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竖曲线高程放样计算和安全性分析

竖曲线高程放样计算和安全性分析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变坡点处坡度发生急剧变化,为了行车安全,要在其两相邻坡段之间加设竖曲线。当竖曲线为凸形曲线时取“-”号;当为凹形曲线时取“+”号。试计算竖曲线上里程为K6+435和K6+635的高程。

1.竖曲线的概念

铁路、公路线路纵断面上,两相邻坡段的交点称为变坡点。在变坡点处坡度发生急剧变化,为了行车安全,要在其两相邻坡段之间加设竖曲线。竖曲线按顶点的位置可分为凸曲线和凹曲线,如图5.4.1(a)所示。按性质又可分为圆曲线形竖曲线和抛物线形竖曲线。用抛物线过渡在理论上似乎更为合理,但在实际上用圆曲线和用抛物线是非常接近的,因此,我国竖曲线均采用圆曲线。

2.竖曲线要素计算

(1)线路竖向转坡角。

相邻两坡段的坡度代数差,称为转坡角。如图5.4.1(b)所示,由于线路设计的允许坡度一般都很小,所以可以认为ω 等于相邻坡道之坡度代数差,近似计算公式为:

式中 ω——正时为凸曲线,负时为凹曲线。

坡度i在上坡时为正,下坡为负。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是考虑了坡度符号后的差值。

(2)切线长。

切线长T =Rtan(ω/2),因ω 很小,则有T=R×ω/2,根据式(5.4.1),竖曲线计算公式为:

(3)竖曲线长。

(4)外矢距。

因为转坡角很小,外矢距采用近似计算公式为:

3.竖曲线上各点高程

由于ω 角很小,如图5.4.2所示,T、x相当于水平距离,y相当于高差,从图中可得

图5.4.2 竖曲线计算

因y与x相比,y值很小,故y2可略去不计,则

(www.daowen.com)

式中 Hi——曲线上任意点高程;

H′i——该点在切线上的高程,也就是坡道线上的高程,称为坡道点高程;

yi——该点的高程改正。当竖曲线为凸形曲线时取“-”号;当为凹形曲线时取“+”号。

坡道点高程Hi可根据变坡点高程H0、坡度i及该点至变坡点的距离求算,计算公式为:

式中,自变坡点至待求点为下坡时,(T-xi)×i取负值,上坡时取正值。

根据以上式(5.4.6)、(5.4.7),竖曲线任一点高程计算式为:

【例5.4.1】 已知线路一方为上坡,其坡度为+2.5%,一方为下坡,其坡度为-4.981‰,变坡点里程为K6+470.00,高程H0为41.299 m,竖曲线切线T为239.848 m,半径R为16 000 m。试计算竖曲线上里程为K6+435和K6+635的高程。

【解】(1)计算竖曲线起终点的里程:

终点里程=变坡点里程(K6+470)+239.848=K6+709.848

起点里程=变坡点里程(K6+470)-239.848=K6+230.152

(2)计算竖曲线各点高程:

由起终点里程、变坡点里程及待求点里程可知:K6+435在坡度为+2.5%段,K6+635在坡度为-4.981‰。由此可算出:

XK6+435=6 435-6 230.152=204.848(m)

XK6+635=6 709.848-6 635=74.848(m)

HK6+435=41.299-(239.848-204.848)×0.025-204.8482/(2×16 000)

=39.113(m)

HK6+635=41.299-(239.848-74.848)×0.004 981-74.8482/(2×16 000)

=40.302(m)

竖曲线上其他点计算方法与此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