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在前面分析,德化是在清代才把青花瓷作为一个新的品种来烧造,以前人们所认为的德化自明代大量烧造青花瓷器的看法,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
从目前的发现看,福建青花窑地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即闽江上游流域的闽西北地区、晋江流域的闽中地区、九龙江流域的闽南地区。根据瓷器的不同特征,可初步把福建青花瓷器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明代中晚期、明末清初、清代康熙至道光时期、清代末期。
总而言之,闽南的青花瓷器属于前两个发展阶段,而闽中的青花瓷器多为后两个发展阶段,这当然不是绝对的,如安溪的青花瓷器从明代中期一直延烧至清代末期。福建自明代中期以后,烧造青花瓷器突然兴盛,可考虑是外来因素影响所致。
明代中晚期,青花瓷器从江西分两路影响福建青花瓷器,一路是从江西出发,经广东的大埔一带传到福建九龙江流域的闽南地区,再影响晋江流域;另一路是直接从江西传播到闽西北的闽江上游流域地区。但到了清代,德化青花瓷器崛起,结合自身的传统,反而以强大的势力影响福建青花瓷窑。
德化窑生产的青花瓷器虽然品种繁多,但实用性强,主要为碗、碟、盘、瓶、香炉等,雕塑类产品极为少见到。
青花题材取材丰富,有人物、自然景物、动物图案、植物图案,具体来讲,人物类中有高仕图、李白醉酒,题“志在书中”“展兴半炷香”文字的书斋攻读;植物类中有佛手、牵牛花、石榴、花篮、牡丹等;动物纹有云龙纹(不只装饰在器内,而且延伸到外壁),还有城楼纹等,都是令人感到亲切的德化窑青花瓷器的典型装饰题材。德化窑也盛行文字装饰,如题诗句“雪白山上高士卧,月明花下玉人来”“月中丹桂连根拔,不许旁人折半枝”“春色杏花香千里”“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在德化窑中极为常见。
德化窑在装饰上注意青花纹样与白地之间的青白对比。德化窑产品质地洁白,以白见长。瓷工们在设计时注意使这一质地的特点得到充分的表露,因而以白底青花的数量居多,同时青花大都质朴洗炼,保留较大的白地空间,显示了白瓷魅力,这一点在福建青花瓷中非常突出。
德化窑的款识有双字作坊款、单字款、画形款、印章款、纪年款等,但以双字作坊款最为常见,基本上都寄托美好的含义,因而大多为“玉”“裕”“珠”“利”“吉”“玲”“美”“宝”“月”等字。(www.daowen.com)
德化窑青花瓷器不但极大地影响晋江流域的青花瓷窑,如清代永春窑、安溪窑的青花瓷器与德化青花瓷窑已趋同一致,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全福建的青花瓷窑,使得福建清代青花瓷器的风格一脉相承,造成这个争原因关键在于信息传播以及陶工的互相往来。
闽北的民间窑场以烧制青花瓷器为主,以政和县的东平窑规模最为宏大。窑地分布在松溪河支系的碗厂溪、界溪两岸,东起安田村,西至平岩村,前后绵延15华里。现尚存窑炉3座,为简陋的阶级窑。特点是形体矮小,结构简单,节省材料与劳力,炉温易于掌握,瓷器装窑烧成周期短,即使是单家独户也能进行烧制与销售活动。瓷器以青花瓷居多,还有少量的白釉和酱釉器,胎骨呈白色,细腻坚致,釉永光滑明亮,白中微泛青灰,青花发色黑蓝、泉蓝、淡蓝、普蓝等。纹饰取材广泛。常见的有火珠云龙、海水云龙、花篮纹、绶带纹、飞凤、水竹、圈点纹和“百寿”“兰色杏花香十里”字样。产品种类有碗、碟、杯、匙等饮食器皿,风格是与德化窑完全一致的。事实上,据当地的《赖氏族谱》记载:东平窑系本省德化县赖氏、许氏工匠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开创,衰于光绪年间。
东平窑而外,闽北建阳的大路后门、南山、小湖,浦城的珠塘和光泽等地烧造青花瓷器。其中大路后门窑的“晨兴半炷香”的书生课读纹盘、折技纹、束莲重圈纹碗等制作的花色尤为明丽。与德化窑的制作风格如出一辙。据德化《颜氏族谱》记载:有清一代,颜氏家族不断有人前往建瓯、建阳等地筑窑制瓷。
出窑
1990年9月、1993年5月,考古队两次在华安县下东溪窑地调查,并有简报。有人认为下东溪头窑址可能为“漳窑”遗址,在下东溪头窑地,漳瓷类标本少见,大部分为青花瓷器。装饰题材很多,其中有牵牛花、花篮纹,款识为作坊款在德化是最为常见的款识之一,而且溪头窑青花纹饰有断裂现象,这些产品可视为源于德化窑青花瓷。当地老人说,下东溪头窑的烧瓷师傅是来自德化姓苏的制瓷家族。
可见,德化窑青花瓷具有独特风格,窑地数量多,产量庞大,而且还影响全福建青花瓷器的生产,在中国民窑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值得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