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竹溪古韵:厚街茶楼的旧时兴盛

竹溪古韵:厚街茶楼的旧时兴盛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跟广州一样,厚街人也喜欢饮茶,因此旧时厚街的茶楼酒店业特别兴旺。据说,广州的茶楼业萌芽于清光绪年间,厚街第一家茶楼何时开张,无人查考,但茶楼“新纪元”“安乐居”一说开张于辛亥革命成功之后,一说开张于20世纪30年代。厚街人上茶楼泡茶很流行,成了一道风景。无论船或人,拍拖总是两个、成双,故茶楼把二角唱成拍拖。光阴荏苒,人世沧桑,而今这种“茶楼旧韵”虽已变换,但这种茶文化的流风余韵仍在厚街依稀可寻。

竹溪古韵:厚街茶楼的旧时兴盛

跟广州一样,厚街人也喜欢饮茶,因此旧时厚街的茶楼酒店业特别兴旺。

据说,广州的茶楼业萌芽于清光绪年间,厚街第一家茶楼何时开张,无人查考,但茶楼“新纪元”“安乐居”一说开张于辛亥革命成功之后,一说开张于20世纪30年代。

厚街人上茶楼泡茶很流行,成了一道风景

自有茶楼伊始,业界就设置了一套暗语,从1-9,依次以支、辰、斗、苏、马、零、候、庄、弯作为代码,在茶楼业间使用。广州人喜欢饮茶,这些代码不久便成为广州家喻户晓公开的秘密。厚街人也酷爱饮茶,这些代码当然也在厚街村间传播开来。不过,其余代码流传不广,唯“斗”“零”(厚街音读作dou long“兜拢”)在竹溪各村妇孺童叟皆知。他们习惯把5分钱称作“斗零”。因为明、清时期制造的银圆,5分面值的重3分6厘,“斗”是3的代码,“零”是6的代码,3分6厘银圆是5分钱,所以叫一个斗零。

话又说回来,无论是厚街的“安乐居”“新纪元”,涌口的“得心楼”“多男楼”“金利”,桥头的“邓德记”各茶档,在每天开市的时间,都是“嘘嘘冚冚”、嘈嘈杂杂好不热闹。茶客们围坐在八仙桌边,面前各摆着一个茶盖盅或一桌人共用一个茶壶,客人前各有茶杯,“企堂”(专司冲茶及计费的伙记)手提大肚铜水煲、肩搭抹布,一见客人揭开茶盅盖或茶壶盖便立即在盅内或壶内续上开水,干脆利落,绝不用客人催促。伙记们双手捧着蒸笼,在各八仙桌之间,“叉烧包”“猪油包”“排骨”“烧卖”高声叫卖,穿插在茶客之间。有些茶楼(如安乐居等)内还有女伶卖唱,用一把摺纸扇,上写许多粤曲或流行歌曲名,任客人点唱,一般都是唱完由客人的兴致随意打赏。

“埋单”更有特色。客人一站起身,“企堂”便及时走到桌前边收拾碗碟,边默算客人的消费数目,不等客人走近收银台前,便高声“唱”出客人应付的金额。收银员亦高声如数应和。(www.daowen.com)

客人若只食了一角钱的东西,“企堂”“收银”唱和的是“开嚟(即“来”的厚街音)旦底”。(“旦”字的底是“一”,故谓)。

若客人只食了二角钱的东西,唱和的是“开嚟拍拖”。由于从前厚街交通不便,出入都要乘船,而东莞到广州的“省渡”,恰是小拖轮,拖着没有任何动力的客渡,一先一后行驶,当要靠岸时,小拖轮便拍紧客渡并排行驶,称为“拍拖”,后来人们把男女青年并排散步也叫做“拍拖”。无论船或人,拍拖总是两个、成双,故茶楼把二角唱成拍拖。

由此类推,三角钱,唱和成“顺便”,厚街音“便”“边”音近,而“顺”字的边则是“川”(3竖)。四角钱,唱和成“横目”(“目”安横看是“四”)。五角钱,唱和成“抓住”(厚街音读成lá jǜ)用五只手指抓,表示“5”。六角钱则是“孖三”。至今人们在读相同两个数字时,仍沿用“孖”字,如“孖2”“孖3”等。七角钱是“礼拜”,一星期七天,相传上帝创世用了七天,故解放前一直把“星期”称作“礼拜”。八角钱为“礼拜突一”,(“突”是在某数量基础上“超出”多少的意思)。九角钱,叫“阿狗”,(厚街音“狗”“9”同音)。至于一圆以上我们就不知道了。

假如,连续两拨或三拨客人消费的金额相同,则第一位唱和的是“开嚟”,第二位唱作“又是”,第三位则唱作“跟尾又嚟”。假如几位不同消费金额的客人同时埋单,就要唱明客人的特征。如:毡帽客、长衫客,是的客(即手持“文明棍”的客人)等。

光阴荏苒,人世沧桑,而今这种“茶楼旧韵”虽已变换,但这种茶文化的流风余韵仍在厚街依稀可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