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三国文化研究:数量井喷与精品出现

新三国文化研究:数量井喷与精品出现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罗慕士优雅而练达地翻译了中国最重要的历史演义小说,以极富魅力的直率巧妙地传译了原作戏剧性的情节叙事。——魏斐德2013年以来,以《三国演义》译本为对象的研究成果井喷式出现,涌现出了不少优秀专著和论文。赛珍珠针对1930年左右美国人眼中友好、理想化的中国形象,在用英语传达汉语的文化信息和民族心理的同时,保留了原始的汉语表达方式。从语用学领域中的言语行为理论来看,人物对话的翻译是影响作品中人物塑造的重要因素。

新三国文化研究:数量井喷与精品出现

罗慕士优雅而练达地翻译了中国最重要的历史演义小说,以极富魅力的直率巧妙地传译了原作戏剧性的情节叙事。英语读者现在终于可以藉此而理解为何这部成书于15世纪的小说会如此持久地从谋略上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政治观念。

——魏斐德

2013年以来,以《三国演义》译本为对象的研究成果井喷式出现,涌现出了不少优秀专著和论文。主要有:李养龙老师的《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研究:以罗译〈三国演义〉为例》[95];冯雷老师的《三国演义英译本研究:描述翻译学理论的应用》[96];汪世蓉老师的《〈三国演义〉传统文化事象的多视角英译研究》[97]。刘克强老师的《三国演义诗词英译》[98]虽然不是以译本为对象的研究,但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可读性。此外陈甜、骆海辉、董琇等老师的论文也堪称精品,在此就不作一一地注释和分析。

赛珍珠针对1930年左右美国人眼中友好、理想化的中国形象,在用英语传达汉语的文化信息和民族心理的同时,保留了原始的汉语表达方式。自从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她在传达真实的汉语意向的同时,更多地考虑了英语读者的接受能力,首先将英语读者吸引过来,让他们接触更多的汉语作品,从而对中国文化更加了解,产生一定的感情,形成认同感,让中国经典文学、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在西方读者熟悉中国文化、产生强烈的兴趣后,更加贴近原文的“直译”逐渐受到欢迎。董琇[99]老师指出:选择了“直译”方式的赛珍珠与罗慕士,其作品都尽可能地获得了将文化传播出去的良好效果,同时也忠实地反映出了时代特色。在世界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随着各国文化的相互影响,在中国文学外译时,翻译方法也随之改变,凸显各种各样的特点,以此来服务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国演义》中的四字格隐喻有着其独特的内涵文化,作为杰出汉学家和译者的罗慕士,在翻译中采取了相应的策略:对于所隐含的相似文化因素进行与其相对应的翻译;对包含“中国风”元素的语句做出直译;对需要补充背景文化知识的,选择释译或是注释;对于有些西方读者无法理解的部分则做出了意译。李新、汪毅[100]两位老师评价英译的《三国演义》四字格时认为:它不仅语言简洁、形象鲜明、含义精辟、琅琅上口,其中含蕴着以“仁、义、忠、孝、悌”等为内在的儒家文化,同时将历史典故、宗教物质文明、日常体验等生活中的文化融汇其中。

基于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理论,辅以统计、量化和分析,沈芸、毛艳华[101]两位老师研究分析了罗译本的成语翻译策略,总结出了更加简便实用的直译、意译结合的四种翻译方法。

李养龙[102]老师以罗慕士本《三国演义》为研究对象,对译本后记和注释的语料进行定性分析。通过整合交际行为理论、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理论提出的主体间性研究模式,丰富了经典理论的内涵;对译本中的主体间性对话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在拓展主体间性研究的对象及翻译研究范围的同时,还使得文学翻译研究具有更大的理论价值甚至是实践的可能性。冯雷[103]老师对比了两种英译本,在描述翻译学理论作为框架的前提下,尽可能客观地分析出译者在翻译的各个环节中使用的各种方法策略,阐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间的文学翻译现象。曾建萍[104]老师讨论了罗慕士对“道教士”的翻译策略。

在之前学者多次运用平行语料库撰写论文的基础上,刘克强、沈映梅两位老师就平行语料库的研制与创建发表文章,对各种层次差异、目的不同的翻译进行比较和赏析,同时讨论翻译的教学方法。从《三国演义》平行语料库出发,研究一本多译平行语料库的设计问题,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众多且重大的问题进行详释,例如,文本选择与处理、词语选择、句子切分与对齐、网络的研制开发等,将免费共享软件与人工干预相结合,建立配合个人研究和使用的语料库。据此,刘克强、沈映梅[105]认为这种具有强烈对比性的语料能够帮助研究者得到更加客观且具有验证性的结论,这种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来自于直觉和印象上的主观结论。

