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三国文化影视研究综述

新三国文化影视研究综述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三国时期历史文化的推广和传播是推动相关动漫产业发展的动力之一。基于部分观众的建议,当时的广电总局宣布停播该剧,并对其提出了修改意见和要求,责令相关单位对剧中三国人物的设置和故事情节进行修改。其制片人表示,我国应当尽快完善历史剧审核、播出的相关法律,以降低电视剧生产、制作、传播中面临的不确定性。

新三国文化影视研究综述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最具世界性的,借由动画片《三国演义》将重信、重义这一极具东方神韵的价值观推广到世界各地,这是合作双方共同的目标。

——石田俊三郎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我国的文化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仁、义、礼、智、信等正面的道德观念,众多恶性也在文中有鲜明的表现。青少年阶段是“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青少年在欣赏《三国演义》时会很大程度地受到它的价值观的影响。王群[156]老师表示,《三国演义》在翻拍成为影视剧和动画片时,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作品给予青少年正面的影响。从创作的角度来说,我国的动画片创作还处于发展的上升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我国名著《三国演义》改编的同名动画片运用现代的技术手法和动画的表达方式,诠释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展现出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也给予青少年一个了解历史的机会。王鹏[157]老师作为该片的编剧坚持“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历史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这三“统一”原则,为我们呈现出了一部能够延续名著精神和内涵的伟大作品。

动画片《三国演义》在2009年热播,它代表着中国动画片创作的一个积极尝试。刘畅、李阳[158]两位老师表示,电脑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对传统工笔画的代替,更是对其的一种延伸与发展,是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在动画片中的应用。虽然,它最初出现的目的是模仿工笔画,然而正如一个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艺术也遵循同样的发展规律。每一个时代,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它们是难以复制,也不该被复制的,艺术应当永无止境地向前发展。

对三国时期历史文化的推广和传播是推动相关动漫产业发展的动力之一。动画能以一种浅显易懂的方式表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石含璧[159]老师认为,以“三国”为题材的动漫产业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地借鉴日本动漫的发展模式,使我国的相关动漫产业更加完善。除了发展动漫本身,还可以通过动漫周边和相关会展等进行文化的传播,这也有利于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发展。这种发展方式,离不开政府部门、动漫公司的大力支持,通过一系列的方式进行推广和传播,真正实现我国动漫产业的持续发展。

李三强[160]老师总结了《三国演义》动画的出现对于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启示:首先,在题材的选择上,我们应当摆脱局限性,放眼世界进行选材;其次,在动画的创作上,应当扬长避短,体现出自己的优势;最后,更加深刻地挖掘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展示特色文化。

现阶段,我国的动画产业快速发展,并逐步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合作中。因此,探究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动画产业的发展状况,对于推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曹海峰[161]老师表示,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中,我们要更深刻地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和与众不同的文化元素,并且结合现代精神对其进行开发和创作,使得具有东方古典美感的我国动画与唯美的日本动漫、具有创造力的美国动漫区分开来,在动画中融入更多的中国元素,并赋予其国际化的符号。

日本戏剧对我国三国故事进行了改编和创造,其改编涉及场景、人物、故事等各个方面,这种创造性的借鉴和发展使得其引进的文化具有了鲜明的本土精神,体现了日本的文化内涵。王赛[162]老师对于这样的创新持以下观点:日本戏剧在借鉴中国历史文化故事的基础上,又革新了表演方式、剧情安排等等,这种突破性的创新打破了历史剧平铺直叙的剧情表达和沉闷的剧情效果。中国的三国历史文化传播到日本后,故事、人物的创新使之脱离了本身所代表的精神内涵,而迎合了日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要求,形成了包含其自身文化价值的新三国文化。

日本引进三国文化的案例给跨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这种引进方式既借鉴了国外历史文化的精华,又保护了自身的民族文化,传递了本国的民族精神,同时也有利于各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该动画片在《三国演义》文本的基础之上将传统的经典文化与时尚精神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了新的“三国精神”。

