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屯”卦初九爻辞:“磐桓,利居贞,利建侯。”“豫”卦卦辞:“豫,利建侯,行师。”所谓“建侯”,就是建置诸侯。所谓“行师”,就是出师征伐。西周初期的大事,就是周公东征而推行分封制,建置四方诸侯。《周易》所说是适应周的统治者的行事决策需要的。《周易》的“师”卦:“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这是说师出必须有纪律,失去纪律就是凶兆。接着又说:“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是说能够指挥得当,就能吉利无咎,取得成功,可以得到周王的多次重赏。接着又说:“六三,师或舆尸,凶。”程颐解释“舆”为“众”,“尸”为“主”,“舆尸”是说军队由多人作主,这是凶兆。接着又说:“师左次无咎”,这是说军队改变排列,不失常,是无咎的。接着又说:“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这是说,在借狩猎以练习武艺时,擒住野兽是有利而无咎的。如果长子率师,由众多的弟子主管,这是凶兆。接着更说:“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这是说战争胜利,论功行赏,大君即指周王,“开国”是指分封诸侯而开国,“承家”是指分赏卿大夫的官爵,“小人勿用”是说不使用小人,以免发生叛乱。
《周易》的“既济”九三爻辞:“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未济”九四爻辞:“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所谓“震”,是指鬼方入侵。《诗经·鲁颂·宫》:“不亏不崩,不震不腾。”郑笺:“震、腾皆谓僭逾相侵犯。”这是说鬼方入侵,周人大举出击,经历三年而得大胜,因而得到大国(即殷商)的赏赐。《后汉书·西羌传》注引《古本竹书纪年》载:“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即指此事。这是《周易》所述及的最重要的周的大事,因为鬼方是周的主要大敌,这是周对鬼方的决定性胜利。
《周易》的“离”卦:“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这是说周王出征,嘉奖斩得敌人首级和擒获敌人的将士。《周易》所载有关王的大事,除了出征得胜以外,就是祭享。如“益”卦“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上帝)。”“随”卦:“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享于西山。”这是说周王驾马车前往西山,到达后,先把马絷好,然后举行享祭。“丰”卦:“丰,亨,王假(读作“格”)之,勿忧,宜日中。”这是说周王举行盛大的祭享典礼,到达时间适宜在“日中”。“萃”卦:“王假(格)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这是说周王来到宗庙,接见许多“大人”,祭祀用“大牲”,这是“利有攸往”。《周易》所载王的大事,不外出征和祭祀,因为“国之大事,惟祀与戎”。(www.daowen.com)
“比卦”卦辞:“不宁方来,后夫凶。”“不宁方”即“不宁侯”或“不来侯”或“不庭方”。《诗经·大雅·韩奕》说:“榦不庭方,以佐戎辟。”“榦不庭方”是指不来朝见的方国。“榦不庭方”是说必须安定这些不来朝的方国。古代有射“不宁侯”的巫术,《考工记·梓人》载祭祀“侯”(射布)的礼节,有辞讲到“毋或若女(汝)不宁侯,不属于王所,故抗而射女”。详见第六编第六章附录《关于射“不来侯”或“不宁侯”问题》。西周王朝曾经把安定“不庭方”和召来“不宁方”,作为重要的对外方针,把“不宁方来”看作吉利的大事,所以说:“不宁方来,后夫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