译者在对邓罗的《三国演义》译本进行处理时,结合英汉两种语言因表达方式和文化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在尽可能保留原文叙述风格的情况下,采用了省略翻译的方式来处理文化信息。王祥梅[106]老师强调,对原文的忠实是一个相对的条件,一定条件下省略并不代表对原文的曲解,反过来说,不省略也不代表着是对原文的忠实。译者以实际需求为依据,相应地增加或是删减原文信息。省略或许代表了在一部分上存在缺失,就像王祥梅所述中的“表字”缺失就很能代表在审美上所体现出的缺失;但是,在保证叙述完整,不会混淆的条件下,这种缺失是必要的。汪毅[107]老师在对罗慕士英译本中所隐藏的四字格概念在翻译中的困难之处和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归纳后发现:译者将相似文化条件下四字格概念所产生的隐喻采取了与其相对应的翻译,而对于在英文中无法体现的“中国风”的隐喻概念则采取了直接翻译;对于没有办法直接传达准确意思的概念隐喻,译者采用了在文中简单解释或在译本附录中对所需文化背景进行详细介绍,让读者对其隐喻的文化产生认知;有些无法被西方读者所接受的概念隐喻,译者则根据意思来向读者传达其中的文化概念。

罗译本中的副文本内容极具特色,传达了正文外的大量信息,译者的翻译过程及策略选择都在其中得以呈现。对于译者多重身份的体现,赵常玲[108]老师在研讨了罗译本跋语部分的内容后,认为译者在创作者的身份下,还同时拥有读者、叙述者等身份。李鹏辉[109]老师在研究罗慕士英译本《三国演义》中人物对话的语用对等时,将言语行为理论和语用等效翻译观有效融合,用抽样对比分析法对其进行了更深层地研究。从语用学领域中的言语行为理论来看,人物对话的翻译是影响作品中人物塑造的重要因素。译者经过对各种语言行为和人物关系的分析,准确翻译人物对话,将作品塑造得更为生动形象。同时,基于源语和目标语语用对等的等效翻译模式,则是将重点放在了语言等效和交际等效两个方面。

虽然邓罗未在《三国演义》译本的序言中直接表明其翻译目的,但经过王玲珑[110]老师对第一章意译、释义、增译、省译这四种翻译手法的赏析不难看出,邓罗希望这样一本具有东方特色及魅力的作品可以得到西方读者喜爱。迟梦筠[111]老师探讨了明清章回小说回目的翻译原则和技巧。张晓红[112]老师认为,文学翻译要在传播中国文化为目的这一前提下,以润泽丰满的译入语来满足读者的需求,而并非为了保留原著的文化特色就一味地去直译、硬译,不考虑译文的连贯性和读者的接受程度。随着历史的发展,各国文化体系形成并日渐成熟,尽管现今中西方文化接触频繁,但在多样性的世界中,文化的多元性使得文化融合仍需要漫长的过程。因此,只有在翻译时既达到译者的翻译目的,又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才是真正意义上好的译文。

依据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Wei Lianzhi[113]老师对比分析《三国演义》两个不同的英译本,认为:虽然邓译本所采用的目的语规范在读者中得到了较高的支持,但是相对来说,罗慕士采用的源语规范则使人物更加地贴近原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更为有利。据此可以看出,译者在中国古典小说的翻译过程中更应遵守源语规范,用以再现小说人物、情节、环境中所蕴藏的中国元素。闫敏敏[114]老师强调,从审美的立场上来说,异化策略在罗慕士所处的时代环境中的确是一种相对较好的方式。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对于原著中出现的敬谦语,罗慕士大多选择了异化的翻译方式,这样的方式不仅使译者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还满足了读者对审美方面的需求。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希望欣赏到原著中所呈现的不同地域的文化,而不是经过译者渲染后充满主观意向的译本。

成语是中国文化的精髓,罗慕士在对成语翻译时采用异化翻译的策略,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成语的表现力,从而更好地达到译者的翻译目的。余裕发[115]老师以典故成语(望梅止渴、赤膊上阵、乐不思蜀)、人物成语(绝伦超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功高德重)、叙事成语(三顾茅庐 、割席分坐)为范例,论证了罗慕士采用的异化翻译、灵活归化策略等众多成语翻译的方法,强调其分析成语的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并在翻译成语的过程中能够灵活地应用归化策略。李翊娜[116]老师从各个层面研究罗译本,发现无论是人物情节还是历史文化表达方面都体现了罗慕士作为一个中国文化学者的严谨性。在译本中,罗慕士既灵活地向西方读者传达了文化的差异,又保留了原文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与当代大众的归化翻译不同的是,罗慕士在翻译中运用异化翻译策略让西方读者能更深刻地感受因地域差异而导致的在人文以及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异,这也是罗的翻译策略为什么值得中国文学界探讨的原因。

翻译过程中,首要遵循原则是以功能派的翻译理论为核心而产生的目的论。这种翻译方式将译文预期功能作为其翻译目的,从中选择最优处理方式,从而突破传统翻译中的“等值观念”,使译者可以更好地表达思想,启迪读者。完整释读了罗慕士所译的《三国演义》后,赵丽丽[117][118]老师认为,罗慕士之所以能使读者最大程度上感受到异国风情,主要是因为其对原作所持有的特殊理解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文的行文格式、语言特色。同时翻译也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碰撞,为了保证译文的连贯性,则需要在同化翻译的同时大量地加释,使西方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人文文化。罗译本所展现出来的译者的双语融合能力,可以看到译者具有极高的文学修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也是我们在翻译具体实践中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先将明确的翻译目的作为翻译过程的重要目标,然后围绕此目标选取最为恰当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而作为重要因素之一的受众群体也是不容忽视的,对受众群体的背景文化进行分析,了解受众群体需求,也是影响译者翻译目标的关键因素。

