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周史:三编钟创制与雅乐发展

西周史:三编钟创制与雅乐发展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铜钟是西周时创制的,这在音乐发展史上是个杰出的创造。西周是乐钟的创制和发展时期,编钟从初期的三件一组,发展到晚期的八件一组。因此认为西周后期八件成套的编钟,都是由宫、角、徵、羽四声骨干所组成,这可能与“雅乐”常用这四种调式有关。这种石磬敲击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因而编磬可以与编钟合奏,成为演奏雅乐的主要乐器。

西周史:三编钟创制与雅乐发展

商代的铜乐器是三件一组的编铙(或称“钲”)。铜钟是西周时创制的,这在音乐发展史上是个杰出的创造。这种钟是椭圆形的,钟口呈显弧形弯曲,经过锉磨以调整音律。这与欧洲和印度等地所流行的圆形的钟不同。宋代沈括已经指出:“古乐钟皆扁如盒瓦,盖钟圆则声长,扁则声短,声短则节,声长则曲,节短处皆相乱,不成音律,后人不知此意,悉为圆钟(“圆”原误作“扁”,今改正),急叩之多晃晃尔,清浊不复可辨”(《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一)。这是说圆钟在演奏旋律较快的曲子时,会发生音波干扰,不成音律,用扁钟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从而确认了扁钟的优越性。

当时一个大钟独挂而敲打奏乐的,称为“特钟”。几个不同音阶的钟挂成一排而敲打奏乐的,称为“编钟”。这种钟一般都能发出两个音,一个在鼓部(钟下边沿钟口的部位)的正中,即所谓“中鼓音”;另一个在鼓的旁边,即所谓“鼓旁音”或“侧鼓音”。西周是乐钟的创制和发展时期,编钟从初期的三件一组,发展到晚期的八件一组。一九八○年马承源对上海博物馆所藏一百零七枚钟进行了频率实测,通过对振动模式的激光全息摄影的观察,证实每钟确能发出两个频率音。[2]

西周王畿所在的陕西关中地区,多年来从西周窖藏中发现了八十多件甬钟。由于扶风齐家村两套八件成组的编钟——柞钟、中义钟的出土(传世虢叔旅钟七件,第七件铭文未完,故可知缺一钟),可知编钟八件成组已是西周晚期流行的方式。八十年代蒋定穗曾对其中七十三件完整的甬钟加以测音,证明扶风庄白家村出土的两组残缺的钟(一套四件,一套三件),原来也应是八件,按大小构成“羽—宫”、“角—徵”,“羽—宫”、“角—徵”;“羽—宫”、“角—徵”的音序。同时,逆钟四件原来也应是八件成套。因此认为西周后期八件成套的编钟,都是由宫、角、徵、羽四声骨干所组成,这可能与“雅乐”常用这四种调式有关。《周礼·大司乐》说:“圜钟(夹钟)为宫,黄钟为角,太簇为徵,姑洗为羽。”又说:“函钟(林钟)为宫,太簇为角,姑洗为徵,南吕为羽。”又说:“黄钟为宫,大吕为角,太簇为徵,应钟为羽。”可知当时贵族的“雅乐”以四种调式为主,每种调式又是以不同的律高为主音的。

图四十八 柞钟及铭文

一九六○年陕西扶风齐家村出土,一套八件,形制、纹饰基本相同。通高五十二厘米,甬长十六厘米,铣间三十三厘米,鼓间二十四点五厘米,舞纵二十七厘米,舞横二十点五厘米,重二十六点六五千克,钲间有铭文四十五字。前四件各有一篇内容相同的铭文,后四件合铸一篇铭文。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古代贵族十分看重音乐的作用,当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无论贵族内部的交际和对外的征伐,都要听从音乐的格调和节奏。《荀子·乐论》说:“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征诛揖让,其义一也。出所以征诛,则莫不听从;入所以揖让,则莫不从服。”所讲还是自古相传的见解。《史记·律书》说:“武王伐商,吹律听声。”《国语·周语下》记司乐官伶州鸠说:“王(指武王)以二月癸亥夜陈,未毕而雨,以夷则之上宫毕,当辰。辰在戌上,故长夷则之上宫,名之曰羽,所以藩屏民则也。王以黄钟之下宫,布戎于牧之野,故谓之厉,所以厉六师也。以太蔟之下宫,布令于商,昭显文德,厎纣之多罪,故谓之宣,所以宣三王(大王、王季、文王)之德也。反及羸内(地名),以无射之上宫,布宪施舍于百姓,故谓之羸乱,所以优柔容民也。”这是说,武王伐商,当出征、布阵、布令、布宪的时候,要根据夷则、黄钟、太蔟(簇)、无射等音律发出的“宫”声,然后配合“角”、“徵”、“羽”声的音律。(www.daowen.com)

西周编钟虽然只有四声的音律,但是与其合奏的管弦乐器是有五声或七声的音律的。当时宗庙举行祭祀、行礼等仪式,所奏的“雅乐”,是以钟、磬、鼓等打击乐器为主,而以管弦乐器伴奏的,用以造成庄严隆重的气氛。例如《诗经·周颂·有瞽》所说的宗庙大合乐,就以打击各种鼓、磬等乐器为主,而以箫伴奏。

磬的起源很早,山西夏县东下冯原始居住遗址中曾出土一件。商代已有编磬,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曾发现三件一组的编磬,形制是一头大、一头小,即所谓“鲸鱼头”类型,“股”和“鼓”两部分不分明。到西周晚期,编磬已发展到十三件一组。一九八○年陕西扶风召陈村的周原遗址,发现石磬碎片六十八块,均为青黑色石灰石磨制而成,经整理拼合,可知原为十五件。其中十三件同样刻有“象头龙身”的夔纹,形制相同,大小递减。这套编磬的形制,已分明有“股”和“鼓”两部分,在两部分之间的上边有一圆孔,以便悬挂而敲击“鼓”部。这种石磬敲击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因而编磬可以与编钟合奏,成为演奏雅乐的主要乐器。这种磨光的石磬比过去未经磨光的石磬制作精致,不仅发音敏捷,而且音调比钟声更加清澈,使得金石之音交相应和。

图四十九 陕西扶风召陈村出土的西周石磬

[1] 《陕西长安张家坡周墓清理简报》,《考古》一九六五年第九期。

[2] 马承源:《商周青铜双音钟》,《考古》一九八一年第一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