日本动漫善于借鉴国外的故事题材,我国的神话故事和文学名著都被运用到日本动漫的创作过程中。《三国志》的巨大成就使得日本动漫不断地挖掘三国时期的相关题材,运用不同的方式和角度进行创作,并把这些动漫传播到世界各地,甚至一些中国的年轻人都是通过日本的动漫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与此同时,相关题材的动漫作品也为日本带来了很大的商业利润。

我们再看中国动画。我国的第一部动画片诞生于1926年。近些年来,动画行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旧不能称其为成熟的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规模引进了日本及欧美的动漫,国产的动画很难占据国内市场份额。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但我们却没有很好地挖掘和利用,反倒被日本借鉴、改编,还以此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对此,尚妤婵[163]老师认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可以借鉴日本的发展方式,同时还要扩大动漫的受众群体,并增强其对于我国青少年的教育意义。

35集历史剧《吕布貂蝉》根据名著《三国演义》改编,该剧大胆地改编了吕布和貂蝉的故事,并于2002年播出,其收视率屡创新高,但也招致了社会各界的质疑。基于部分观众的建议,当时的广电总局宣布停播该剧,并对其提出了修改意见和要求,责令相关单位对剧中三国人物的设置和故事情节进行修改。经过四次修改,剧名被更改为《蝶舞天涯》,在2003年11月通过国家审查,并继续播出。其制片人表示,我国应当尽快完善历史剧审核、播出的相关法律,以降低电视剧生产、制作、传播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徐迅[164]老师从法律的角度对该案例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法律难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在电视剧制作标准的制定上我们应当尽快完善相关的行业标准。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是一个武艺高强、忠肝义胆的形象,但在影视剧《关云长》中,编剧庄文强对关羽的形象进行了创新。欧阳梦[165]老师对此作出了评价:首先,关羽武艺高强,但不是杀人机器;其次,关羽在剧中的形象并非冷血无情;另外,他依旧忠诚侠义,但也没有拥刘反曹。影视剧在原著的基础上做出了创新和改变,使得人物性格更加丰满、人物形象更加有血性。

《三国之见龙卸甲》这一影片一经放映,就引发了国内外的考证热潮,许多人把该影片与《三国志》进行了比较,这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并没有重视该影片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其情节的设计、兵器服饰、皮影艺术等,这些本都应该是观众欣赏分析的重点。邓辉[166]老师指出,在《三国之见龙卸甲》中,英雄赵云的形象是整部影片的核心,其中的皮影艺术更加体现影片的创新性:首先,编导有这种思路是难能可贵的;其次,赵云在影片中所展现出来的爱以及决绝,在皮影民俗事象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并且皮影是我国的独特文化,具有很强的文化审美价值。

事实上,曹操的角色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一直都备受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曹操是三国乱世中的“一代奸雄”,他非常擅长权术,阴险狡猾。也正因为这一点,众多影视作品都将曹操脸谱化。袁红兰[167]老师将《铜雀台》和《关云长》这两部影视作品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中曹操的形象给以了分析,指出:正是由于影片创作人员对曹操的看法不一致,才使得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视角来对曹操的形象进行解读。对于历史的真实情况,我们只能通过考查,得出一定的结论,但是无法还原。

从现在的文化环境来看,解读经典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趋势,这使得古典文学充满了活力。徐丕文、冯智强[168]两位老师指出,《关云长》这部影视作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比较全面地还原了《三国演义》文本。一方面让观众能够通过影视作品来了解三国;另一方面,该作品并没有采用传统的英雄人物塑造方式,而是用现代化的手法,对人物形象进行解读,使其符合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该部影片不仅在叙事上表现出现代影视作品的商业性特色,也在其艺术的表现形式上体现出了这一点。不过,当下的一些影视作品并没有展现出历史的真实情况,甚至故意地扭曲历史事实,片面地追求形式上的前卫,忽视了影视作品的内容,艺术水平也不高。