以《三国演义》前20章节中140个文化专有词为例,陈甜老师从“文化转向”的翻译方式,对专有词的英译状况进行深层次探究。而在比对过截然不同的四种英译本后,陈甜发现,异化翻译是这些译本的主要翻译方式。为此,陈甜还特意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调查读者对专有词的英译接受度,大部分读者认为在保存既有源文化的情况下,异化翻译也是可以接受的。因此,陈甜提出,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适当结合异化翻译,将文化植入法、文化切入法等方式融入进去,异化翻译方式的准确选取,对于翻译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119]。陈甜还强调[120],若是评析译本没有结合时代背景,只是盲目地跟风评判,没有具体且客观地来看待作品本身,只是一味要求前人,这样的分析评判是没有真实性的。在评析译本时,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译本的产生给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各种积极影响。[121]陈甜还通过对比分析《三国演义》在汉语文化圈与英语文化圈的译介与传播,发现[122]:其译介、传播路径、形式、目的及影响等都表现出显而易见的差别,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译介与传播形式越丰富多样,越能得到海外广泛地传播与影响。总之,一部文学作品要想在域外成功地译介与传播,一方面得益于作品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创作技巧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得益于中外文化深入交流、丰富多样的译介与传播形式,并借力于新型的传播媒介等。

“这一不同的翻译目的也体现在各自的诗词翻译中。翻译这种特殊形式的阐释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译者‘先结构’或‘前理解’的影响,由于多种因素如翻译目的、历史背景及文化态度上的差异,泰、罗两位译者针对相同的文本给出了不同的理解和诠释。”译者的某些主观思想,往往会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断地展现出来,由阐释学得出的结论来看,人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会对中国经典著作产生新的认识,由此,新的译文也会随之产生。创作出和原文思想完全相同的新文本,对一个阐释者来说,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123]石成蓉、骆海辉两位老师从阐释学的视角看《三国演义》中的诗词英译,认为邓罗译本侧重讲一个精彩的故事,而罗慕士旨在忠实传递中国文化。

通过对两个《三国演义》译本的研究,张飞[124]老师在研究接受美学下的翻译主体间性后认为:政治在古典小说的翻译中占有决定性的因素,翻译者的翻译策略在赞助者的影响下会随之发生一些改变;与此同时,由于年代更迭,使得作者在传达原著的过程中,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虽然采用选词、增译等方式也能填补这些不确定因素,但也只是能较为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意图;而通过改译和直译加注释的方式来翻译,则是着重考虑了读者层面,提高读者对译本的接受程度的同时改进、拓展自己的期待视野,张泽媛[125]老师着重关注《三国演义》的译本中成功和不成功应用纯语言之处,从而探究本雅明纯语言观的可行性。房坤[126]老师将相同汉语原文中产生的不同英译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从辖域、视角、突显和详略度四个层面分析《三国演义》诗词英译,从而得出结论,认为其在译文中表现出的识解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并对该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从某一个成语以小见大地来看古典名著是曾晓光[127]老师的一次很好的尝试。他以“措手不及”这个成语为例,对比了四大名著的英译本,其中《三国演义》采用的是罗慕士译本。

如何在翻译中表现出诗词的各种情感?吴鸿俊[128]老师选取了罗慕士和邓罗版《三国演义》中的一部分诗词,从审美移情、文化移情和移情障碍的角度进行研究后发现,两个译本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移情现象,只是移情的对象略有不同,相对来说,邓罗本移情现象主要是译文和译文读者;而罗慕士本则更侧重于原文和原作者。由此可以看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观意识还是占据了主导地位,并没有绝对地客观和实事求是,即使邓罗和罗慕士在翻译中应用了不同的移情法,但这种体现了译者主观能动性的思维方式,在翻译过程中的产生是绝对不会避免的,因为不但译者具有主观性,连译本产生的基本条件——语言,都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为此,对这种翻译过程中所产生的思维方式,应当以辩证的态度来看待,毕竟主观和客观是相对存在的。

在《三国演义》原著中共有311处属于明喻范畴,这311处包括14个喻词,且明喻在这本小说中体现于多个方面。魏亚南[129]老师在译本中发现:在311处明喻里,总共采用了九种句式表现形式,而九种句式中,可以看到共有七种翻译策略:直译、转化、直译+解释、直译+转化、隐喻、解释、省略。当中将原文修辞手段保留下来的有:直译、转化以及两种混合译法;隐喻使用了修辞,却改变了原文的修辞手段;解释与省略没有保留任何修辞手段。通过实例的分析论证,魏亚南基于顺应理论,研究得出该译本重点是:心理世界、语义、文体、连贯性、社会文化、动态顺应和主体意识。

