲛鱼鱼肉为原料,佐以一定比例的地产番薯粉,混合均匀后,再加上当地产的肉丝、青葱末、海盐等食材,经发酵后卷条入蒸。
崇武鱼卷的制作难度,体现在鱼卷的加工均匀度、鱼肉的发酵度及蒸煮火候等,这些都极为讲究。地道的崇武鱼卷具有不见鱼肉也不含腥味,入口柔润清脆,咀嚼齿颊留香,如不挑明食材主料,初尝者常不知为何物制成。
从清代后期,崇武鱼卷开始走进市场,加工出售鱼卷的专业店面遍布崇武街,出了不少加工崇武鱼卷的高手名师。康记、蔡氏鱼卷均是代表之一。特别是近代鱼卷加工质量越来越讲究,并逐渐向周边地区出售。改革开放后,鱼卷作为崇武的特色小吃引起外来者的喜爱,销售量增加,并通过厦门口岸销往国外,在崇武民间形成鱼卷加工产业。(www.daowen.com)
随着时代的变迁,在20世纪90年代初,古城开始涌入大批游客,催生了商机,不少制作鱼卷的家庭作坊就此出现。在这群创业者中,非遗传承人钱瑞芳就是其中之一。如今,老钱家做的鱼卷与镇上其他一百多家的鱼卷作坊一样,依旧延续着手工打制的技法,通过手的温度,均匀地揉搓,将上百年的古早味存留在这道地域小吃上。
鱼卷的吃法有多种多样,刚蒸煮出锅的鱼卷,是品尝的“黄金时期”。泛着蒸汽的鱼卷外皮上附着温润的湿气,凑近一闻,能感受到周边的空气都被渲染出诱人的味道。放入口中,咀嚼之下,脆中带着鲜甜肉汁的鱼卷在齿间会轻轻爆开,混杂着海味的葱香,忽隐忽现地出没在鼻腔之中。
当地人研发了诸多烹饪鱼卷的方式,为鱼卷赋予新的生命力。对于市面上贩售的冷冻鱼卷,除了放入蒸笼中二次蒸煮的方式外,还可将鱼卷切段加入高汤调煮成汤,或以利刀将鱼卷切片,沾上少许面粉或者面包糠入锅炸成鱼片,也可以将鱼卷掰成块状,配上清脆的西芹、香菜等爆炒成菜。变化多样的烹饪手法,会激发出鱼卷更多的潜能,同时给予食客们更多舌尖上的惊喜。
20世纪90年代初,有人引进机械成批量加工生产鱼卷。初期质量跟手工制作差距很大而失败。后来一些企业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对鱼卷的配料、搅拌、蒸煮整个过程,作了科学分析,得出合理数据,克服了机械制作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质量,满足了大批量生产的要求,树立了“崇武鱼卷”产品的品牌形象。进入21世纪后,鱼卷生产成为崇武镇食品加工业的龙头产品。
至目前,崇武镇客记鱼卷的创办者龚建鸿、曼玲鱼卷的创办者林国狮、瑞芳鱼卷的创办者钱瑞芳、阿五鱼卷的创办者张修景被列为泉州市小吃制作技艺(崇武渔卷)项目的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文金鱼卷的创办者汪跃鹏被列为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底,全镇生产鱼卷的企业和家庭作坊180多家,年产量3500吨左右。2020年底,经福建省著名农业品牌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崇武鱼卷”获“2020年度福建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
供稿:黄祖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