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太誓》:西周史会盟诸侯的目的和作用

《太誓》:西周史会盟诸侯的目的和作用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武王于九年出师到盟津,在此大会诸侯而结盟,并在那里发表了盟誓,就是先秦古书上引用的《太誓》。这完全是依据武帝时所发现的《太誓》,并不可信。武王这时统率大军,与诸侯约期在盟津结盟,由武王亲自主盟,并缔结共同的盟誓。孟子这段议论,同样是依据武王《太誓》而加以发挥的。这是当年武王与诸侯会盟时首先在《太誓》中提出的,后来成为孟子、荀子等儒家的民本思想之渊源,对后代的政治思想曾发生深远的影响。

《太誓》:西周史会盟诸侯的目的和作用

武王于九年出师到盟津,在此大会诸侯而结盟,并在那里发表了盟誓,就是先秦古书上引用的《太誓》。这个“九年”,《史记正义》说是“续文王受命年”,就是文王称王的“九年”,也就是武王即位后第二年。《史记·周本纪》说:“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女(汝)未知天命,未可也。乃还师归。”这完全是依据武帝时所发现的《太誓》,并不可信。这次参加会盟的诸侯可能不少,但“八百”这个数字并不可靠。所说因天命未可而还师,更是和先秦古书所引《太誓》的主旨不合。

从先秦古书所引《太誓》来看,真本《太誓》的主要内容,包括下列九点:

(1)自称伐纣是奉天命,上帝要灭亡殷王。如说:“为鉴不远,在彼殷王。……上帝不常,九有以亡;上帝不顺,祝降其丧。惟我有周,受之大帝。”(《墨子·非命下》引《太誓》)。“纣越厥夷居,不肯事上帝……天亦纵弃纣而不葆”(《墨子·天志中》引《大明》)。

(2)指出天命顺从民意,伐纣就是出于民意。如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昭公元年》,《国语·周语中》及《郑语》引《太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上》引《太誓》)。

(3)指出杀伐是为了讨其残暴,成就将比商汤伐夏更为辉煌。如说:“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则取于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孟子·滕文公下》引《太誓》)。

(4)称纣为“独夫纣”,见于《荀子·议兵》引《泰誓》。《荀子·议兵》说:“汤、武之诛桀、纣也,拱挹指麾而强暴之国莫不趋使,诛桀纣,若诛独夫,故《泰誓》曰:独夫纣,此之谓也。”

(5)以敌我对比,认为势在必胜。如说:“纣有亿兆夷人,亦有离德;余有乱十人,同心同德”(《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引《太誓》)。又《左传·成公二年》:“商兆民离,周十人同”;《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武王有乱臣十人”;《论语·泰伯》记:“武王曰:予有乱十人”,都是依据真本《太誓》的。

(6)宣称从梦和占卜来看,必然克商。如说:“朕梦协朕卜,袭于休祥,戎商必克”(《国语·周语下》引《泰誓》)。

(7)颂扬文王,如说:“文王若日若月,乍(作)照光于四方,于西土”(《墨子·兼爱下》引《泰誓》)。

(8)宣称克纣乃文王有德,不克是“予小子无良”。如说:“予克纣,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郑注:言有德也);纣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无良(郑注:无功善也)”(《礼记·坊记》引《太誓》)。(www.daowen.com)

(9)列举了商纣的罪状。如《墨子·非命下》依据《太誓》概括纣的罪状是:“谓人有命,谓敬不可行,谓祭无益,谓暴无伤。”《墨子·尚同下》依据《太誓》指出殷用连坐法的危害:“小人见奸巧,乃闻不言也(指不揭发),发罪钧(谓发觉后同等的罪)。”这些罪状出于墨子的概括,全是用来作为墨家理论依据的,因而有很大的片面性。

从上述九点看来,这篇誓言主要是说明伐纣乃奉行天命,也就是顺从民意;这是讨伐商纣的罪行,势在必胜。这是一篇武王与诸侯在盟津这个地方会盟的时候,所作的誓辞,具有盟誓的性质,所以这篇《太誓》又称为《大明》。“明”即“盟”字。《墨子·天志中》引有和《墨子·非命上》大体相同的《太誓》上的语句,但是不作《太誓》而作《大明》(道藏本,吴钞本《墨子》都作《大明》)。孙诒让《墨子间诂》认为“明确为讹字,盖誓省为折,明即隶古折字之讹”。这一校勘是错误的。“明”是“盟”的通假,绝非讹字。

汉武帝时发现的《太誓》,说“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见《史记·周本纪》),所谓“八百诸侯”是夸辞,所谓“不期而会”也不可信。所说“八百诸侯不召自来,不期同时,不谋同辞”(见伪《古文尚书·太誓》的正义引马融说),更是不符事实。从来会盟一定约有日期,会盟时一定有共同的盟辞。当时武王约定日期在盟津与诸侯会盟,盟津这一地名就是出于这次大会盟。《水经·河水注》说:“河南有钩陈垒,世传武王八百诸侯所会处,所谓不期同时也,河水于斯有盟津之目。”《逸周书·商誓解》说:“昔我盟津,帝休。”就是说,这年会盟于盟津之事,得到了上帝的赞美,童书业已经指出:“此文实为孟津原名盟津之铁证,以此处之盟系动词。”[7]楚辞·天问》述及此事说:“会鼌争盟,何践吾期?苍鸟群飞,孰使萃之?”洪兴祖《补注》:“鼌、晁,并朝夕之朝。”既说“会朝争盟”,又说“何践吾期”,可知这是一次有约期的大会盟。会盟是先秦诸侯间加强联合、共同对敌的一种重要方式。