《貂蝉》这部影视作品问世于20世纪50年代,是当时香港邵氏根据我国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改编而成的。这部作品十分形象地展现了貂蝉用美人计使董卓身亡的情节。王凡老师认为,《貂蝉》这部影视作品,并没有突出强调貂蝉的性格特点,并且在叙事上缺少一定的艺术感。但值得肯定的是,在这部作品的拍摄过程中,貂蝉这一女子的命运和影片想要传达的一种“公义为先”的献身精神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同时充分地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角色的精神内涵的感悟,充分展现了那一时代影视界在叙事情节上的表达技巧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另外需要谈到的一点是,该影视作品中融入了我国的戏曲艺术,扩大了这部作品的艺术性。[169]王凡还对另外一部影视作品《神通术与小霸王》进行了分析研究[170]。《神通术与小霸王》也是根据《三国演义》改编而成的,其导演张彻别出心裁,以“道、侠互融”的创新性的视角来塑造小说中人物于吉的形象,尽管通过这种角度、方式所塑造的形象与小说中的形象并不是完全相同,也就是说,这部影片并没有很好地忠于原著,但其也实现了预期效果。著名的影视评论家巴赞曾经指出:现如今的影视作品,大多数都选题于小说,并且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这些影视作品能够灵活地运用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导演对美学结构有深层次的理解,并能够将其运用至影视作品中,因此,最好的表达效果并不是完全地忠实于原著,而是要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将原著中作者想要传达出的思想内容等,以影视的方式进行灵活的展现,可以说与原著相比,这些带有一定改编性质的影视作品,更加形象,更加吸引观众,同时也没有偏离原著作者进行创作的真实意图。最好的影视作品不是对小说等原著的照抄照搬,而一定要加入创作者的主体意识,让影视作品有自身的独特性,更具有活力和创新性。尽管《神通术与小霸王》这部影视作品的有些情节或者场景的设置颠覆了原著,但其还是从很大程度上侧面反映出了当时那个年代,香港改编经典名著小说的特点。需要说明的是,对《神通术与小霸王》这部影视作品的评价一定要客观。一方面,该部作品以影视的形式,吸引了观众,使得很多观众在欣赏完该电影后,重新阅读了《三国演义》,从而对原著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有更新的感悟,该部名著的普及化程度也因此有一定的提升。然而,在另一方面,这种后现代文化通过各种形式将经典的作品进行改编,传达的思想却比原著肤浅了很多,有的甚至刻意迎合某些观众的需求,扭曲小说或者历史的事实,展现了一定的庸俗文化,让许多观众(读者)误解了原著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优秀文化的弘扬及传播。

《三国之见龙卸甲》充分展现出自身在艺术上的个性,比如说在其叙事的手法上、情节的安排上、人物的心理活动上等都有体现。因此,孟凡东[171]老师指出:对这部影视作品评价的标准不应该再按照传统的尺度来进行,也就是说不能从历史内容真实性的层次上来衡量,或者说不能因其没有忠于原著,就将其归于不成功的影视作品一类。而是应该从电影艺术这一标准出发,对其进行分析,给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

演员的演技、导演的表现手法、摄影技巧的运用等是决定影视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然而配乐的效果也不容人们忽视。王鑫、刘宁[172]两位老师指出,《关云长》这部作品并没有照搬传统意义上对影视作品配音的使用技巧:通过配乐来刻意地展现人物的形象特征,即没有让音乐引领故事情节的发展。在这部作品中,悠扬的箫声,清脆悦耳的笛声,都让观众沉浸在故事的情节里,仿佛融入到了这部作品中,表现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我国的文化受到儒家政治伦理的很大影响,因此在《三国演义》里面会出现立场、性格截然相反的人物形象,例如曹操的奸诈狡猾,关羽的忠义断然,并在作品中很明显地传递“拥刘反曹”这样的思想。李娜[173]老师认为,现如今价值观念越来越多元化,人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对历史人物的看法,而是更加客观公正地对这些人物进行评价,因此在如今,很多人为曹操进行辩白。

电影在我国的登陆为《三国演义》故事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使其频繁地选为被影视作品题材。李元元[174]老师对每个时代的《三国演义》影视作品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其发展及表现出来的特点将对其的改编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萌芽期,在这个时期,《三国演义》开始出现在影视作品中;第二个阶段为成长期,在该时期,大量的影视作品都是根据《三国演义》改编而来的,形成一股热潮;第三个阶段为成熟期,经过上个阶段中人们的探索研究和实践活动,对其的改编已经相对成熟了。自电影引入中国的100多年来,其艺术形式和手段不断发展,趋于成熟,并且改编的理念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不仅在对原著的解释上更加地有内涵,且创作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

