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胡亥和李斯三人本是因为互相利用而暂时勾结在一起的,这就决定他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不可避免。赵高利用自己的职权,常侍禁中的特殊地位,处心积虑进一步控制胡亥和朝政。被赵高所杀及因报私怨而伤害者众多,赵高深恐朝臣入朝奏事对自己不利,便借胡亥恶闻农民起义情况而对胡亥说:“天子之所以尊贵,是由于群臣只能听到他的声音而不能见到他的容貌,所以称为‘朕’。而且陛下年纪还轻,未必什么事都懂,如果上朝理政,一旦处事出现不当的地方,就会在大臣们面前暴露短处。陛下不如拱手深居宫中,跟我学习法令,大臣们把公事呈奏上来,您和我就一起处理。如此一来,大臣们就不敢再上奏一些混淆是非的事情,而天下的人就都会称颂陛下为圣主了。”昏庸的胡亥不仅没能识破赵高的阴谋,反而依其计,“常居禁中,与高决事”,结果朝中大臣“希得朝见”,朝中一切大事遂“皆决于赵高”。赵高就这样通过哄骗的伎俩驾空胡亥,堵塞了群臣的进谏之路,由此,赵高窃据了朝中的实权。
赵高权势的迅速膨胀,使他和李斯的矛盾尖锐起来。对赵高而言,贵为丞相的李斯,无论地位还是名分都是自己独揽大权的严重障碍,而且也是他和胡亥沙丘矫旨篡位的唯一知情者,因此在赵高眼里李斯始终是一块非除去不可的心病。于是赵高设下圈套,让李斯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踏入死地。当时,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在关东地区轰轰烈烈地兴起,并迅速向关中地区挺进,秦帝国面临严重的威胁,利用这一事实,诡计多端的赵高装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请身为丞相的李斯对胡亥应有所劝谏,并自告奋勇地说等他看见胡亥,有空就来告诉李斯以便其进宫劝谏。随后,赵高接连三次在胡亥正与宫女宴饮作乐的时候让李斯前来劝谏,结果胡亥认为这是李斯有意为难他而大为不满。赵高见阴谋得逞,便趁机在旁进谗言说李斯有“裂地而王”的野心,又诬告李斯担任三川郡守的长子李由在所辖境区任起义军公行,李由不仅不出击,而且与起义军有书信来往。这样,李斯以谋反和背叛朝廷的嫌疑被捕入狱。
为了置李斯这个篡权道路上的绊脚石于万劫不生之地,赵高对狱中的李斯颇费了一番心思。置李斯这个政敌于死地,就必须让李斯承认其“谋反”的罪行。于是赵高令人对李斯刑讯逼供,迫其承认。李斯在酷刑之下只好招供,但李斯并不甘心就此冤死,他在狱中暗暗向胡亥上书辩解,希望得到饶恕。然而李斯的上书被赵高扣压了。为使李斯彻底屈服,不再翻案,赵高又令人假扮御史、谒者、侍中等官员反复审讯李斯,只要李斯稍有否认谋反之词,就加以严刑拷打。通过这种以假乱真、刑讯逼供的手段,终于使李斯不敢翻案了。当最后胡亥派人向李斯验证口供时,李斯以为又同前几次一样,不敢再改变口供而承认了自己的谋反之罪。于是,二世二年(前208)7月,李斯具五刑,腰斩咸阳,夷三族。(www.daowen.com)
如果说利令智昏的话,那么从李斯的悲剧下场中我们是否也可说“权”令智昏?由于贪恋手中的权贵,李斯首先是在确立嗣君这一重大问题上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充当了赵高、胡亥矫旨篡位的帮凶,继而又甘愿与昏君、奸佞沆瀣一气,从而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深渊,故尔,无私方能智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