翻译过程中的语言环境、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双关翻译成为较大障碍。双关语所包含的深层含义无法很好地被挖掘,从而导致了这种特有的修辞手法无法被外国读者所理解,产生了阅读上的偏差。面对这种情况,金海萍[130]老师认为两个《三国演义》英译本有效融合了直译、意译、直译与注释,以实现双关语含义的完整表达。这种淋漓尽致的表现手法,可以使更多读者欣赏到中国古典文化的内涵。谭兴[131]老师以《三国演义》回目修辞格的英译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如以罗译和泰译两个译本中修辞手法的不同表现形式为例,进行了如下几点归纳:一是面对一些特殊文体的时候,不仅要兼顾回目,同时还要将“美”融入其中;二是为了弘扬中国的语言文化,使读者能顺畅阅读的前提下,也要顾及源语语言的完整,尽可能地采取直译方式;三是面对无法直译的困难语句,要有效地保留其内在含义;四是若不能再现原文中特有的文体形式,要努力将译文回归到其原有的,甚至是等同于原文的意义。

对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完全不同的英译结果,汪世蓉老师以描述翻译学、生态翻译学作为理论基础,将两种译本中所呈现的军事民俗等文化现象进行对比后发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因文化差异而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在与原文的转换过程中,出现的文词变形、添词或拓展延伸都是导致不同英译结果的重要因素。[132]汪世蓉认为:“罗慕士采用了‘全景再现式’文化翻译模式。由于罗译本中‘异化’倾向的翻译策略占了压倒性的多数,罗慕士的文化翻译原则可归纳为‘力求文化传真,谨慎结合文化适应’。也就是说,罗慕士希望能够全景式地、无一遗漏地、深刻彻底地解释、再现和传递《三国演义》中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了达到让译本读者可以用中国的方式来赏读中国文化的目的,他在面对有巨大文化差异的内容时,将‘源语文化’融入‘译文文化’,从中取得了比较成功的效果。而邓罗的文化翻译模式称为‘点滴渗透式’,文化翻译原则为‘追求文化传真,灵活结合文化适应’。邓罗在讲述精彩纷呈的三国故事的同时,希望再现和传递小说中体现的‘显著的东方特色’,但是对于其中中西文化差异较大的内容,他考虑更多的是‘适应和迎合’译文读者的接受习惯和程度,为了让读者能够更为顺畅地阅读译文,采用了更为简洁的翻译方式。虽然邓译本的翻译策略选择相对罗译本更加灵活和多元,但总体仍是倾向于‘异化’风格。”[133]为了匹配当代中国文学界提出的“文化软实力崛起”的强烈诉求,“异化”翻译策略得到推广,但随之改变的还有弱势文化和强势文化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力的变化,世界范围内各国文化文学地位在不断发生着巨大改变,现如今的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已经不容小觑,与“熊猫丛书”所处的20世纪80年代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在这种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国际文化交流中,汉语作品应当以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自信且大胆地将自己展现在世界眼前,保留原汁原味的中国特色文化而不是将迎合世界文化潮流作为目的。[134]翻译的根本在于“力求文化传真,适度结合文化适应”,因此在保证原意的基础上,应避免死译或硬译,这样才能全面完整地将源语语言文化推广出去,并得到认同。

刘克强[135]老师建立了汉英一对四的平行语料库,系统、深入、全面研究《三国演义》的诗词翻译,从不同的译文中窥见译者的翻译策略、翻译技巧、文化差异甚至意识形态等。董欢、关璐[136]两位老师借鉴了王宏印教授的诗歌翻译六标准,将《三国演义》开篇词的研究重点放在了体制、诗味和语言这三点上,将两种译本放在一起进行比对后发现,这两种译本虽然为传播中国古典文化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但是其中存有一定缺陷的事实也是不能忽略的。岳靖凡[137]老师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对译本进行了分析。

《三国演义》全书人物众多,但每个人物都极具特色。纵使全书共有千余人物出现,但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都很鲜明,极具辨识度,让读者难以忘怀。就如同黄粉保[138]老师所认为的那样,罗译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让原作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得到了真实地再现,无论是从人物的语气还是神态都得到细致入微地刻画。这些都是以罗慕士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了解和较高的汉语水平为基础才得以实现的;当然,罗慕士也需要有同样高的英语造诣才能在翻译过程中如此贴近原著,将这些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展现给具有较大文化差异的西方读者,让他们能顺畅地阅读,体验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

谈到罗慕士《三国演义》译本出现的“深度翻译”现象时,田莉洁[139]老师从其序言、注释及附录三个层面剖析后发现,这一现象的出现归因于译者的主观意识,同时也包括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受读者层次、赞助者以及文化语言差异等多种因素影响所致。田莉洁同时还证明了“深度翻译”策略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翻译方式,在中国古典文学译本是否能为世界读者所接受,是否能在世界范围内占有一席之地等问题上,都产生了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Liu Qiaorong[140]老师在操纵理论的指导下,对比分析两种全译本的《三国演义》,探讨如何将《三国演义》中的官职名称更为准确恰当地翻译出来。操纵理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Liu Qiaorong在对这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后,以罗慕士和邓罗在翻译过程中的各项差异为基础,将其中的优缺点仔细斟酌,从中选择出较为恰当的翻译方式。