现如今,文化的传播已不再囿于纸质书籍,电视以及网络这样的传播媒介也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尤其是在泰国,人们热衷于通过影视作品来了解中国的文化。由此《三国演义》的影视作品在泰国得到了人们的热捧。范兰珍[175]老师经过分析研究指出:较之传统的方式,以三国文化为题材的电视剧以及电影,在泰国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并且取得的效果也是最明显的。

【注释】

[1]孙士生.《赤壁》:给全世界讲三国的故事[J].电影评介,2008(21):29-31.

[2]沈伯俊.赤壁之战与电影《赤壁》[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34-39.

[3]廖金英,谢太平.作为景观的历史:政治意识和文化消费主义的共谋——评《赤壁》[J].电影评介,2009(19):30-31.

[4]王心怡.赤壁之战与电影《赤壁》[J].新闻研究导刊,2016(22):185.

[5]李艳婷.电影《赤壁》对《三国演义》的传承解构[J].电影文学,2014(13):66-67.

[6]周菊,谢和玲.论电影《赤壁》与小说《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的异同,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11):96.

[7]刘明坤.浅析电影《赤壁》中翻译理论方法的选择[J].中国科技博览,2011(14):240.

[8]雷慧慧.浅析电影《赤壁》中的字幕翻译策略[J].才智,2016(33):224-225.

[9]韦晓军.浅析电影《赤壁》(上)台词独特的娱乐效应[J].电影评介,2008(24):37-38.

[10]安洪霞.翻译美学视角下的影视字幕翻译——以电影《赤壁(上)》为例.河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14.

[11]丁晶华.从《赤壁》管窥影视剧字幕的翻译——浅析关联理论指导下的影视剧字幕翻译[J].科教文汇,2011(2):127-128.

[12]熊婷.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电影《赤壁》的字幕翻译[J].科技信息,2010(1):202-230.

[13]颜明.电影《赤壁》台词的“笑果”及效果分析[J].时代文学,2008(18):141.

[14]符俊.电影《赤壁》字幕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从目的论的视角[J].考试周刊,2012(77):14-15.

[15]杨明华,肖忆鑫.目的论视角下电影《赤壁》字幕翻译策略[J].现代交际,2012(8):37-38.

[16]程瑞雪.探究电影《赤璧》及其音乐的艺术魅力[J].电影文学,2014(18):145-146.

[17]刘琤琤.游走于“写实”与“写意”之间——电影《赤壁》美术风格浅析[J].电影评介,2013(23):33-34.

[18]倪海波.文化消费品中三国题材的内涵转变——以《赤壁》网游和《赤壁》电影为例[J].艺术评论,2008(8):32.

[19]伍洋.《赤壁》中对古琴音乐的运用分析[J].电影文学,2010(24):128-129.

[20]燕红梅.从《赤壁》的平面海报设计看中国元素的融入[J].电影文学,2012(17):129-130.

[21]朱虹,詹秦川.传统纹样在现代电影语言中的分析——以电影《赤壁》为例[J].电影评介,2009(2):33.

[22]谢永.从电影《赤壁》探讨好莱坞美术文化对中国电影的影响[J].电影文学,2012(21):129-130.

[23]张力.电影《赤壁》动作指导国建勇访谈[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5):88-91.

[24]王知音.电影《赤壁》及其音乐欣赏[J].电影文学,2011(14):139-140.

[25]柯莉.电影《赤璧》音乐听后记[J].电影评介,2009(9):36.

[26]王飞.以电影《赤壁》为例探微电影音乐的艺术魅力[J].电影文学,2012(23):133-134.

[27]甘子琦.霹雳手段菩萨心肠——电影《赤壁》音乐分析[J].当代音乐,2016(7):78-80.

[28]叶锦添.赤壁:电影美术笔记[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29]何婧雅,谢丽娟.续貂并非皆狗尾——电影《赤壁》剀谈[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0(3):7-9.

[30]牛春龙.《赤壁》侧写:真相·纪实·花絮[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8.

