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秦汉韬略:党人的清议策略及其重要性

秦汉韬略:党人的清议策略及其重要性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渺茫的国家前途,残酷的政治现实,坎坷的个人命运,使官僚士大夫和学生不畏权势,对当时的政局提出尖锐的批评,而对忧国忧民的人物则大加赞赏,这就是所谓的“清议”运动。“清议”是无权的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反对外戚、宦官,宣扬自己主张的最主要的策略。“清议”是党人抨击外戚、宦官腐败政治的一种手段,也是党人制造舆论的重要方式。

秦汉韬略:党人的清议策略及其重要性

渺茫的国家前途,残酷的政治现实,坎坷的个人命运,使官僚士大夫和学生不畏权势,对当时的政局提出尖锐的批评,而对忧国忧民的人物则大加赞赏,这就是所谓的“清议”运动

“清议”是无权的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反对外戚、宦官,宣扬自己主张的最主要的策略。在“清议”运动中,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经常聚在一起“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所谓“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就是他们之间互相标榜,互相捧场,从而使其中的一些领袖人物,如陈蕃、李膺、郭泰等名声大增,这不仅扩大了他们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促进了知识分子与“清流”官僚士大夫终于结合在一起,成为“党人”。所谓“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就是议论朝政,对外戚、宦官的专权、腐败进行直接的抨击。

“清议”是党人抨击外戚、宦官腐败政治的一种手段,也是党人制造舆论的重要方式。他们对于朝廷施政的好坏,官吏人品的高低,以及吏治的清浊等众多方面都加以品评。而品评的结果又被编为生动形象、朗朗上口的谣谚广为传播,这就更扩大了这种舆论在社会中的影响,从而起到扬善抑恶的作用。如桓帝时有周福(字伸进)和房植(字伯武)两人,周福无能但因曾为桓帝的老师而官至尚书,同郡的河南尹房植刚素有盛名,于是党人就对两人清议,后传为谣谚“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获印周仲进”,房植被誉为“天下规矩”意在颂其人品高洁,周福被称为“因师获印”,暗讥其庸碌无才,只因侥幸为帝师而得官。另有谣谚如“天下楷模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赞李元礼(李膺)为“天下楷模”言其品德高尚,陈仲举(陈蕃)为“不畏强御”,言其为官刚正不阿,王叔茂(王畅)为“天下俊秀”,是说他公正严明。当时,对众望所归的全国35名士人,封“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的称号,“君”意为当世所敬崇,“俊”意为人中的精英,“顾”指能以德行引导别人,“及”指能引导别人赶上先进,“厨”指能以财救助别人。(www.daowen.com)

党人的这些评议虽有互相标榜之处,但他们所褒扬的大多是不畏强权,敢于同外戚、宦官等恶势力斗争的正直之士。这种清议虽对改善吏治,惩恶扬善,扭转社会风气起不到根本作用,但党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的慷慨正直之语对贵戚权宦,奸佞之徒还是有一定的威胁抑制作用的,因而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纷纷急着上门结交。再者,“清议”的结果往往被当作谣谚而得到广泛传播,可以使广大人民对东汉政治的腐败、黑暗有较清醒的认识,并自觉加入党人斗争的行列,从而壮大了党人的声威和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