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的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如果要追溯其来源,很清楚,它是由氏族公社的原始教育制度发展来的。
在原始氏族公社中,儿童教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幼年女孩一般由妇女教养,男孩则由男子教养,在母权制下由舅父教养,在父权制下由父亲或伯叔父教养。到六岁或八岁以后,开始离开长辈,住到另外的小屋中,学习各种生产,并参与具有狩猎和军事性质的运动和游戏。快到成年时,在连续几年中,必须经历一定程序的训练和考验,使具有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毅力,具备充当正式成员的条件。如果训练被认为合格,成年后便可参与“成丁礼”,成为正式成员。这种在“成丁礼”前的训练制度,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教育制度,也是学校的起源。
我国古代贵族的学校教育制度,规定男孩在“昧辰”(童年)进入小学,要“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就是沿袭氏族公社训练孩童要住宿在外的方法;规定男孩到成童时进入大学的制度,也该是沿袭氏族公社中训练成童的办法而有所发展的。氏族公社训练成童的目的,在于培养公社成员,使取得应有的氏族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因此,其训练是和“成丁礼”密切结合在一起的。西周贵族教育成童的目的,在于培养贵族成员,因此,其教育是和“冠礼”联系在一起的,前引《礼记·内则》的话,很清楚的可以看到这点。
不仅西周贵族的学校教育制度是由原始教育制度发展而来,甚至西周大学的建筑规模和式样,也是沿袭原始的学校而来。为什么西周大学要建造成厅堂式样且周围环绕有水呢?阮元解释说:
上古未有衣冠,惟用物遮膝前后,有衣冠之制,不肯废古制,仍留此以为韨,与冕并重,此即明堂辟雍之例也。上古未有宫室,圣人制为栋宇以蔽风雨……其制如今之蒙古包帐房,而又周以外水,如今村居必有沟绕水也。古人无多宫室,故祭天、祭祖、军礼、学礼、布月令、行政、朝诸侯、望星象,皆在乎是。故明堂、太庙、大学、灵台、灵沼,皆同一地,就事殊名。三代后制度大备,王居在城内……而别建明堂于郊外,以存古制,如衣冠之有韨也(见《问字堂集·赠言》。《揅经室集》有《明堂论》大体相同)。
阮氏认为辟雍起源于上古刚有宫室之时,其制如今之蒙古包,四周有沟绕水,后来制度大备,还沿袭古风,在郊外建有这种式样的明堂和辟雍。犹如野蛮时代没有衣服之时,人们用一块皮束在下身遮盖,后来衣冠大备,也还沿袭古风,在衣裳之外束有这样的一块皮叫做韨。这个说法,能够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是对的,皮锡瑞曾大加称赞,认为这是“古礼有聚讼千年,至今日而始明者”(《经学通论》卷三《论明堂、辟雍、封禅当从阮元之言为定论》)。吕思勉又解释说:(www.daowen.com)
盖我国古者,亦尝湖居,如欧洲之瑞士然,故称人所居之处曰州,与洲殊文,实一语也(洲岛同音,后来又造岛字)。以四面环水言之则曰辟,以中央积高言之则曰雍。斯时自卫之力尚微,非日方中及初昃犹明朗时,不敢出湖外,故其门必西南向。汉时公带上明堂图,水环宫垣,上有楼,从西南入。[9]
我国氏族制末期渭水流域的居民,不一定都是湖居。从西安东郊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来看,当时氏族聚落的周围确实掘有一道大水沟,以防外来的侵袭。西周贵族学校制度既然是由氏族制末期的原始教育制度发展而来,其建筑很自然的,会保存原始的规模和式样。大概最初的学校同氏族制末期的居住遗址差不多,四面掘有水沟环绕着的,即所谓“水旋丘如璧”,仅有一面有桥可与外界相通。后来,防御外来侵袭作用消失,只保存其古老的形式,就筑成三面环水,一面无水而与外界相通,如泮宫的“东西门以南通水”那样。再后来,水沟开得更形式化,只在一面掘有弧形的水沟,像璜的形式,象征着三面环水。此后历代封建王朝所建的学校和孔庙,就是沿袭这种形式的。前述辟雍的建筑,“以茅盖屋”,“上圆下方”,“土阶三等”,“外户不闭”等,很明显,都是沿袭原始的建筑式样的。
为什么辟雍除了周围建筑水沟外,附近还要有广大园林呢?这主要是为了便于练习渔猎,以训练武艺。同时也该是保留了原始学校的遗风。
为什么西周大学还不是一个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兼有礼堂、会议室、俱乐部的性质呢?这也还是沿袭原始的学校的性质而来。从我国氏族制末期的居住遗址来看,其聚落的布局已有一定的规模,在周围氏族成员居住的许多小屋中,有一个公共活动用的大型房屋。以半坡村遗址为例,中间长方形的大屋,结构十分特殊,南北长十二点五米,东西残长十米,墙宽一米,残高零点五米,墙四隅呈圆弧形,墙上有三十多个柱洞,室内为光硬的灰面,中间有四个大柱子洞,现存三个,柱洞的直径有零点四五米,看来是很大的。这完全是一个厅堂的式样,可以推断它是氏族聚落的公共活动场所,兼有礼堂、会议室、俱乐部和学校的性质。西周贵族的学校,正因为是从这样原始的学校发展来的,所以还保存有这种原始的特点。
对原始社会文化遗址的发掘,对处于原始阶段的少数民族的调查研究,都能为我们提供关于原始社会研究的重要资料;如果我们能够把它和古代有关的制度联系起来讨论,不但有助于我们对古代社会的探究,也会有助于我们对原始社会的理解。上面有关大学的起源的探讨,就是个显著的例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