[31]王珏惠.电影《赤壁》的半世纪[J].观察与思考,2007(22):56-57.

[32]陈克红.吴宇森的三国“江湖”——评《赤壁》[J].电影新作,2007(22):14-19.

[33]姚成.文化消费品中三国题材的内涵转变——以《赤壁》网游和《赤壁》电影为例[J].消费导刊,2010(7):14-15.

[34]李诗晓.《赤壁》:类型化古装“大片”的叛逆者[J].电影文学,2010(3):79-80.

[35]杜冬颖.《赤壁》在“中国式大片”道路上的探索[J].艺海,2010(2):65-66.

[36]马晓峰,王祖友.电影《赤壁》的新历史主义解读[J].剑南文学,2009(9).

[37]张春晓.古典诗词的现代接受效应——以《念奴娇·赤壁怀古》对电影《赤壁》的影响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73-78.

[38]周雪.管弦丝竹风流千载——《赤壁》影片的音乐欣赏[J].电影评介,2009(11):34-35.

[39]衡小丽.换个角度看《赤壁》——浅谈《赤壁》中的暴力美学与音乐[J].电影评介,2008(24):39.

[40]唐晋先.巾帼赤壁展英姿决战天下显身手——《赤壁》女性形象分析[J].电影评介,2009(19):32-33.

[41]王敏.看《赤壁》,数千古风流人物[J].电影文学,2010(11):15-16.

[42]傅根生.历史、文本与消费——《赤壁》的接受与批评[J].理论与创作,2008(5):116-119.

[43]张迪.直播:打造“媒介事件”构建双赢格局——《片场直击中国赤壁》点评[J].电影评介,2008(6):1-2.

[44]王万尧.奇观化的通俗叙事与暴力美学——论吴宇森电影的主题与风格[J].创作与评论,2013(20):104.

[45]赵大军.千帆竞斗赴商机——简评大片《赤壁》的商业电影元素[J].《电影评介,2009(1):39-40.

[46]张琳.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吴宇森电影《赤壁》[J].青年文学家,2009(4):62.

[47]韩力扬.一个人的江湖和面向世界的《赤壁》演义[J].艺术评论,2008(8):11-14.

[48]陈勇曦.从《赤壁》看视听语言中的电影文化[J].青年文学家,2009(16):55.

[49]臧焱辛.古代文化的影像书写[J].电影文学,2013(9):96-97.

[50]李阳.以电影《赤壁》为例探索翻译与文化的关系[J].电影评介,2014(16):80-81.

[51]杨珍.跨文化传播中民族文化符号意义的象征性参照——以电影《赤壁》为例[J].新闻界,2010(2):20-22.

[52]岳振国.论电影《赤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J].衡水学院学报,2010(3):61-63.

[53]卢玉萍.浅谈电影《赤壁》中民族精神的跨文化传播[J].电影文学,2012(12):92-93.

[54]杨颖.浅析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以《卧虎藏龙》和《赤壁》为例[J].电影评介,2009(18):32-33.

[55]冯传亭.《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中《短歌行》主旨的偏离与悖误[J].电影文学,2008(10):75-76.

[56]沈伯俊.《三国演义》电视剧面对的五大矛盾[J].电视研究,1995(4):14-17.

[57]袁晶.《三国演义》影视改编的话语分析[J].电影评介,2011(13):64-66.

[58]夏青.从华容小道看角色意识——电视剧《三国演义》人物小析[J].电影评介,2007(20):68-69.

[59]曾毅.以历代咏诸葛亮的诗歌印证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像[J].电影文学,2008(5):117-118.

[60]吴学进,符章琼.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人物对话赏析[J].电影文学,2012(6):135-137.

[61]王冬梅.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多疑性格解析[J].电影文学,2013(24):77-78.

[62]宋洪民,张红梅.电视剧《三国演义》语言运用指瑕[J].语文建设,2007(4):50-51.

[63]左岩.近二十年《三国演义》影视传播及价值实现研究[D].山东大学古代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48.

[64]王凡.明清小说电视剧初次改编研究——以人物塑造为中心[D].陕西理工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14:16-26.

