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原为青铜器时代的实用器物,如三足的鼎、鬲、甗原是烹饪器,圈足的簋、豆之类原是盛食器,三足的爵、角、斝原是温酒和饮酒器,觚、尊、觯、卣、觥原是盛酒或饮酒器,盘、匜、盂原是盛水器。因为古人相信鬼神一样要饮食,于是这些实用器被用作祭祀的宗庙礼器。由于这些宗庙的礼器,器主铸有铭文,说明自己权力地位的来历,要传给子孙世袭的,就成为贵族世袭权力地位和财富的凭证。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西周青铜器,都不是实用品,而是作为世袭权力和地位凭证的礼器。
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从其形制和纹饰来看,很明显是继承商代晚期的风格而铸造的,但也有其特点,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所铸铭文有着重大的发展。商代铭文一般只有五六字,最长不过五十字,主要标记器主和祭祀祖先,到商代末年有记事的。西周早期铭文就有长篇的,如康王时期的大盂鼎有二百九十一字,小盂鼎有四百多字。记载器主的功绩、君王的赏赐以及册命之辞。鼎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器物,西周早期的鼎,下腹部都膨大,成为一时流行的风格。簋又是流行的一种重要铜器,早期流行的是兽首双耳簋和方座簋,如武王时代的利簋、大丰簋(即天亡簋),成王时代的德簋,昭王时代的过伯簋,都是有方座的。酒器中以爵和觯较多。西周早期的墓葬中常见的铜器组合,有的是鼎和簋,有的是爵和觯,较大的墓就兼有鼎、簋、爵、觯以及鬲、甗、尊、卣等。纹饰方面,简朴的仅在口下或颈部有几道弦纹,有的用云雷、小鸟、夔龙构成带状纹饰,繁缛的主要用饕餮纹、夔龙纹、乳钉纹、圆涡纹,也有用鸟纹、蝉纹、蚕纹、联珠纹的。
图四十四 西周主要铜器器形的演变(一)
(采自吴镇烽编著《陕西金文汇编》附录)
图四十四 西周主要铜器器形的演变(二)
到西周中期,酒器开始衰落,觚、斝、觥等器已不见,爵、卣、尊、罍、方彝还流行。编钟、列鼎以及成组、成对的铜器组合逐渐盛行。立体的鸟兽尊有了新发展,如陕西眉县李村出土的盠驹尊,岐山贺家村出土的牛尊,都形象逼真。这时期流行的花纹是鸟纹、变形夔纹、窃曲纹、瓦纹、弦纹、重环纹、环带纹等。花纹正由细密而变得粗疏。仍有用饕餮纹作为主要纹饰的,但已变形而简化。同时铭文的风格也已和早期不同。早期铭文结构谨严,笔画很有波磔,常见肥笔而首尾出锋,穆王时代已开始有书写草率而结构松散的。恭王时代又出现一种笔道柔和、字画端庄、两端平齐的,如恭王时代的墙盘、师永盂,懿王时代的师虎簋,孝王时代的大克鼎,都是如此。
西周后期盛食器中出现了和簠,簠是长方形的,是长方形而四角圆的。当时流行的铜器是编钟、列鼎、鬲、甗、簋、、簠、壶、盘、匜、盂等。造型和纹饰都比较简朴,而且趋于同一造型。鼎的典型是半球形,直耳圈底,足作马蹄形,著名的多友鼎、毛公鼎、此鼎都是同一典型。簋一般有盖,弇口鼓腹,圈足而有三个兽面扁足。鬲多束颈而口缘宽阔。豆是浅盘细柄,中腰有箍棱。匜的口部呈曲线形,流槽较宽,四足作扁夔形,銴为龙形。盉变成扁圆形,盖有鸟饰,腹下有四扁足。壶有圆腹和方形两种。此时纹饰流行环带纹、瓦纹、重环纹,还有弦纹、蟠龙纹、变形窃曲纹、鳞纹等。铭文字体已规范化,书体已是成熟的大篆,厉王时代的簋、钟和宣王时代的毛公鼎,都是这种书体的作品。(www.daowen.com)
图四十五 盠驹尊
一九五五年陕西眉县李村出土。通高三十二点四厘米,长三十四厘米,重五点六八千克,颈下有铭文九十四字,盖内有铭文十一字。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图四十六 牛尊
一九七○年陕西岐山贺家村出土。通高二十四厘米,长三十八厘米,腹深十点七厘米,重六点九千克。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图四十七 簋及铭文
一九七八年陕西扶风法门镇齐家村出土。通高五十九厘米,口径四十三厘米,腹内二十三厘米,重六十千克,腹内底有铭文一百二十四字。现藏宝鸡中国青铜器博物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