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专有名词,刘明坤[7]老师认为,翻译人员在翻译字幕时,应该尽可能更多地考虑目的语方面,这就需要根据目的语受众的需求,换位思考,把自己想象成正在观看影片的人,思考用何种方法才能最大程度地让观众抓住电影所要表达的意境和导演想要传达的新信息,同时能满足观众的审美观和娱乐目的,达到影片的功能对等,让观众轻松愉悦地欣赏影片,而不是斟字酌句地熬过几个小时。
电影《赤壁》讲述的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历史典故,因此,原片字幕中暗含典故、诗词、历史地名及历史人物等观众理解起来有难度的内容。雷慧慧[8]老师意识到这些历史文化词对译入语地域的观众来说,是很陌生的文化障碍,另外片中大量的人物对话和独白的字幕,要求翻译者必须用字数相当的外语词来重现人物的情绪和性格。只有译者能驾驭源语、译语文化,谙熟字幕的时空控制,才能为观众呈现精美的字幕文本。雷慧慧从减译法、缩减法、删减法、直译法、归化法、异化法等方面分析电影《赤壁》中所使用的翻译策略,认为其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受制于字幕译制篇幅,一些中国特色的双关语和幽默俗语,无法通过音译加注或意译加注的方法来解释说明这种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导致有些特别的中国文化词和幽默俗语无法淋漓再现。字幕中的大量口语体对话也无法完全在书面字幕中得以呈现。为了保证译入语观众的审美体验,字幕翻译工作者需要灵活合理地利用相关译制技巧,来实现译出语言以及译入语言两者之间的功能对等。雷慧慧总结道:优秀的字幕、宏大的布景、精湛的演技加上精准的字幕翻译,使得电影《赤壁》票房大卖。字幕译者充分考虑了字幕翻译的特性和跨文化差异,一语中的地生动再现了原文大量人物对话和独白,大大降低了观众的理解难度。高质量的字幕翻译,使读者就像在读一部本民族语言的原版数字小说,唯一的差别只是音轨的不同罢了。
《赤壁》的台词能发挥出特有的娱乐效果:一是幽默语言及娱乐效应。二是影片台词幽默特色的具体表现,包括仿拟式幽默台词、口头禅式幽默台词和设置悬念、设置差异的“错位”式幽默台词。三是冷笑话。韦晓军[9]老师认为,电影的台词很是幽默,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观影氛围,减轻了经典作品一贯的厚重感与严肃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这种将经典娱乐化的方式无疑是成功的。吴宇森通过令人捧腹大笑的台词,把充满传奇色彩的赤壁之战加工成亲民的电影。
在《赤壁》进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对台词的翻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安洪霞[10]老师以电影的英语字幕作为研究对象,认为《赤壁》展现了中国历史故事的波澜壮阔和细腻柔情,其电影字幕准确地传达了导演的意图。外国观众不再拘泥于语言的限制和不同语言转换的陌生感及生硬感,专注于咬文嚼字、费力理解语义,而能够在语言对等的条件下沉浸于影片的故事情节中,体会到与国内观众同等的观影愉悦。这都得益于字幕翻译人员对于两种语言习惯、两种文化系统的深刻熟悉与适当把握,这也为中国电影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即以优秀的字幕翻译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著的传播,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丁晶华[11]老师将《赤壁》作为研究案例,讨论电影字幕如何翻译才恰当,认为影视字幕的翻译需要结合关联理论,以做到合理精简,充分考虑两种语言系统的观众在认知环境上的差异性。电影字幕的翻译人员需要掌握不同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象在不同语言中代表的含义,揭示意向的双重含义,做到对文化问题的灵活处理。给受众带来最佳的译文字幕。影视作品不同于文本,它是动态的,立体的,实时反映电影的内容与思想,这些都决定了它的字幕翻译以目的语受众为主体。翻译其实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如果仅仅只为让两种语言步调一致,却没有意译,就是错误的翻译。(www.daowen.com)
如今,全球化的浪潮袭来,推动了跨文化的交流,中国电影需要走向世界,体现大国的文化自信,打造文化强国。但中国电影打入国际市场并非易事,首先语言上的限制就是一大难题。因此电影字幕的翻译变得日益重要。熊婷[12]老师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出发,也以《赤壁》的字幕翻译为研究对象,从中归纳出多种形式的翻译技巧,如意译、浓缩、词义替换、意向增删等,这些翻译策略非常实用,能大大加深目的语受众对电影内容和中国文化的理解,达到有效地跨文化交际的意图,值得其他商业大片借鉴。
虽然电影《赤壁》获得了大量的赞誉之声,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争议之声。不少观众觉得电影中许多片段的台词过于幽默,破坏了其肃穆的整体风格。颜明[13]老师对此却持不同看法,认为恰恰是这些台词使沉闷的影片氛围变得鲜活起来,虽然无厘头却颇符合现代观众的观影习惯,也为电影增添了不少价值内涵。电影《赤壁》的台词之所以令人捧腹,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独立于人物身份的台词;二是现代词汇的大量运用;三是语言的晦涩难解;四是仿词手法的运用。出彩的台词可谓强化电影整体风格的一把利器,具有吴宇森电影的鲜明特质。
当今世界上,各种文化的输出与输入大多依赖于电影,观众从电影中不仅能获得观影体验,还能就此了解其他文化背景及文化知识。因此,对于电影中的文化要素的呈现就十分重要了。翻译出的字幕能否有效传达影片的信息,能否体现本土文化的吸引力,这就要看翻译者的功底了。符俊[14]老师基于《赤壁》的字幕翻译,从目的论视角出发,提出翻译人员需要重视文化因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翻译中运用的目的论与电影对其受众的意图正好是一致的。因此,译者要因目的的不同而调整翻译方式。杨明华、肖忆鑫两位[15]老师也结合目的论来探讨电影《赤壁》的字幕翻译,探析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认为其用到了直译、归化、概略化、具体化、缩减五种方法,充分考虑了字幕的特殊性,使受众能感受到与国内观众相同的情感体验。研究表明,电影艺术是文化传播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载体之一,有利于增进处于不同文化中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而近年来大量外国电影涌入中国电影市场,以及中国电影的输出,为字幕翻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字幕的翻译也将愈发受到电影行业专家和学术领域学者的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