武王这时统率大军,与诸侯约期在盟津结盟,由武王亲自主盟,并缔结共同的盟誓。借此说明自己所以要伐纣的原因和目的,分析形势而指出必胜的原因,争取诸侯的同情、理解和支持、合作,从而增强伐纣的力量和减少反对的阻力,以便取得伐纣战争的胜利。因为当时中原的许多诸侯,有不少出于商王的分封,原本出于殷的贵族,或者和商纣有利害关系。如果不作详细的分析说明,加以争取和分化,就可能被商纣所利用,组成联合反抗的力量。

武王在这篇《太誓》中,极力自称伐纣出于天命,出于民意,杀伐是为讨其残暴,并以敌我形势作对比,指出势在必胜,而且把自己比作汤,认为这次伐纣,比商汤伐夏更为光辉,并着重指出,由于商纣的暴虐,使其已失去作为君王的资格,只成为一个“独夫”,讨伐商纣只是除去一个“独夫”。荀子引用《太誓》中“独夫纣”的话,指出“诛桀、纣若诛独夫”,就是发挥了武王这篇《太誓》的重要理论。《孟子·梁惠王下》有一段齐宣王和孟子的对话,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齐宣王再问曰:“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再对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独夫”或“一夫”,是指为非作歹,成为群众所反对的孤独者。孟子这段议论,同样是依据武王《太誓》而加以发挥的。孟子对答万章的话,又同样认为汤、武的征伐,是“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也还引用《太誓》:“则取于残,杀伐用张”等话作证(《孟子·滕文公下》),这就是儒家极力鼓吹的“汤武革命”理论。这是当年武王与诸侯会盟时首先在《太誓》中提出的,后来成为孟子、荀子等儒家的民本思想之渊源,对后代的政治思想曾发生深远的影响。

“汤武革命”的理论,是武王的杰作,他曾长期进行宣传。《逸周书·商誓解》记载武王克商后,曾告诫殷贵族说:“古商先誓(“誓”是“哲”的通假)王成汤克辟上帝,保生商民。……今纣弃成汤之典,肆上帝命我小国曰:革商国。”这是说,天命之所以革商,是由于商纣不能继承成汤之典,也就是不能“克辟上帝,保生商民”,因为天命和民意是一致的,天命是顺从民意的。《商誓解》还记武王说:“若朕言在周曰:商百姓无罪。”又说:“昔在西土,我其有言,胥告商之百姓无罪(“姓”字原缺,从孙诒让校补),其维一夫,予既殛纣,承天命,予亦来休。”这里所说“百姓”是指“百官”和贵族。从此可知,武王把纣称为“独夫”或“一夫”,还有个重要意义,就是指惟一负有重大罪责的人,因此,所有百官和贵族可以一概无罪,不予追究。这种集中打击一人而对其余宽大的政策,是瓦解敌人抵抗力量的一种重要策略。这样就使得商纣一人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便于一举歼灭。武王所以要在会盟的《太誓》中郑重声明他杀伐的目标只有“独夫纣”一人,就是要许多原来属于殷的诸侯,早日认清战斗的形势,脱离商纣的阵营,不再助纣为虐。

武王这次统率大军,约定日期,在准备将来渡河北上进军的渡口,即所谓盟津,和许多诸侯会盟,意义是十分重大的。这是准备定期进军克商的重要战略步骤,具有大规模行军和进行军事演习的性质,在此约定日期,做好此后会合同盟的大军大规模渡河北上决战的准备。《史记·周本纪》说:“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于盟津,为文王木主,载以车,中军。武王自称太子发,言奉文王以伐,不敢自专。”这些话不见于汉武帝时发现的“今文《太誓》”,当别有所据,是可信的。所说“上祭于毕”,就是在毕地祭天神,沿用过去“周文王初禴毕”的礼制,上祭即是禴祭,祭的是天神。马融解释为祭于文王墓地,不确[8]。《楚辞·天问》说:“武发杀殷何所悒?载尸集战何所急?”王逸注:“尸,主也。集,会也。言武王伐纣,载文王木主,称太子发,急奉行天诛,为民除害也。”“载尸”就是指载文王木主。武王统率大军在盟津会盟诸侯,军中载有文王木主,表示奉行文王所受天命而伐纣,所以《太誓》极力推崇文王,称“文王若日若月”。也就是利用文王过去在诸侯中的威望来和诸侯会盟,以便武王继任盟主并发表杀伐商纣的大计,分析当时形势,表示必胜的信心,同时宣布对敌作战的方略,表示杀伐目标集中于商纣一人。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准备联合伐纣的诸侯联盟,加强伐商必胜的信心,同时使得其他诸侯,特别是过去属殷的诸侯不再助纣为虐,脱离商纣的阵营,从而瓦解殷商的抵抗实力。

武王在这次会盟中所作的《太誓》,是以盟主身份所作的盟誓,所以《墨子》一书中,既引作《太誓》,又引作《大明》,《大明》即是《大盟》,古“明”、“盟”同音通用[9]。《逸周书·商誓解》说,“昔我盟津,帝休,辨商其有何国?命予小子肆伐殷戎”,其中“辨商其有何国”一句当有脱误,唐大沛注:“今姑就文义释之,帝降休命,辨别商其能有何国,言众心皆离也。”总之,武王在盟津与诸侯会盟的结果,确实使殷商的阵营进一步瓦解,而使武王伐商的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因而武王认为这次会盟于盟津,是成功的,得到了上帝的赞许,因而上帝命令他实施伐殷的大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