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十音铜锣锻制技艺”于2007年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泉州洛江区罗溪的十音铜锣锻制技艺,在全国可称得上是绝无仅有,是一种历史悠久并且限于家族内部传承的特种技艺,同时也是一种依附于民间音乐的发展而存在的特色技艺。
十音铜锣锻制技艺是由“打铜”始祖黄瑞台首创。黄瑞台于明万历年间生于泉州罗溪,被人贩子拐骗贩卖到广东省潮州,养父是个打铜能手,传授给黄瑞台“打铜”技艺。黄瑞台后来被时任两广按察司佥事的罗溪人黄仕藻营救回老家,便在罗溪开始经营“打铜”,铜寮村也由此而得名。“打铜”制作技艺不仅在铜寮村传承发展,并逐步扩展到溪仔村、西坑村,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
黄瑞台打铜技艺不仅越做越好,而且自创了“十音”铜锣锻制技艺,为泉州南曲“下四管”增添一种音色柔和的打击乐。十音铜锣制作技艺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文化价值,经历明代、清代、民国的兴盛时期,虽然近几年遭遇冷落,但是十音铜锣制作技艺的发展演变过程同样是民俗民间文化的研究范畴。
十音铜锣分别由10个内径8厘米、外径11厘米、厚度约1毫米的帽形铜锣组成,按一定的要求排列,用琵琶线穿挂在一个特制的有十个空格的木架子上。演奏时,左手拿着特制的十音铜锣架、右手拿小橄榄锤敲打,也可将特制的十音铜锣架平架于腰身,悬空部分用绳子系好挂在脖子上,每个铜锣可分别敲出一个音节,十个铜锣分别敲出十个音节。
铜器乐的生产工艺一般都大同小异,但是十音铜锣制作工艺却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主要是制作中独特的“刨、削”工艺技术,采用南音的洞箫的音阶来定音。十音铜锣是闽南音乐所特有的一种乐器,主要配合南音“下四管”器乐,“下四管”声音铿锵,十音铜锣声音柔和,是南音乐不可缺少的一种铜乐器,是铜乐器里的一朵艺术奇葩。
铜锣,这种看似简单的打击乐器,制作起来却是非常的复杂,千锤百炼用在它的身上一点不为过。要锻造出一面铜锣需要经过化铜、压型、打片、锤型、抛光、定音六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有扎实的功底,才能保证制作出来的铜锣,造型美观,声音美妙动听,高低音分明,余音绕梁。尤其是最后一道工序——定音的技巧更是博大精深。这定音是锻造铜锣的重头戏,这一工序必须举锤娴熟,轻重有数,特别是最后一锤极为关键,决定着铜锣音质的好坏,所谓“一锤定音”说的就是其技术的精妙之处。
1.化铜:将铜块放在电动窑炉中将其熔成铜液,温度大概保持在1600℃左右。(www.daowen.com)
2.压型:将熔好的铜液倒在铜饼模型上,使它成为铜坯,再用钳子夹出放在铁皮上。
3.打片:过模后的铜坯需要再拿到反射炉内加热,直到铜饼通红熟透之后,再由掌炉师傅钳至造台上进行锻打。
4.锤型:由于现在锻打铜坯的过程实现了半自动化,将锻打后的铜坯放入反射炉内烤热再钳至裁剪台上,再借助电动裁剪工具将铜坯的边裁剪整齐,也就是把锣做圆,然后再用模型机将铜坯定型。
5.抛光:在锻造过程中,铜锣厚薄不是很均匀,所以需要抛光,这样锻造出来的铜锣才更漂亮。
6.定音:这是整个铜锣锻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锻造师傅将抛光好的铜锣放在铁台上敲敲打打逐个调试音准。
由于十音铜锣锻制技艺传承和应用范围的局限性,其生存发展必然要受民俗和民间文化生态的影响。当泉州南音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申报世遗的时候,作为特色关联项目,十音铜锣锻制技艺也受到了保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