只注重故事本身,是无法全面表达中国故事的,还应注重后续的各个环节,例如读者层的选择、版面的编排,以及宣传和推广工作等。由此,张晓红、刘金龙[141]两位老师认为,典籍的英译工程是一项完整且系统化的工程,为了使中国故事得到好的诠释,完整传递其思想,应当注重各个环节的运作,在翻译中必须保证每个环节都不出差错,方可使中国文化获得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张志全、原灵杰[142]两位老师用文化翻译策略对比了罗慕士和邓罗译本。

将补偿手段上升到文化交流层面可以更好地进行文化信息传递,而其中最为理想化的补偿手段是将原文信息的传递拓展到最大化。据此张志全、刘蕾蕾[143]两位老师指出,在选择翻译策略的时候,为了对中国文化典籍的英译做到更好、更完整地传递,要将翻译目的以及读者层面的问题等都充分地考虑到。

在谈到邓罗译本中情景语境改写功能及其对大众接受的意义时,张焰明[144]老师表示,在语言文化出现较大差异的情况下进行翻译工作,在等效转换无法实现时,也不能改变原文所传达出的精神以及中心思想,此时适用的方法就是“改写”。他认为,这种“改写”值得中华典籍外译传播者学习,应多注重读者以及语境的差异从而调整翻译策略。闫敏敏[145]老师认为罗译本主要是为了传播中国文化,满足教学的需要,使外国人能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中国,在翻译谦词时主要采用了异化策略。

在译本形成的过程中,译者并不是处于完全的主导地位,翻译协助者、翻译赞助者、翻译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由此,董琇[146]老师总结到:从罗慕士与赛珍珠在翻译过程中的审美差异来看,在不同历史环境的大前提下,翻译中人为因素的出现也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翻译中,译者的协助者、赞助者甚至是读者都对译者的翻译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以协助者为例,罗身边的多为以英语为母语的协助者,而赛身边的协助者多为汉语母语者,所以,协助者的文化、思维差异也造就了翻译层面的差异。再者,面对消费群体的不同,在翻译上也会造成不同,罗的读者多为学生群体,因此,在翻译中会下意识地以亲近式的翻译策略为主,以便更能贴近读者,为读者所接受。而赛则以英语读者群体为主要对象,为满足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理,而选择了更加贴近原文的翻译策略。最后,赞助者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翻译过程,与罗的赞助者不同,赛的赞助者是其丈夫所经营的出版社,而罗的赞助者则是北京外文出版社。由此可知,赛是选择赞助者,而罗是被委托者,这一身份不同,也在一定程度造成了翻译上的差异。所以,翻译过程,并不全是以译者为主导的过程,翻译中存在的每一个因素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译本的形成。

作为此方面研究最特殊的论文,马郡[147]老师的研究源于一篇汉译英翻译任务实践报告,研究对象是由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所委托的《三国演义》简写双语版的编著与英译项目。这个项目以汉语考试五级的词汇为标准,英译了《三国演义》中二十个经典故事。马郡认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应以让外国读者了解中国文化为首要目标,其次,将异化翻译作为主要翻译手段,与归化翻译相结合后,以实现不同文化背景之下,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互通有无。马郡发现,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一般常采用的策略为:直译与文化注释、意译与文化注释、音译与文化注释。但是,这远远不够,并不能完全且完整地传递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因此,在翻译中要求译者精通中文和英文,以及其文化背景、时代环境,以便两种语言能够更好地进行融合。高爱望[148]老师在以概念隐喻论为基础的前提下,对比了两个不同英译本的《三国演义》,发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隐喻翻译结果,包括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及结构隐喻等不同。译者的主观性、其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其面对的文化差异,导致了译本差异,其中罗译本是更贴近原文的直译,而邓罗译本则更关注意译。

牛百文、李依畅[149]两位老师指出:罗慕士在翻译过程中,为能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满足读者心理需求,适应读者接受能力,尽可能地贴近原著,将原著中所包含的文化背景、时代特色,以及内涵词的意义,尽可能地展现给读者,从而使中国古代特色文化得到延伸和推广。彭文青[150]老师在把所有《三国演义》的英译本及各项注释和评价从各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后,用互文性的理论基础将其与其他西方作品归纳至相同的体系中,以用来讲述在翻译过程中各项因素之间所出现的互文关系,根据此关系来详解《三国演义》的早期译本,有效填补了早期文学界在译本研究方向中的欠缺。她不仅采用了传统的文本分析方法,更宏观地、可视化地体现译本与译者风格,还借助了电脑的辅助,如Power GREP文本分析软件的应用。

【注释】

[1]李洁.杨宪益的翻译思想研究,《理论界》,2012(9):112-113。

[2]此部分参考国家图书馆王丽娜、杜维沫老师《〈三国演义〉的外文译文》中英译文的条目。王丽娜,杜维沫:《〈三国演义〉的外文译文》,《明清小说研究》,2006(4):70-85。

[3]全文共四篇:《刘备联合孙权》《刘备会周瑜》《孔明周瑜定立破敌之计》《借东风》.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4]由上海别发洋行出版,初版于1848年,再版于1922年。

