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泉州乡村文化记忆-2021年卷:松亭馆历史传奇

泉州乡村文化记忆-2021年卷:松亭馆历史传奇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松亭馆位于峰尾古城后街路懋德堂东北面,坐西北朝东南,共三进,由三厅、两廊、两天井、一石埕组成,高屋翘脊,古色古香。松亭馆始建于清乾隆三年,占地面积近500平方米,因年久失修,日渐坍塌破残。由此可见,峰尾松亭馆不但有别于其他祖庙、宗祠,且具备书馆、医馆等多重功能,其间蕴含着流传于市井巷陌的传奇,人们或许可从其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存史鉴真。

松亭馆(又名“后馆”)位于峰尾古城后街路懋德堂东北面,坐西北朝东南,共三进,由三厅、两廊、两天井、一石埕组成,高屋翘脊,古色古香。中厅为硬山式屋顶,前后两厅为悬山式屋顶,抬梁结构,清代建筑风格。

松亭馆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占地面积近500平方米,因年久失修,日渐坍塌破残。由于面积较大,后人无法全面修葺,故于1993年由族人刘继法首倡,发动善男信女捐资助建,并由刘清财、刘清枝等十人共同协力筹建,另有新加坡华侨刘金荣、刘培玉、刘山九等慷慨赞助,终于在后馆西面巷道原址重建松亭馆供奉诸神的主馆,修旧如旧保持原馆风貌,四根立柱雕刻两副楹联“鞭催赤兔下松亭,刀偃青龙扶汉室”“千秋义勇无双士,万古尽忠第一人”。从对联中看出描述的是关羽,仿佛让人联想到《三国演义》中手持青龙偃月刀、坐骑赤兔马的关云长叱咤风云的场面……。而历史上的松亭馆也的确开设过文武馆,培育出文武双全的俊杰英才,乾隆丙午年举人第一名解元刘大用,清道光己酉科武举人刘金标等,可见峰尾古城是育才树人的一方热土。

松亭馆内主要奉敬的是“协天大帝”(关夫子)、“吴帝爷”“陈大人”“吴大人”“马将军”等列位神明,但最吸引人眼球的是正厅中有一醒目的牌匾“妙道回天”,据传说:清同治元年(1862)“八仙”飞渡圭峰塔下湄洲湾,“八仙”中吕洞宾曾降临松亭馆讲道授医,并留下珍贵《本草经》和多种植物类药物秘方,且详细讲明药物的出产地、别名、形态、药性和治疗功能等,为松亭馆留下极其有价值的民间医药文化遗产。

松亭馆传说中还有举峰尾楼仔刘博习患顽固性皮炎到处求医,久治不愈,后到松亭馆求药又巧遇吕洞宾降临并开出药方和题词“妙道回天”,刘博习按药方治愈顽疾,感恩戴德;还记载同治六年(1867)峰尾人刘捷其患下肢胫骨溃烂(俗名“臭脚裂淋”)到此求医,还有峰尾人刘大见小时得病,都曾来松亭馆求药医病痊愈。(www.daowen.com)

由此可见,峰尾松亭馆不但有别于其他祖庙、宗祠,且具备书馆、医馆等多重功能,其间蕴含着流传于市井巷陌的传奇,人们或许可从其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存史鉴真

从松亭馆的传说中,我们认为,可以用科学、分析的态度去寻找、对待散落在民间的文化瑰宝,认真研究闽南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所形成的祠堂、书院、书馆等有形文化内容和风貌特征,提高全社会保护“非遗”的自觉意识,更好地传承保护神韵独具的闽南生态文化区域和景点

搜集:刘宗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