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陕西法门寺地宫佛骨舍利盛大开幕,惊艳大唐人生观

陕西法门寺地宫佛骨舍利盛大开幕,惊艳大唐人生观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把佛骨请出来的时候,要举行盛大仪式送佛骨,佛骨在迎接的路上时,要有仪仗队护送。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佛指舍利 ⊙这枚出土于陕西法门寺地宫的佛骨舍利为释迦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也是唯一一枚流传于世的佛指舍利。但奈何大唐人们如此喜爱,对佛祖的信仰,在他们看来,他们所坚持的是一种普世的人生观。到了懿宗时期,迎佛骨的活动变得更加“疯狂”。皇帝都做得这么到位,百姓就更疯狂。

陕西法门寺地宫佛骨舍利盛大开幕,惊艳大唐人生观

如果你穿越到唐朝的时间是贞观十九年(645),那么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要离开长安,因为这一年玄奘回长安!不管你是不是玄奘法师的粉丝,都要好好感受一下。法师回来那天,长安百姓夹道欢迎,甚至造成大唐道路拥堵。玄奘法师回来的十天时间里,整座长安城的百姓都在为他的归来而庆祝。商人们也不正常营业了,商店都关了门,大唐官员也在为玄奘法师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

尽管当时唐太宗在洛阳出差,皇帝不在,作为臣子,官员们更是尽心竭力地准备着,办了一场热闹的迎接仪式。请各位自行脑补普天同庆,百姓尖叫痴迷的场景。迎接玄奘法师,也算是长安城中参与人数众多,长安百姓印象比较深刻的一场佛事活动。

如果要找一个比这次活动更盛大更轰动的,那就是迎佛骨。迎接玄奘法师回长安这样的活动,只有在贞观十九年才能看到。但迎佛骨的活动,整个大唐一共举行了七次,作为普通老百姓,能看到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佛骨就是佛祖的舍利,皇帝认为此物吉祥,喜欢把原本在寺庙的舍利迎回家,然后天天供奉它、瞻仰它,以求佛祖保佑。舍利不是高僧,所以它不会自己走,也没法长翅膀飞到皇宫里。高僧大德的舍利更是佛寺之宝,所以即使贵为天子,皇帝也得派人去迎,还得恭恭敬敬地迎。对所有信佛的人来说,丢命都不能丢佛骨。所以迎接佛骨的仪仗队必须要严肃、安全、谨慎。把佛骨请出来的时候,要举行盛大仪式送佛骨,佛骨在迎接的路上时,要有仪仗队护送。虔诚的百姓趁此机会在路周边等着,想着远远看一眼佛骨也是有福气的。等佛骨被迎到目的地,最盛大的迎接仪式就会开始。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佛指舍利
⊙这枚出土于陕西法门寺地宫的佛骨舍利为释迦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也是唯一一枚流传于世的佛指舍利。

比如武则天女皇是这样迎接佛骨的:让皇宫采购办买最好的佛教用品,经幡和各种香烛,更新了佛骨的“日用品”后,佛骨还要“听音乐”的。太常音声人们的工作任务下来了,这次要去洛阳一路演奏回长安呢!等到佛骨“安顿”下来以后,供奉瞻仰祈祷这些仪式也逐个展开,这样的迎接仪式,来回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和钱财。但奈何大唐人们如此喜爱,对佛祖的信仰,在他们看来,他们所坚持的是一种普世的人生观。所以迎佛骨的过程,庄重而神圣,一切的花费都是应该的,而且花费得越多才越虔诚。

当然,总有人对佛祖不那么痴迷。所以迎佛骨并不是全民都喜闻乐见的事,记得韩愈写过“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是他被贬官后写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里的一句诗。那时的韩愈一没贪污,二没以下犯上。他按时上班,绩效不错,没迟到早退,可他究竟做错了什么?就一件事,他不同意宪宗迎佛骨。(www.daowen.com)

捧真身银菩萨·唐
⊙法门寺地宫出土。菩萨高髻,涂深蓝色,头戴花蔓冠。上身袒露,斜披帛巾,双手捧上置发愿文金匾的鎏金银荷形盘。着羊肠大裙,左腿屈右腿跪于莲花台上。花蔓冠边缘饰珍珠一周,冠中有坐佛。金匾呈长方形,有匾栏,栏上贴饰十六朵宝相花,衬以蔓草,内饰联珠纹一周。

据宪宗自己说,当时他生气的理由是这样的:韩愈写《谏迎佛骨表》,对皇帝而言,有人进谏说明自己是成功的。但是韩愈却说“信佛的皇帝活不长”,幸好有人求情,才免了韩愈的死罪,被贬为潮州刺史。

其实韩愈文章的主旨不是这个意思,“信佛的皇帝都活不长”这个段落实际只是个开端,《谏迎佛骨表》的核心内容是要皇帝听从孔子的话:“敬鬼神而远之。”虽然韩愈把圣人抬来了,但皇帝依旧“我行我素”,佛骨要迎,佛祖要信,二者都不能停。

到了懿宗时期,迎佛骨的活动变得更加“疯狂”。懿宗说了:“见佛骨一面,可以死而无憾。”他亲自到皇宫门口迎接佛骨,然后韩愈说的话应了准。皇帝都做得这么到位,百姓就更疯狂。这次迎佛骨,一路上顶礼膜拜的,那是正常佛教徒;一路上一步一拜的,是非常虔诚型佛教徒。佛曰:善哉!善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