[5]纽约D.阿普尔顿出版社出版,初版于1900年,再版于1923年。

[6]由上海别发洋行出版,初版于1848年,再版于1922年。

[7]书中附有《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汉字全文。

[8]分别载入《亚洲杂志》第1辑第10卷(1820年12月)、第1辑第11卷(1821年2月)、第1辑第12卷(1821年3月)。

[9]Taylor被国内译作邓罗和泰勒两个名字,本书中邓译本和泰译本为同一 译本。

[10]包括第1回、第20-29回、第34-44回、第46-52回、第60回、第63回、第73-78回、第80-81回、第83-85回、第95回、第103-104回。

[11]译本中附有地图四幅和普林斯顿大学所藏清初刻本的插图四十四幅。

[12]第三个观点参考陈甜老师对罗译本的评价。陈甜:《三国演义》邓罗英译本的再评价.中州学刊,2013(9):162-165.

[13]由杨宪益、戴乃迭于1974年翻译并由外文出版社首次出版。

[14]登特杨父子(John and Alex Dent-Yong)合译的《水浒传》120回本由香港大学出版社于1994—2002年推出。

[15]《西游记》由余国藩翻译,于1977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

[16]孙静艺,王伦. 异化策略在文化翻译中的成功应用——以《三国演义》Roberts全译本中尊谦词的翻译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14-129.

[17]贺显斌.文化翻译策略归因新解——以《三国演义》Roberts全译本为例[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10):1-6.

[18]卢淑梅.从Moss Roberts《三国演义》英译本看翻译中的文化杂含[D].河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3-6,42-43.

[19]张浩然,张锡九.论《三国演义》罗译本中关于文化内容的翻译手法[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55.

[20]张晓红,冯奇.从《三国演义》回目的翻译看文学作品中文化意义的转换[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89-93.

[21]张晓红.翻译目的——评价翻译质量的辅助标准——评《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的翻译质量[D].上海:上海大学,2006.

[22]张晓红.从《三国演义》的不同英译本来看翻译目的对翻译质量的影响[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39.

[23]曾晓光.试论罗慕士译《三国演义》对“数合”的翻译及问题[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82-85.

[24]赵常玲.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罗译《三国演义》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4.

[25]张智中.《三国演义》开篇词英译之比较[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6):176-178.

[26]张彩凤.论译者主体性及其在《三国演义》英译本中的体现[D].内蒙古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27]高华.从罗慕士《三国演义》译本看译者主体性[D].苏州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28]刘洪泉,刘秋红.一知“半”译——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英译“半”字赏析[J].上海翻译,2005(4):66-69.

[29]张煜,田翠芸.从《三国演义》英译本看译者的创造性[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6-159.

[30]王丽娜,杜维沫.《三国演义》的外文译文[J].明清小说研究,2006(4):70-85.

[31]张浩然.《三国演义》罗译本评析[J].福建外语,2001(1):49-54.

[32]潘演强,谢先泽.从文学文体学视觉比较《三国演义》的泰译本和罗译本[J].科技信息,2007(27):436-438.

[33]骆海辉.最近十年国内《三国演义》英译研究评述[J].文教资料,2009(6):33-35.

[34]张琳瑜,吴熹.基于关联理论视角看《三国演义》的翻译策略[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9(6):101-104.

[35]黄粲.罗慕士英译《三国演义》研究:聚焦文化映像[D].福建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

[36]潘潇祎.《三国演义》罗译本与泰译本中职官名称英译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

[37]付臻.解构主义视角下汉语模糊性的英译处理——基于罗慕士译《三国演义》的个案研究[D].中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

[38]曾晓光.《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对衡量词的英译问题[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6):132-135.

[39]曾晓光.罗慕士译《三国演义》对容量词的英译及问题[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23-325.

[40]曾晓光.罗慕士译《三国演义》对长度词的英译及问题[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75-80.

[41]曾晓光.成语“兵贵神速”的英译与汉英词典的不足[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93-195.

[42]巫丹.从互文性角度看《三国演义》英译本中文化内容的翻译策略[D].天津理工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

[43]夏廷德,夏飞.论典籍翻译古雅韵味的补偿——以《三国演义》罗伯茨译本为例[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71-75.

[44]孟丽.论《三国演义》罗译本中文化意象的翻译[D].宁夏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

[45]董国栋.从罗慕士<三国演义>英译本看文化的可译性[D].哈尔滨工程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

[46]张焰明.典籍翻译理解的启示——从《三国演义》翻译中的理解谈起[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4)71-77.

[47]卢淑梅.译本文化杂含的理论依据——从《三国演义》罗译本获得的启示[J].邢台学院学报,2008(12):79-81.

[48]李淑杰.典籍英译中传统文化内涵的翻译策略[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3-66.

[49]刘兆林.《三国演义》中人名英译研究——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88.

[50]赵丽丽.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分析《三国演义》罗慕士英译本[D].山西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

[51]张焰明.《三国演义》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评析——以张亦文和Moss Roberts译本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0(5):93-97.

[52]张建丽,孙启耀.古典小说中章回标题翻译策略的实证研究[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0(2):98-102.