[65]同上,第121页。

[66]杨巍.浅析“空城计”的接受与再创造——以电视剧《三国演义》与京剧《失空斩》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52-154.

[67]王诗文.谈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画面与镜头[J].宿州学院学报,2004(19):82-83.

[68]赵群.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艺术评论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69]王凡.由周瑜的塑造看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文学改编意识[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9-63.

[70]张燕敏.曹操形象的演变及其伦理意义——从小说〈三国演义〉到新编电视剧《三国》,上海师范大学伦理学硕士毕业论文,2012(3):41.

[71]许俊妮,马玉林.从历史到影视艺术——多维视角下的新《三国》解读[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149-151.

[72]孙书文.语言魔盒与影像狂欢——兼论《三国演义》新版电视剧[J].山东文学,2010(8):49-52.

[73]王莹雪.从吕貂爱情看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创作倾向[J].电影文学,2014(4):127-128.

[74]孙悦.电视剧《三国》中的酒韵与民俗风情[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6(5):106.

[75]王太忠.电视剧《三国》中的一个逻辑谬误分析[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27-31.

[76]鲍静,裘杰.电视剧话题营销运作机制探析——以新版《三国》为例[J].现代商业,2010(24):165-166.(www.daowen.com)

[77]郭晔平.论军礼文化传播——以电视剧新《三国》为例[D].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毕业论文,2014:33.

[78]王昕.论现代历史剧的艺术真实性标准——兼评新版《三国》电视剧[J].中国电视,2010(12):19-24.

[79]杨婷婷.论新《三国》人物形象对传统审美心理结构的挑战[J].山东文学(下半月),2010(8):55-56.

[80]张娟.“文不甚深”不可肤浅,“言不甚俗”不可庸俗——评新版《三国演义》的语言[J].山东文学,2010(8):57-59.

[81]杨文丽.文化工业景观下国内电视剧的生产形态——以《三国》、《宫》、《流星雨》为例[C].安徽省第三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2011:148-154.

[82]纪文光.文学经典影视剧改编的不能承受之轻——论《三国演义》新版电视剧历史意蕴的匮乏[J].山东文学,2010(8):53-54.

[83]马祥林.新《三国》:名著改编与人物心理研究[J].电影文学,2011(22):79-80.

[84]王然.新版《三国》对“谋略”主题的阐释与重塑——以吴蜀夷陵之战为例[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4(4):102-104.

[85]汪从文.新版三国文史错误考述[J].新余学院学报,2013(6):27-28.

[86]陈林侠,彭云峰.中国电视剧的“中国立场”及其海外传播策略[J].现代传播,2011(3):64.

[87]牛春雨.电视剧《三国演义》与《新三国》的音乐分析及对比[J].《北方音乐,2016(9):18-19.

[88]宋健.曹操影视形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毕业论文,2013.

[89]刘丹.从“桃园三结义”看电视剧情节改编[J].青年文学家,2011(6):90.

[90]李乔.电视剧新《三国》中的女性人物叙事分析[J].消费导刊,2015(6):250.

[91]李乔.电视剧《三国》的审美意蕴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艺术学理论学硕士毕业论文,2016:44.

[92]宋健.对曹操的再演义——浅析电视连续剧《三国》中曹操的荧屏形象[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62-364.

[93]高超.古典名著电视剧改编中的情节叙事研究——以《三国演义》、《水浒传》为例[J].电影评介,2012(21):63-65.

[94]杜小琴.论三国故事文艺作品中孙尚香形象的演变[D].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36.

[95]李春艳.三国历史影视演绎探析——以《三国演义》《赤壁》《铜雀台》为例[J].电影评介,2015(6):16-17.

[96]史辰翔.三国题材电视剧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硕士毕业论文,2015:61.

[97]梁婉琳.四大名著翻拍:一场新旧版本的魅力对抗[J].科技视界,2015(29):16-17.

[98]徐君.消费时代经典名著翻拍的问题——以四大名著新版电视剧为例[D].广西师范学院文艺学硕士毕业论文,2012:54.

[99]范志龙.新旧版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曲、片尾曲音乐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声乐表演硕士毕业论文,2014.

