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簋载:“王祀于天室,降。天亡又(佑)王,衣(殷)祀于王丕显考文王,事喜(糦)上帝。”所谓天室,近人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说天室即明堂,一说天室即指嵩山,在古神话中,嵩山原有天神居住。这两种解释都是正确的。
《史记·封禅书》说:“周公既相成王,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正与大丰簋所载相合,可知天室正是明堂。
《史记·封禅书》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又云:“太室,嵩高也。”嵩山是中原地区最高山峰,它的东部山峰名太室,海拔一千四百四十米。太室这个名称,西周时已有。《左传·昭公四年》记楚人椒举讲到:“周幽为大室之盟,戎狄叛之。”杜预注:“大室,中岳也。”古无“嵩”字,原来嵩山名为“崇”。《国语·周语上》说:“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韦昭注:“融,祝融也。崇,嵩高山也。”在古神话中,祝融原是从天下降到崇山的。为什么祝融要从天下降到崇山呢?《尚书·吕刑》说:“蚩尤惟始作乱……皇帝(即上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其中黎就是祝融。《国语·郑语》说:“夫黎为高辛氏火正……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古神话中,嵩山(即崇)原是高得通天的,由于祝融的“绝地天通”,才使天地分开,天神不再下降。嵩山的最高峰的称为“太室”,就是因为这里原有上天的通道,这是祭祀上帝最合适的处所。太室就是大室,原是对宗庙和宫殿中大礼堂的称呼,西周金文所载册命礼中,常常讲到“王才(在)大室”或“王格大室”,或者庙的“大室”,或者某宫的“大室”。嵩山之称为“大室”,就是由于这是祭祀上帝的地方。所谓“天室”,也是因为这是祭祀上帝的地方。
这种有关嵩山的神话,西周开国时期已经流行。《逸周书·度邑解》和《史记·周本纪》记载有武王制定规划建设东都洛邑的故事,据说武王因为“未定天保”(“天保”是说上天保佑的国都),睡不着觉,决定要“定天保,依天室”,还说“粤詹(瞻)雒(洛)、伊,毋远天室”,因而“营(规划)周居(即东都)于雒邑而后去。”武王选定洛水、伊水流域的洛邑作为东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依天室”和“毋远天室”。所说“天室”就是“大室”,就是指嵩山,嵩山正当洛邑东南五十公里。武王祭祀上帝的天室,当即修建于嵩山附近。所谓“依天室”,就是举行殷见礼于天室。(www.daowen.com)
《尔雅·释山》:“山大而高,崧。”《释文》:“崧又作嵩。”郭璞注:“今中岳嵩,嵩山盖依此名。”《尔雅·释名》也说:“山大而高曰嵩。”《诗经·大雅·崧高》原是周宣王大臣尹吉甫因为宣王加封申伯于谢,作了这首诗,赠予申伯的。《崧高》开头就说:“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这是说嵩山高大得上达到天,嵩山有天神下降,生下甫侯(即吕侯)和申侯。他们相信嵩山是天神会集的地点。
《山海经》把高大的山分成两等,第一等叫做“冢”,第二等叫做“神”。《西山经》说:“华山,冢也,其祠之礼用太牢。羭山,神也,祠之用烛。”郭璞注:“冢者,神鬼之所舍也。”《中山经》又说:“苦山,少室、太室,皆冢也,其祠之太牢之具,婴以吉玉,其神状皆人面而三首,其余属皆豕身人面也。”《山海经》的所谓“冢”,相当于《崧高》所谓“岳”。古人相信像华山、嵩山那样高大的山峰,是天神会集之地。
《吕刑》所说重黎从上天降下“绝地天通”,就是开天辟地的神话,这个神话从西周一直流传到战国时代。长沙发现的战国时代的《楚帛书》上,还记载有祝融和四季之神的“创世”神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