[53]蔡小娟.从功能对等看罗慕士《三国演义》英译本中成语的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

[54]段艳辉,陈可培.罗幕士对《三国演义》曹操形象的创造性阐释[J].沈阳大学学报,2010(10):51-54.

[55]张旭.《三国演义》罗译本中古雅韵味再现的翻译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

[56]康爱霞.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补偿研究——《三国演义》罗慕士全译本个案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5):151-153.

[57]骆海辉,姜葵.《三国演义》罗译本的骂词翻译研究——以目的论为观照[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6-121.

[58]骆海辉.《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副文本解读[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2):65-71.

[59]文军,李培甲.国内《三国演义》英译研究:评述与建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8):24-30.(www.daowen.com)

[60]叶希聪.语料库辅助《三国演义》战争词语翻译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

[61]陈文爽.基于关联理论视角下看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以《三国演义》中的宗教文化为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4-87.

[62]张志全,陈晓莉.从目的论视角看‘忠实’的度——以《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5):130-133.

[63]郭艳红,谭兴.从《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看“化形析字”的翻译策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2):140-144.

[64]骆海辉.论典籍英译的译者素质——罗慕士个案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2):70-75.

[65]宋孝廷.论《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中隐士文化的传递[D].湘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

[66]戈马军.文化资本视角下《三国演义》罗译本翻译策略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6):137-140.

[67]戈马军.文化资本视角下《三国演义》罗译本翻译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

[68]肖晓新.顺应论视角下《三国演义》诗歌翻译方法研究[D].广西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

[69]张焰明.《三国演义》两个译本再现原语形式的比较[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3-77.

[70]张焰明.从接受理论评《三国演义》两个译本的文化传播[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43-147.

[71]同上注。

[72]沈芸,贺爱军.成语文化词翻译策略探微——以《三国演义》罗慕士英译本为例[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2(2):64-70.

[73]陈德用,张瑞娥.泰勒对《三国演义》性别称谓体系的解构与重构[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11):33-38.

[74]陈晓莉,张志全.《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中回目的翻译[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64-168.

[75]黄粉保.变不可译为可译:来自“目的论”的启示——以《三国演义》拆字格英译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33-137.

[76]赵彦博.翻译美学视角下的罗慕士《三国演义》英译本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

[77]刘洪辉.目的论视角下《三国演义》典故英译的比较研究[D].南华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毕业论文,2012.

[78]郝健.《三国演义》罗慕士版本中“朕”的翻译浅析[J].文艺生活,2012(7):109.

[79]李毓,吴允淑.关联视角下的《三国演义》中称谓词的英译[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2):41-44.

[80]张志全.目的论视角下《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重庆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

[81]丁爱春.典籍翻译中文化和语言的误解研究——以罗译《三国演义》的语料分析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6):111-113,102.

[82]高珺:从目的加忠诚的法则对比“三国演义”的两篇译文[J].经济研究导刊,2012(14):233-234.

[83]肖志艳,王芳.对典籍翻译中文化和语言的误译分析与探讨——剖析罗译《三国演义》的语料,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8):75-76.

[84]张云鸿.Strategy Analysis for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in San Guo Yan Y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D].北京邮电大学英语语言文学毕业论文,2012.

[85]敖玄.叙事学观照下译者的角色研究——以罗慕士和泰勒《三国演义》英译本为例[D].中南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12.

[86]刘克强.语料库词典学与基于平行语料库的三国演义习语翻译词典的研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

[87]张志龙.《三国演义》泰勒译本中中国特色文化的缺失——以《三国演义》第一回为例[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77-83.

[88]安澜.从阐释学视角探索翻译补偿——以罗译《三国演义》英文译本为个案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2):97-98.

[89]师巧云.泰勒《三国演义》英译本的翻译技巧[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03-104.

[90]王超.互文翻译视角下《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12.

[91]张宇.语用标记价值等效原则视角下的《三国演义》英译本之对比研究[D].河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12.

[92]张焰明.罗慕士《三国演义》中儒释道文化词英译启示[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10):75-78.

[93]张焰明.罗慕士《三国演义》译本创造性叛逆解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88-91.

[94]张焰明.从翻译美学的角度评罗慕士《三国演义》译本[J].鸡西大学学报,2012(11):47-48,60.

[95]李养龙.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研究:以罗译《三国演义》为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2013.

[96]冯雷.三国演义英译本研究:描述翻译学理论的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97]汪世蓉.《三国演义》传统文化事象的多视角英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98]刘克强.三国演义诗词英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99]董琇.中国文学外译中“直译”表现形式的差异性及时代因素——以赛珍珠与罗慕士的翻译为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14-124.

[100]李新,汪毅.《三国演义》中四字格的英译策略评估[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04-111.

[101]沈芸,毛艳华.《三国演义》中成语文化词的英文翻译策略及其量化分析[J].考试周刊,2013(104):16-19.

[102]李养龙.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研究:以罗译《三国演义》为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2013.

[103]冯雷.三国演义英译本研究:描述翻译学理论的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04]曾建萍.“洋气”的道教士——论罗慕士《三国演义》译本中道教士的异化翻译[J].怀化学院学报,2013(4):82-83.