[100]张智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电视剧及其海内外传播——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为例[C].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308-313.

[101]陈玥.中国长篇电视剧电影化进程——以新旧版《三国》为例[D].西南大学传播学毕业论文,2012:52.

[102]贾光峰.“三国”惑乱遗至今——易中天现象与三国历史论著的读者推荐[J].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2013(26):75-78,100.

[103]葛红兵,徐渭.“文史合一”:历史言说的传统维度及其误区——以易中天的《品三国》为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09-114.

[104]黄佳利.“易中天现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专门史硕士毕业论文,2008:33.

[105]高婷婷,李洪梅.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精神构建[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41-44.

[106]杨玉昆.杂谈易中天《品三国》对档案文化传播的启示[J].山西档案,2006(5):54-55.

[107]周锦国.杂混的多元统一——易中天《品三国》所体现出的当代修辞倾向[J].毕节学院学报,2010(5):7-11.

[108]黄河清.与易中天教授辩“三顾草庐”[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2,56.

[109]谷佳旋.《百家讲坛》的“易中天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传播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30-40.

[110]郑颐寿.《品三国》:一种辞章的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117-119.

[111]刘敏.电视讲坛的传播生态学思考[J].东南传播,2007(7):49-50.

[112]钱玉趾.赤璧之战与东风之谜——兼与易中天先生商榷.文史杂志,2007(1):22-24.

[113]李永健,刘欢,戚明.传媒娱乐化与大众文化——易中天现象背后的原因探析[J].新闻记者,2007(2):23-26.

[114]林晓东.从“易中天现象”看电视时代的文化价值秩序[J].声屏世界,2007(2):23.

[115]周伟.从接受美学的视角看古典名著的“解读”——从易中天《品三国》说开去[J].沈阳大学学报,2008(20):78-81.

[116]冯瑞珍,刘景.从解释学角度看“易中天于丹现象”[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8(11):37-38.

[117]王苏生.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易中天现象”析[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49-53.

[118]陈文艳.从“易中天现象”解读《百家讲坛》的成功[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1):14-16.

[119]杨淑明.由“易中天现象”引发的思考[J].潍坊学院学报,2007(7):60-63.

[120]章晓炜.由“易中天现象”谈高校德育教育[J].文教资料,2008(9):182-183.

[121]郭景华.电视传媒与传统学术生产方式的转型——关于易中天、于丹现象的思考[C].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论文集,2007:249-254.

[122]肖珉.电视与文化的联姻——对“易中天现象”的传播学思考[J].新闻实践,2006(9):22-23.

[123]孔庆康.由“易中天现象”谈《百家讲坛》栏目的创新[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4):63-65.

[124]谷献晖.从“易中天现象”来解读《百家讲坛》的成功[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2):112-114.

[125]叶芬芳.从语体角度看《百家讲坛》主讲人的个性化语言魅力——以易中天、于丹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33.

[126]叶芬芳.从语体角度看《百家讲坛》主讲人的个性化语言魅力——以易中天为例[J].青年时代,2015(20):31-33.

[127]秦平.当代社会对《三国演义》文本“虚实”问题的接受研究——从易中天《品三国》谈起[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2):102-103.

[128]朱云涛.大众传媒与学术传播——从《百家讲坛》的热播说起[J].新闻界,2006(5):63-64.

[129]刘丽红.当代大众文化中的历史情结现象研究[D].中南大学文艺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24-25.

[130]张娜.古代经典的当代解读——对易中天“品三国”现象的学理反思[D].河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48.

[131]韩田鹿,张娜.古代经典的当代解读——对易中天《品三国》的学理反思[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7-39.

[132]李传印.关于“易中天现象”的若干思考[C].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9):263-269.

[133]赵增胂.简析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取得成功的原因[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8(28):33-35.

[134]朱晋.精英文化的电视传播初探——以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44.

[135]杨坤.两种话语的冲突——“易中天现象”解析[D].上海大学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43-44.

[136]宋成剑,李凤堂.论名师易中天的课堂讲授艺术[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2):22-25.

[137]宋德发,任钰琳.如何化解科研与教学的矛盾——从易中天的科研转型谈起[J].云梦学刊,2013(3):134-139.