[105]刘克强,沈映梅.《三国演义》中英文平行语料库的研制与创建[J].红河学院学报,2013(2).

[106]王祥梅.《三国演义》的Brewitt-Taylor英译本对原文省略信息的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3(27):119.

[107]汪毅.三国演义》四字格概念隐喻英译策略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3.

[108]赵常玲.互文性视角下的罗译《三国演义》副文本研究——以跋及注释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29-35.

[109]李鹏辉.论《三国演义》罗慕士英译本中人物对话的语用对等[D].南华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毕业论文,2013.

[110]王玲珑.赏析泰勒版《三国演义》第一回中翻译方法的使用[J].河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12):86-87.

[111]迟梦筠.明清章回小说回目的翻译原则与技巧[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3):73-75.

[112]张晓红.文学作品英译过程中比喻形象的保留与转换——兼评《三国演义》的英译本[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1):160-162.

[113]Wei Lianzhi.A Study on Character Remolding in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Sanguo Yany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D].西安外国语大学外国语与应用语言学硕士毕业论文,2014.

[114]闫敏敏.敬谦语翻译的文化接受视角——以《三国演义》罗译本部分敬谦词的翻译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11):115-118.

[115]余裕发.《三国演义》成语翻译的归化与异化——以罗慕士译本为例[J].外语研究,2014(1):337-338.

[116]李翊娜.罗慕士英译《三国演义》典故研究——异化翻译理论的视角[D].青岛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14.

[117]赵丽丽.目的论视角下《三国演义》罗慕士英译本翻译策略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14(2):100-103.

[118]赵丽丽.阐释学视角下《三国演义》罗慕士英译本解读[J].运城学院学报,2014(3):99-101.

[119]陈甜.《三国演义》中文化专有项英译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120]同上第144页。

[121]陈甜.《三国演义》邓罗译本差异以伪[J].海外英语,2014(11):143.

[122]陈甜.《三国演义》在汉语文化圈与英语文化圈的译介与传播比较研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17(1):33-36.

[123]石成蓉,骆海辉.阐释学视角下《三国演义》中诗词英译的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5):72-75.

[124]张飞.接受美学下中国古典小说翻译主体间性研究——以《三国演义》两英译本为例[D].宁夏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14.

[125]张泽媛.从本雅明的“纯语言”观探索罗幕士的《三国演义》英译本[D].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毕业论文,2014.

[126]房坤.汉诗英译的识解差异研究——以《三国演义》诗词英译为例[D].辽宁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14.

[127]曾晓光.浅析汉英词典词条英语对应词的不足——以成语“措手不及”的典型英译为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7):117-122.

[128]吴鸿俊.移情视角下《三国演义》的诗词对比研究——以罗慕士和泰勒两个英译本为例[D].中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毕业论文,2014.

[129]魏亚南.顺应论视角下《三国演义》泰勒译本中明喻的翻译策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毕业论文,2015.

[130]金海萍.两个《三国演义》英译本的双关语翻译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5(6):27-28.

[131]谭兴.从《三国演义》两译本看古典小说回目翻译格的翻译策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33-136.

[132]汪世蓉.《三国演义》传统文化事象的多视角英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133]同上,第2页。

[134]汪世蓉.翻译伦理视阈下汉语典籍的文化英译与域外传播——以《三国演义》的译介为例[J].学术论坛,2015(1):144-147.

[135]刘克强.三国演义诗词英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136]董欢,关璐.从王宏印诗歌翻译六标准评析《三国演义》开篇词的两种英译[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12):61-62.

[137]岳靖凡.从翻译美学视角分析罗慕士《三国演义》英译本[J].芒种,2015(18):69-70.

[138]黄粉保.论小说人物口吻、神态在译文中的再现——以《三国演义》罗译本片段为例[J].云梦学刊,2015(5):146-149.

[139]田莉洁.深度翻译视角下的罗慕士《三国演义》英译本研究[D].河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毕业论文,2015.

[140]Liu Qiaorong.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Offitial Titles in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San Guo Yan Y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ipulation Theory[D].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论文,2015.

[141]张晓红,刘金龙.典籍英译对外出版的读者定位——以《三国演义》的英译为例[J].中国出版,2015(14):29-32.

[142]张志全,原灵杰.文化翻译策略研究——以《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为例[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9):31-35.

[143]张志全,刘蕾蕾.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以《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为例[J].海外英语,2015(6):153-154.

[144]张焰明.《三国演义》邓罗英译本:情景语境改写的功能与大众接受[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6(4):97-103.

[145]闫敏敏.从翻译目的论角度看《三国演义》罗译本的敬谦语翻译[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6(1):61-63.

[146]董琇.布迪厄理论视角下翻译审美再现研究——以罗慕士、赛珍珠的汉语典籍英译为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07-116.

[147]马郡.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简写本英译实践报告[D].西南交通大学翻译学硕士毕业论文,2016.

[148]高爱望.概念隐喻框架下《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毕业论文,2016.

[149]牛百文,李依畅.关联理论视角下的中国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研究——以《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6(7):144-147.

[150]彭文青.互文性:《三国演义》多个英译本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毕业论文,20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