[138]王珊珊.论易中天<品三国>通俗化与幽默化的语言特征[D].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70.

[139]谭光辉.论易中天《品三国》与大众文化的心理同构[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6-8.

[140]史式.捧杀与棒杀——从易中天现象说起[J].探索与争鸣,2006(12):15-17.

[141]李大钊.李大钊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763.

[142]高钟.史学的专业化与大众化刍议——“易中天现象”的史学解构[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77-81.

[143]谢银峰.易中天讲座艺术浅析[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1):61-63.

[144]冯传亭.试论易中天品三国的教学艺术因素——兼谈高校教师教学艺术的缺失与对策[J].菏泽学院学报,2007(1):127-130,139.

[145]宣炳善.“说史”还是“说书”——兼论易中天的知识分子历史观[J].学术界,2007(4):121-126.

[146]张建生.文化身份的转换与社会认同的选择——解读“易中天现象”[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3):105-107.

[147]杨立英.文学经典的时尚解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2):19-21.

[148]姬米刚,王泽华.央视《百家讲坛》走红的文化反思[J].采写编,2006(5):22.

[149]郭秀琦,孔德刚.易中天《品三国》补正[J].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2008(1):11-14,18.

[150]何燕.易中天《品三国》的修辞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31.

[151]王珊珊.易中天《品三国》用词的通俗化与幽默化[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9(1):58-63.

[152]李乔.易中天身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40.

[153]方乐.易中天“品三国”广受欢迎的原因[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7-79.

[154]张泓.易中天现象:大众传媒与知识分子的修辞合作[D].福建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

[155]詹昌平.“易中天现象”的现代语言文化信息传播意义[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4):170-174.

[156]王群.《三国演义》动画中的“七宗罪”.戏剧之家,2015(3):138.

[157]王鹏.粲溢古今高风跨俗——浅谈电视动画片《三国演义》的创作理念.中国电视,2010(2):67-70.

[158]刘畅,李阳.从动画片《三国演义》探究三维数字艺术中的工笔画效果.装饰,2011(10):135-136.

[159]石含璧.从日本三国主题动漫产业商业模式看中国三国文化动漫产业的发展[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3(4):158-159.

[160]李三强.中国动画如何才能“走出去”——《三国演义》动画版给我们的启示[J].中国电视,2010(1):50-55.

[161]曹海峰.动画片的跨文化传播探析——以《中华小子》《三国演义》为例[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2(2):76-79.

[162]王赛.三国故事与日本三国戏[D].上海师范大学戏剧戏曲学硕士毕业论文,2016:34-36.

[163]尚妤婵.日本动漫中的“三国热”[D].湘潭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13:40-41.

[164]徐迅.电视剧生产需要规则——电视剧《吕布与貂蝉》一案的法律视角.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3):36-38.

[165]欧阳梦.电影《关云长》中关云长的人物形象塑造[J].电影评介,2014(23):21-22.

[166]邓辉.电影《三国之见龙卸甲》中皮影民俗事象的呈现及价值解码[J].电影评介,2015(14):101-103.

[167]袁红兰.国产电影中曹操的人物形象塑造[J].电影文学,2015(13):9-11.

[168]徐丕文,冯智强.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的“非经典”改编——评电影《关云长》[J].电影评介,2016(2):61-63.

[169]王凡.论香港邵氏电影《貂蝉》对《三国演义》中貂蝉的形象重塑[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7(3):15-19.

[170]王凡.论香港邵氏电影《神通术与小霸王》对《三国演义》的影像改编[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70-75.

[171]孟凡东.品《三国之见龙卸甲》[J].电影评介,2008(23):26.

[172]王鑫,刘宁.浅谈电影《关云长》背景音乐的运用[J].电影文学,2012(10):143-144.

[173]李娜.浅析《关云长》对《三国演义》的颠覆性演绎[J].电影文学,2011(23):49-50.

[174]李元元.影视演绎中的《三国演义》[D].济南:山东大学,2010.

[175]范兰珍.中国历史故事题材影视剧在泰国传播研究——以《三国演义》为例[D].南宁:广西大学,2015: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